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下)商洛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关于语法知识和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分析问题、光明正大、天衣无缝、草长莺飞”这四个短语的结构类型均不相同。

    B.“6月19日下午,黄冈市首届‘军创杯’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决赛圆满落幕。”一句中的“圆满”作状语。

    C.律诗有“五律”和“七律”,每两句成一联,依次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每首的中间两联的上下句须是对偶句。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这些诗歌分风、雅、颂三个部分。

  •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年来,见义勇为的事迹屡屡见诸报端,这样的“正能量”应该多多益善

    B.暑假就像一位故人,纷至沓来与我相约在这炎炎夏日。

    C.他自持才高,目空一切,从不把我们这些人放在眼里。

    D.两兄弟从未经历过这种欢迎场面,只能面面相觑,在前呼后拥下穿过人墙。

  • 3、下列关于《傅雷家书》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傅雷家书》是家信的汇编。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问题。

    B.傅雷先生通过书信苦心孤诣地教导大儿子,希望他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C.傅雷告诫大儿子:“过多的音乐会只能麻痹你的感觉,使你的表演缺少生气与新鲜感,从而损害你的艺术。”

    D.傅雷希望儿子把时间都花在练琴上,不必频繁写信回家。

  • 4、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然开朗(huó) 屋舍然(yǎn)

    B. 黄发垂(tiáo) 便还家(yào)

    C. 阡陌交通(qiān mò)   刘子(yì )

    D. 太守(yì   ) 无人问(jīng)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古诗词鉴赏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注)①杨花:指柳絮。②榆荚:亦称榆钱,榆未生叶时,先在枝间生荚,荚小,形如钱,荚花呈白色,随风飘落。

    1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的修辞手法,并简析其妙处。

    2本诗的主旨有人认为是劝人珍惜光阴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根据提示,默写填空。

    ①《虽有佳肴》中,用美味来类比,指出学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写洞庭湖磅礴气势的句子是:“_________。”

    ③李白《送友人》中对仗工整,运用比喻表达离别深情的句子是:“_________。”

    ④陆游《卜算子·咏梅》中贽美梅花即使化成泥土也不忘向人间播撒芳香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你所认识的一位父亲在教育子女方面感到困惑,发手机短信向你求教,为此请你回信向他推荐阅读《傅雷家书》,并写出推荐的理由,不超过80字。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现代文阅读

    听梆声的地方

    迟子建

    ①乌镇是一枝莲,东栅、西栅、南栅、北栅是它张开的花瓣。东栅因为天光和烟火气盛,这片花瓣在我眼里是银粉色的。西栅呢,它被不绝的流水环绕着,那层层叠叠的楼台水阁,迷宫似的灰街长巷,也就有了舟辑的气象,似乎你轻轻一推,它们就会起航。这片轻灵的花瓣,就是烛白色的了。

    ②我在乌镇,住在西栅,西栅由十二座小岛组成,所以进出西栅,须乘坐渡船。到乌镇时已是晚上九点,江南的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好像乌镇这个素服女子忙活了一天,正在做安寝前的沐浴。从西栅的码头登船,去通安客栈,大约一刻钟。西栅的客船是我喜欢的那种,带篷的木船,梭形,人工摇橹,至多坐六人,既不像大船那样笨拙少情调,又不像只能容一两个人坐的小舟,在水波上活跃得象条鱼一样,让人心生不安。船家是个女子,乌镇人对她们有个亲切的称谓:船娘。而我觉得,女子的性情,最适合在西栅摆渡。因为这儿不是荒凉的海域,需要顶天立地的男人披荆斩棘。西栅是一个宁静的港湾,是个听桨声的地方,由性情多温婉的女子做“掌门人”,再妥帖不过了。船娘戴着斗笠,不紧不慢地摇着橹。虽然落着雨,但岸上投下的灯影,依然盛开在河面上。没有月亮的夜晚,那一团团湿漉漉的橘黄的灯影,看上去像是月亮生出的金色婴孩,是那么鲜润明媚。

    ③来乌镇的次日,是茅盾文学奖颁奖的日子。我醒来的时候,西栅还没有醒,因为它被浓雾包裹着,所以到了天亮的时辰,它却亮不起来。早饭后,我出了客栈散步。上了一座灰白的石拱桥,站在桥上,只见河两岸的房屋,好像晾晒着一匹匹白色的丝绸,被雾气紧紧缠绕。你想看远一点的河道,看不清楚;想看近处房屋的飞檐,也是看不清楚的。雾中的西栅,也就有了如梦似幻的感觉。上午十点多,雾小了,雨又来了,所以那个白天的太阳,和那个夜晚的月亮,是逃跑的新娘,芳踪难觅。如果说乌镇是一朵静静的莲的话,那么茅盾文学奖的颁奖典礼在我眼里就是昙花。那个夜晚的颁奖盛典结束后,第二天,与会人员纷纷离去了。客栈的小码头忙碌起来,船娘忙碌起来,被桨搅起的水波,也忙碌起来了。

    ④我也乘渡船出去,但奔赴的不是飞机场,而是东栅。太阳终于露出了芳容,天地间变得亮堂起来了。东栅游人如织,每一座石桥,每一条小巷每一座古老的楼牌下,都有驻足观望和拍照的人。从东栅回来,小憩片刻,导游又带着我们游西栅。看了白莲塔、通济桥和仁济桥所形成的著名的“桥里桥”景观、蚕丝厂以及酱坊。

    ⑤游过西栅,天色已昏。我们就近在一处临河的餐馆吃晚饭。回到客栈,清理完旅行箱,想想明天就要离开西栅了,心中似乎还有什么割舍不下的。我独自出了门,看夜下的西栅。

    ⑥石板路上,几乎看不见行人了。西栅静起来,而另一种光明,却升起来。点缀着夜晚的灯光,以乳黄为主,但也有幽蓝的光带,裹着石桥,使桥有了闪电的气象。那一盏盏古朴的风灯,在苍灰的屋檐下,随着晚风轻轻摇荡,像恋人温柔的眼。我走进一条深巷,周围竟一个人都看不见,那一座座阒然无声的深宅大院,使我怀疑里面居住的不是人,而是神灵。我有些害怕,连忙回到离出发点不远的放生桥那儿,桥下有一个小酒吧,还有零星的顾客。我跨上桥,刚好看见有一只载客的船从远处荡来。我听见客人在问:“岸上是什么树呀?”船娘答:“香樟树。”之后再无人语,有的只是水声。我看着这只船渐渐接近石桥,然后鱼似的从桥下跃过,不见了踪影。正当我要走下石桥的时候,一阵梆声石破天惊地响起,这是打更的人在报时了。打更的人穿行在哪一条巷子,我并不知晓。但这寂寥而空灵的梆声,与教堂的钟声一样,让我心身为之一爽。是啊,这禅意深厚的梆声让我明白,所有的盛典和荣耀,不过是一季的盛花,会转瞬间化为流水。那些相识的和不相识的人,包括我自己,不过是这世界的过客而已。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就不会在脱离了灯火璀璨、人语喧嚣的环境后,惧怕一个人走夜路。

    ⑦这复古的梆声,让西栅的夜,白了。

    (选自《青年文摘》有删改)

    (注释)①茅盾文学奖是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根据茅盾先生遗愿,为鼓励优秀长篇小说创作,推动中国社会主义文学的繁荣而设立的,是中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②阒()然,形容寂静。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1)笨__________   (2)__________   (3)小__________   (4)喧__________

    2本文围绕乌镇的西栅主要描绘了四幅图景,请你简要概括出其中的两幅。

    3文章标题为“听梆声的地方”,主要内容写的是西栅的绑声,作者为何从乌镇开始写起?

    4文章笔调细腻,富有诗情画意。请按要求品析文中语句。

    (1)第①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

    (2)第③段中“我醒来时,西栅还没醒,因为它被浓雾包裹着,所以到了天亮的时辰,它却亮不起来。”句中两个“醒”意思有何不同?有什么表达效果?

    5对结尾句“这复古的梆声,让西栅的夜,白了”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句话既照应了文题,又收束全篇,使文章浑然一体,意味深远。

    B.“白了”表面指天亮了,实际上指作者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表达了作者返朴归真,追求淡泊宁静的思想感情。

    C.作者以“复古的梆声”反衬西栅夜的宁静,这种以声衬静的写法与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中“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有异曲同工之妙。

    D.本文题为“听梆声的地方”,因此作者不惜笔墨,大量地描绘了梆声的特点以及梆声响起的地方上,重点突出,中心明确。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朱有勇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中国著名的植物病理学专家。他始终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事业,主动来到深度贫困的“民族直过区”承担扶贫任务,带领村民发展特色产业,改变了当地贫困落后的面貌。他致力农业科学研究,取得多项重大科研成果,立足农村实际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创办院士科技扶贫指导班,为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培养了1000余位科技致富带头人。他情系三农,扎根边疆,挂钩联系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以来,深入村村寨寨,跑遍田间地头,与少数民族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受到各族群众真心爱戴和社会各界高度赞扬,被亲切地称呼为“农民院士”。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模范教师”等荣誉称号。

    要求:①请根据你对上述材料的阅读理解,选择一个角度进行写作,600字以上。②文体(诗歌除外)自选,题目自拟。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