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下)屏东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或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

    A. (suī)   迄今  阴(huì) 触目伤怀

    B. 清(chéng)  琐屑  如(pì)   俯首帖耳

    C. (gòu)   惨淡  沌(hùn) 沁人心脾

    D. 唐(tú) 交御  怅(chóu)  见利忘意

  • 2、下列对《核舟记》一文的内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文中具体摘述了“船头”和“船尾”人物各异的情态,目的是说明核舟工艺的精巧。

    B.苏黄是诗人、学者,,受世俗礼法的约束,佛印是和尚,不受这些的约束,所以神气质各不相同。

    C.本文的说明对象是王叔远送的本文作者“简核桃修狭者”所刻成的小船。

    D.“记”是古代一种叙事的文体。如东晋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和清朝人魏学洢的《核舟记》。前者叙述了渔人游桃花源,后者记叙了王叔远送给作者的一只核舟。

  • 3、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chén) (yǔn) (jué) (jūn)

    B.(bó)   (chán)  (shuò)  (jiān)

    C.(zǐ)   (yàn) (qiáo)  (piān)

    D.(fú)   (xī)   (ǎi)   (wǎn)

  • 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两句运用比喻手法,说明淑女、君子在河滩幽会,营造一种幽静的氛围。

     

    B.“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的使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也反映了古代民歌的特色。

     

    C.“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以行动来反映君子的深深思恋,十分生动形象。

    D.“寤寐求之”中的“寤”和“寐”分别指醒时和睡时,可见君子思恋之苦。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晓驾炭车辗冰辙”中的“辗”有什么表达作用?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古诗文默写

    (1)关关睢鸠,_____________________(《关雎》)

    (2)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3)《饮酒》中描写诗人不受尘俗烦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在今天,我们都应有忧患意识,就像孟子说的那样“___________________。”

    (5)《卖炭翁》中最能体现卖炭翁矛盾心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名著阅读

    我在第八封信中还对你预告,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是会有的。我是过来人,决不至于大惊小怪。你也不必为此担心,更不必硬压在肚里不告诉我们。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地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

    (1)上面文段是傅雷写给儿子 的一封家书中的一部分,选自《 》。

    (2)傅雷给儿子写这封信的目的是什么?他希望儿子成为怎样的人?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粒粒橘米香

    周勇

    小时候家里穷,仿佛只有吃,才是唯一的慰藉。

    而我的贪吃是出了名的,胃口也很好,每次开饭,母亲总是用家中最大的粗瓷大碗给我盛饭,我端起,呼噜噜,风卷残云,刹那间便来了个底朝天。吃完后,我眼巴巴地看着爸爸,他眼一瞪,朝我屁股上就是一脚,“丫头片子,不下地干活,吃那么多干啥?”

    终于有一次,几个顽劣的伙伴捉弄我,故意将一小袋碱面给我,说是从家里偷出来的奶粉让我尝,不认识字的我哪里知晓,欢天喜地地把头一扬,将碱面倒进流着哈喇子的嘴里……

    母亲抱着被火碱烧得满嘴血泡的我泪流不止,喃喃地重复着:“都怨我们,不让你上学,你要识字的话,哪能遭这份罪啊……”

    伴随着满嘴血泡的消失,同时消失的,还有我的味蕾。曾经令我垂涎三尺的鸡蛋、糖果,全变得味如嚼蜡,甚至母亲从城里买来堪称奢侈品的松软蛋糕,也勾不起我的一丝食欲。母亲背着我四处求医,但我还是渐渐消瘦下去。医生得出一致的结论:需要加强营养,进行调理。

    可是家里无论如何也拿不出钱给我买那些遥不可及的鸡鸭鱼肉。聪慧的母亲不愧是厨房的一把好手,家乡盛产柑橘,母亲挑了最大的剥开,橘肉加上米,用小火炖得软软的。弱弱的米香,伴着一缕酸酸的橘香,琼浆玉液般,令人胃口大开。就这样,母亲用汤勺一口一口喂我,直到我慢慢恢复了精神。

    仿佛改变我命运的就是那袋碱面,一向温柔贤淑的母亲终于对父亲大发雷霆,两人在房间里吵了大半夜,我只是隐约听到从门缝溜出来的“上学”、“我也出去打工”、“再苦再累也值”……

    第二年秋天,我终于背起书包走进教室。而母亲,也到乡里一家民办皂素厂打工。由于柑橘易烂,不知道母亲从何处打探来的办法,请木匠用松木做了一个大木箱,软软的松针在里面铺一层,便放一层柑橘——用这样的方法,柑橘可以奇迹般保存到第二年的谷雨节气。每天,她骑自行车驮着我上学放学,到了晚上,我总能喝到她做的“橘米汤”。喝着美味的“橘米汤”,心里总是暖暖的。

    日子如门前的那条小溪,平静而舒缓。哥哥姐姐分别上了师范和技校,我也以全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县城重点初中。家庭的压力更大了,父亲母亲经常加班不在家,只有等到学校放假后,我们才陆续从四面八方回家团聚。

    那一年寒假前夕,母亲如往常一样,在电话中神秘兮兮地对我说:“我给你准备了上好的无籽蜜橘,在家藏好了,省得哥哥姐姐跟你抢。”

    其实我的病早就好了,早就“回归”成贪吃的小馋猫了。但每每听到母亲这般说,总感觉有一股暖流充溢四肢百骸,温馨无比。

    终于回到家了!我像蝴蝶一般翩跹着满屋子寻找母亲时,却发现父亲坐在屋子的角落里,他阴沉着脸,声音沙哑着告诉了我一个可怕的消息:母亲得了癌症,正在抢救!

    我几乎是一路哭着跑到乡医院的。母亲安静地躺在那里,身上插满各种各样的管子,凭我怎么呼喊,她一如静默的雕像。那次,我终于知道什么叫害怕,多少年来,是母亲处处呵护着我这个顽皮捣蛋的疯丫头,而如今当病魔折磨她的时候,我却无能为力。我抚摸着她的脸,那张曾经青春光滑的脸上,布满了岁月的沟壑,皱纹纵横。

    送走了母亲,整理遗物时我不经意间打开了家中的米柜,顿时,十几个柑橘如深藏的宝藏露了出来,硬生生刺痛了我的眼——原来,母亲怕柑橘被别人吃掉,藏在了米柜里!当我拿出柑橘,惊讶地发现:那些柔软多汁的柑橘,竟然被米缸的米粒吸取了所有的水分,变得干瘪坚硬,瘦小委靡,但是,那些失水的柑橘却不失本色,仍然黄澄澄的,散发着烁烁逼人的光芒。

    那天我把米蒸熟盛给大家吃,姐姐吃第一口便说:“这米饭怎么有橘子香味啊?”我急忙扒了一口,真的!原来潜移默化中,橘香米香已浑然一脉,自成美味。

    吃着吃着,我哽咽得无法下咽——那柑橘,不正像我们的父亲母亲吗!而我们,则是围在他们身边那些干渴瘦小的米粒,他们用饱满甘甜的乳汁滋养了我们,用青春和生命延续着人间的无私慈爱,直到自己悄然老去。淡淡橘香融入颗颗米粒,浓浓温情渗入儿女心中,他们,正是用这种隽永的方式,时刻温暖鼓励着我们,大步流星地向前走去。

    今日,我生活在远离故乡的繁华都市,但我仍习惯在家中的米袋里放上几个柑橘,让那淡淡的橘米香味充溢口中,每当此刻,我便会想起母亲……

    (摘自《青年文摘》,有改动)

    【1】本文以“粒粒橘米香”为题,请概括说明文章围绕“橘米”描述了哪几件事情?

    【2】赏析下列句子。

    ①一向温柔贤淑的母亲终于对父亲大发雷霆,两人在房间里吵了大半夜。(分析句中两个”大”字所起到的表达作用)

    ②我抚摸着她的脸,那张曾经青春光滑的脸上,布满了岁月的沟壑,皱纹纵横。(从修辞角度赏析)

    【3】分析“橘米”在文中的象征意义以及作用。

    【4】请对“母亲”这一人物形象及“我”对“母亲”的思想情感作赏析。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以下作文,任选其一。

    文题(1)题目:触动心灵的那一刻

    文题(2)阅读下面的材料,选择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艾森豪威尔年轻的时候,有一次晚饭后跟家人一起玩纸牌游戏。连续几次他都抓了很坏的牌,于是他就变得很不高兴,老是抱怨。他的妈妈停下来,正色对他说道:“如果你要玩,就必须用你手中的牌玩下去,不管那些牌怎么样。发牌的是上帝,不管怎样你都得拿着,你能做到的就是尽你全力,求得最好的结果。”

    很多年过去了,艾森豪威尔一直牢记着母亲的这句话,从未再对生活有过任何抱怨。相反,他总是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做好每件事,迎接命运的每一次挑战。

    作文要求:①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②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③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④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