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回头看看这走过的路,我们终于大彻大悟,那无法触及的东西,正是它,指引着我们远离悲痛,越是触及不到它,我们便走的越远,走的越远,便离开悲伤越远。
B.野草,生命顽强,年复一年,周而复始,久枯春绿,欣欣向荣,不屈不挠。
C.原本是天衣无缝的计划,却由于叛徒的出卖,导致了那场战争的失败。
D.各地出现的“小黄车”上私锁、改号牌等让共享成独享的现象让人叹为观止。
2、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央视《朗读者》之所以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
B.最近,来自“一带一路”沿线20多个国家的在华留学生,评选出中国“新四大发明”:高铁、网购、支付宝和共享单车。
C.烈士公园的国庆节张灯结彩,花团锦簇,是个美丽的大花园。
D.通过植树造林,使有着“山水洲城”的长沙山更青、水更绿。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
A. 他出类拔萃,以绝对的优势压倒竞争对手,率先被录用。
B. 国际国内形势瞬息万变,要想左右这局势,走在时代的最前列,恐怕得费一番功夫。
C. 他这人就是这个样,不修边幅,不拘小节,干起事来毛毛躁躁,从不顾及别人的感受。
D. 一场春雨之后,那雪白的梨花漫山遍野,绽放出五彩斑斓的美丽。
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记载/承载 默契/锲而不舍 强词夺理/强人所难
B.贫瘠/脊髓 挑选/挑拨离间 名副其实/幅员辽阔
C.诬蔑/竹篾 竭力/怒不可遏 天衣无缝/逢凶化吉
D.说服/游说 捡拾/拾级而上 目眩神迷/绚丽多姿
5、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乙)山雨
(宋)翁卷
一夜满林星月白,亦无云气亦无雷。
平明忽见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来。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能:①忍能对面为盗贼 ②虽有千里之能(《马说》)
B.见:①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②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马说》
C.足:①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②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D.恶:①娇儿恶卧踏里裂 ②货恶其弃于地也(《大道之行也》)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3】习近平总书记曾对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政协委员强调:“‘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所谓为时为事者,就是要发时代之先声,在时代发展中有所作为。”请你谈谈杜甫这首诗是如何“为时”“为事”而写的。
【4】甲诗中诗人在第一节描绘秋风破屋的情景,有什么作用?
【5】同样表现下雨,甲诗和乙诗在写法上有何不同?请从正面侧面描写手法,或者抒情方式任选一方面,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6、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山光悦鸟性,__________。《题破山寺后禅院》
(2)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的千古名句: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君子好逑。《关雎》
(4)__________,_________,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5)请把李白的《送友人》默写完整。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7、走近名著。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边的问题。
林冲骂道:“奸贼,我与你自幼相交,今日倒来害我,怎不干你事!且吃我一刀。”把陆谦上身衣服扯开,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七窍迸出血来。将心肝提在手里。回头看时,差拨正爬将起来要走。林冲按住喝道:“你这厮原来也恁的歹,且吃我一刀。”又早把头割下来,挑在枪上。回来把富安、陆谦头都割下来。把尖刀插了,将三个人头发结做一处,提入庙里来,都摆在山神面前供桌上。
(1)该选段表现的故事情节是___________,林冲杀死陆谦是因为___________。
(2)该选段鲜明地表现了《水浒传》怎样的主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自我雕琢
①在我看过的众多雕塑里,唯漳浦天福石雕园的名为“自我雕琢”的石雕长久地占据着我的心。这座石雕造型为一位体格健壮的青年,为了让自己能够拥有完美的形体,正在用手中紧握的铁锤、铁凿,不断地自我雕琢。伫立在石雕前,我想,每一位观赏者都会像我一样,被它深刻的寓意深深地震撼。
②石雕如此,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回顾历史,纵观世相,大凡成功人士都是经过自我雕琢,攻坚克难,一步步走入成功殿堂的。大书法家王羲之二十年临池学书,才有在书法上炉火纯青的造诣;著名画家徐悲鸿数十载潜心钻研,才终获“艺术大师”的美誉;最美舞者邰丽华坚定执著地追求,才有精美灵动的《千手观音》的演绎。他们成功的关键都不在于起点有多高,而是在走向成功的过程中拥有了自我雕琢的精神。
③那么如何做到自我雕琢,日臻完善,直至成功呢?
④自我雕琢需要静心。俗话说:“心静乾坤大。”唯静才得以修心, 唯静才得以致远。《大学》中“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也是在告诉我们只有沉着淡定,静心修为,才能终有所得的道理。否则,就会出现古人所说的“心浮则气必躁,气躁则神难凝,神不凝则万事难成”的结果。
⑤自我雕琢需要恒心。雕琢的过程是漫长的,它是知识积累的过程,是内心丰盈的过程,是心灵纯化的过程。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只有贯之以恒心,方得始终,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数十年如一日,笔耕不辍,才有《本草纲目》的问世。“路漫漫其修远兮”,只有抱定上下求索的恒心才能达到常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⑥自我雕琢需要有方法。这方法不只在于外塑形象,更在于内强素质。内外兼修,方达完美。要给自己的知识增加厚度,博览群书,厚积薄发,才可以在竞争中纵横驰骋;要给自己的思想增加高度,高瞻远瞩,视野开阔,才足以抵御各种名利的诱惑;要给自己的心灵增加纯度,豁达乐观,感恩相伴,才能够以宠辱不惊的心态体味曼妙人生。
⑦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小男孩为父亲看守木桶,他把所有的木桶都擦干摆齐,然而却被一阵风吹倒弄脏。小男孩委屈地抱怨风,父亲告诉他:“孩子,我们改变不了风,却可以改变木桶。”小男孩豁然开朗,他挑来水,倒进木桶里,之后,就再也没有一个木桶被风吹倒过,其实,小男孩是在用另一种方法进行自我雕琢!
⑧当今社会,喧嚣与浮躁充斥,欲望与诱惑并存,这些又何尝不是吹倒木桶的“风”?要想让自己的木桶长立不倒,就要通过给自己的木桶加重来雕琢自己,这是我们立身的根本,也是走向成功的基石。
【1】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选文第⑤段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请分条概括自我雕琢“内强素质”的方法。(每条不超过10个字)
【4】对选文第⑦段能否删去这一问题,甲、乙两名同学展开了辩论,你同意谁的看法?我选(_______)
(甲)不能删去。本段列举自我雕琢的另一种方法:通过改变主观因素来面对无法左右的客观环境,是对第⑥段观点自我雕琢更在于内强素质这一方法的补充论证,使论证更全面、更严密。同时本段能自然引出下文联系社会实际部分的论述。
(乙)能删去。本段内容为木桶加水和“自我雕琢”无关。结构上虽然和第⑧段有联系,但和第⑥段衔接不自然。
9、写作
平凡的日子,只要努力,就会积累起生命的厚度。平凡的日子中,可以享受到友爱善良的温暖、乐于吃苦的甘甜、辛勤劳动的收获、孝敬父母的美好、自觉给予的快乐、好学不倦的充实;可以享受到甘于寂寞的崇高、归于平淡的境界……平凡的生活阳光灿烂,平凡的日子精彩纷呈。
请以“平凡的日子也精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生活片段。②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④字迹工整,书写优美,卷面整洁。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