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这一摞书是我的第二理想,我想当一名著作等身的作家。
B. 这座新建的香山饭店就像一个内秀的姑娘,初看似乎貌不惊人,但是愈看就会愈感到她轻妆淡抹的自然美。
C. 许多叱咤风云的著名人物长眠在我国著名的古都——南京。
D. 在自私自利者的心中,公而忘私、舍己为人的行为是不堪设想的。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神情与苏、黄不属
B.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下列各句中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自信这一席话委婉得体,尤其最后那一段接得天衣无缝。
B.看到满山遍野的油桐花盛开,美不胜收,让人叹为观止。
C.在警方雷厉风行地扫荡之下,许多不法行业销声匿迹。
D.我们要怀着目空一切的豪情壮志去搏击长空,开创未来。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前后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 )
埋伏和照应需要惨淡经营。理伏处要能轻轻一笔,若不经意; 甲 。要使读者看不出斧凿痕迹,只觉得 乙 ,如一丛花,如一棵菜。虽由人力,却似天。如果看出来这里是埋伏,那里是照应, 丙 。
①照应处要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②照应处要水到渠成,顺理成章
③清清爽爽,简简单单 ④自自然然,完完整整
⑤便成死症 ⑥便太浅显
A.甲①乙④丙⑤ B.甲①乙③丙③ C.甲②乙③丙⑤ D.甲②乙④丙⑥
5、古代诗歌阅读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①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②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③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下列对这首诗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第①节描述开篇,以写实的手法,写狂风呼啸吹走屋顶茅草。“风怒号”,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出秋风声势之盛。
B.第②节写诗人对当面抱茅的群童无比痛恨;第③节前两句描绘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烘托出诗人凄惨的心境。
C.第④节前两句直抒胸臆,写出诗人广厦存寒士的人生理想,坦露出诗人不顾己身、“大庇天下”的广阔无私胸怀。
D.全诗先叙事,后议论抒情,既写了诗人贫穷甚至恼羞成怒的窘状,也表达了诗人博大的胸怀,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2】请简析第①节画线诗句中运用一系列动词的表达效果。
6、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窈窕淑女,___________。(《关雎》)
(2)_____________,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佁然不动,俶尔远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
(4)如朋友远行,你借用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两句送别则略显伤感,不妨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一种豪迈的情怀。
(5)请默写出《蒹葭》的开头四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青春终于胜利了。A没有死于伤寒。这是他第四次死里逃生。在床上整整躺了一个月之后,苍白消瘦的A已能够勉强用两条摇摇晃晃的腿站起来,摸着墙壁,在房间里走动了。他的母亲搀着他走到窗口,他向街上望了很久。雪在融化,积成了小水洼,在早春的阳光下闪亮。外面已经是初次解冻的温暖天气了。
但是他一想到,明天他就要离开这里,回到那个大城市去再度和他的朋友们、同志们,所有那些亲爱的人们在一起,他又高兴了。这大城市以及它沸腾的生活,活跃的气氛,加上那川流不息的人群,电车的轰隆声和汽车的喇叭声,都吸引着他。而最最吸引他的,却是那些巨大的石头厂房、煤烟熏黑的车间、机器,以及滑轮的柔和的沙沙声。他的心已经飞到巨大的飞轮疯狂旋转、空气中散播着机油气味的地方,飞到那早已成为他不能分离的整个生活上去了。
……
现在,他的身体彻底垮了,归队已经无望。他应当如何处置自己呢?他终于从巴扎诺娃口中了解到了真实病情:应当有思想准备,将来他还会遇到更可怕的事。那么,究竟应该怎么办?这个没有解决的问题犹如阴森森的黑洞摆在他的面前。
已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战斗的能力,那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在今天,在凄凉的明天,他用什么来证明自己不是在虚度光阴呢?用什么来充实自己的生活呢?光是吃、喝和呼吸吗?仅仅作为一名无能为力的旁观者,看着同志们战斗前进吗?就这样成为这个队伍的累赘?该不该毁掉这个已经背叛了他的肉体?只是朝心口打一枪,一切难题都解决了!过去能够生活得不错,现在就应当能够及时结束这个生命。一个垂死的战士不愿再痛苦挣扎,有谁能指责他呢?……
口袋里摸着勃朗宁手枪扁平的枪身,手指习惯地握住了枪柄。他慢慢地掏出了手枪…—
【1】文中的A的名字_________,语段选自《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
【2】选文中“他的身体彻底垮了”只是A第二次到丘察姆家的对自己病情的担忧,“彻底垮”是指他后来的什么情况?请结合全文概括他四次死里逃生的情况并分析其意义。
【3】找出文中环境描写的句子并分析其表达作用。
8、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养一只羊等你回家
苇笛
①“家里的被子天天都晒,晒得又暄又软,你们盖了,肯定暖和;纱窗也换了,玻璃也擦了,屋子里干干净净的;对了,家里养的山羊长得又肥又壮,等你们回来就杀……”絮絮叨叨地聊了半个小时,婆婆才恋恋不舍地挂了电话;挂电话前,婆婆还一再叮嘱,“早点回来啊!”放下电话,我走到窗边,向着西北方眺望,那是婆婆所在的地方。穿越了万水千山,我似乎看到了婆婆忙碌的身影,她生火、做饭、刷锅、洗锅,待到家里的一切安排妥当后,她牵起小羊走出家门,往草木茂盛的地方走去……
②十多年前,新婚的我第一次随丈夫回老家过年。一听说我喜欢吃羊肉,婆婆立刻赶到集市上买了几斤,做了一锅香喷喷的红烧羊肉。吃饭时,婆婆一边往我的碗里夹肉,一边叹息:“买的羊肉就是不行,以后还得自己养一只。”
③第二年夏天,婆婆真的买了一只小山羊回家。从此,婆婆变得更加忙碌了,种地、种菜、喂猪、喂鸡,另外还要喂羊。每天无论多忙,婆婆总要将小羊牵出去,找一块野草鲜美的地方放羊。这时,婆婆也没闲着,而是不停割草,割下的青草晒干了,是山羊冬天的美食。除了吃草,婆婆家的山羊还时常吃点好东西,山芋啊、花生啊、黄豆啊……婆婆的精心照料,让小山羊长得膘肥体壮,一身白毛油光水滑。
④年根下,乡下多的是走村串户的羊贩子,一看到婆婆家的山羊,他们的眼睛就亮了起来,但任凭他们开出多高的价钱,婆婆都不卖,说:“羊是给我家儿媳妇养的。”
⑤果然,待我们一到家,婆婆就请人把羊杀了。于是,过年的几天里,羊肉就成了桌上的“主力”:清炖、红烧、爆炒……家养的羊肉真的鲜美无比。临走,大包小包的行李中,除了土特产,还有剩下的羊肉。后来,我曾用老家带来的羊肉做了一份清炖羊肉招待好友,直吃得她嘴角流油胃口大开,将一锅羊肉汤喝得丁点不剩,她打听哪里买来的?我回应道:“这是婆婆牌羊肉,独此一家,无处可买。”
⑥孩子出世那年,我们没有回家过年。婆婆很失落:“不回来啊?还给你们养了只羊呢。”我笑了:“养了就养了啊,你和爸爸自己吃吧。”年年我们回家,虽说桌上摆满了羊肉,可婆婆却舍不得动上几筷子,这一次,她总可以吃个痛快了吧?可没想到,婆婆把羊卖了。
⑦而今,每到夏天,婆婆依然要买只山羊,用心养着,然后,等我们回家过年。
⑧我不知道,在这个世界上,关于爱,一共有多少种表达方式;但我知道,最朴素最深情的一种,就是养一只羊,等你回家。
(本文来源:新华报业网一扬子晚报)
【1】本文标题有何作用?
【2】第①段中两处省略号在表情达意方面有何不同?请简要回答。
前者:
后者:
【3】文中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两种人物描写方法?表现了婆婆怎样的性格?
【4】本文多处前后照应,请从文中举出一例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9、题目: 让我感动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5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