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龟裂/乌龟 连翘/翘尾巴 归省/省长 差别/犬牙差互
B.撺掇/点缀 蓦然/幕布 亢奋/抗战 翩然/风度翩翩
C.糜子/糜烂 肚子/白羊肚 行辈/银行 幽悄/悄怆幽邃
D.冗杂/沉重 晦暗/每天 潺潺/孱弱 沙砾/快乐生活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新时代、新追求,我们要怀着目空一切的豪情与壮志去搏击长空、翱翔天际。
B.西子湖畔桃红柳绿,春色迷人,外地游客纷至沓来,领略秀美的湖光山色。。
C.这道数学题很难,在老师的反复讲解下,同学们终于大彻大悟了。
D.面对这让人叹为观止的舌尖上的浪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中国式盛宴”。
3、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小石潭记》是我国古代文学游记类作品的经典之作,其作者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B.陶渊明,东晋诗人。“世外桃源”“不为五斗米折腰”等典故表现了陶渊明远离社会黑暗,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C.《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简称《诗》,是儒家经典“四书”之一。
D.“龙腾虎跃”“猴年马月”“鸡犬相闻”中的动物都在十二生肖之列。
4、请选出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法有误的一项( )
A.《鲁滨逊漂流记》作者是美国作家笛福,他在小说中成功塑造了冒险者的代表鲁滨逊的形象。鲁滨逊在日记中把荒岛命名为绝望岛,他在荒岛上度过了28年。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描写国内战争,第二部分描写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
C.《水浒传》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D.《童年》作者高尔基,原名阿列克谢▪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主要描写阿廖沙的童年。三部曲中的另外两部是《在人间》《我的大学》。
5、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自选角度赏析文中画线语句“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6、腹有诗书气自华,根据你的积累填写下面的诗句。
(1)浮云游子意,______________。(李白《送友人》)
(2)青青子衿,______________。(《诗经·子衿》)
(3)青树翠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
7、名著阅读
(1)《傅雷家书》中父亲与儿子 (姓名)论及艺术家的修养时,提到“ ”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是做人的根本,必须从小培养。
(2)《傅雷家书》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问题。为下列连上正确的线。
待人 严谨
做事 得体
礼仪 谦虚
(3) 是傅聪留学波兰时的钢琴老师,是著名的学者,钢琴教育家。《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的作者是 。
(4)阅读下面语段,写出你的感想。
学文如学画,学画可临帖,又可写生。从前中国文人学文大半全用临帖法。每人总须读 过几百篇或几千篇名著,揣摩背诵,执笔为文,自然纯熟。欧洲文人虽然亦重读书,而近代 第一流作者大半由写生入手。莫泊桑起初请教于福楼拜,福楼拜叫他描写一百个不同的面孔, 可是这并非说他们完全不临帖,陀思妥耶夫斯基和许多俄国小说家就都模仿雨果。
——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感想:
8、(四)现代文阅读
攀在树梢上的童年
①小的身子在高高的枝叶间,随着风的舞动而弹跳,当细长的树枝快要承受不住一个儿童的重量时,我终于在小伙伴们的一片惊呼声中,得意地取下那只筑在树梢头上的鸟窝。
②“这伢子很皮。”这是大人们在得知我的一次次树上历险后,给我的童年下的一个评语。可他们不知道,房前屋后、村里庄外、田间坡头,那一棵棵或高大、或粗壮、或繁茂、或遒劲的身姿,给了我多少童年的欢乐!
③我想,有多少种树生长在我的童年里,我的童年就该有多少快乐吧。
④春天来了,椿树发芽。在大人手中的竹竿够不到的时候,就轮到我了。一溜烟,就窜上了树的半腰。因椿树的枝丫是脆的,站在粗壮点的枝杈间,得意地接过递上来的竹棍,一茎茎散发着浓浓香馨的香椿头就落在春天的怀抱里。
⑤当槐花把一座座村庄笼罩在它纯净的香气里时,透过垂悬的一串串洁白花瓣,中午静静的阳光总可照见我及小伙伴们攀在树头的身影。芬芳的四月被一篮篮地拎回家,看母亲把它揉进面粉里,包成几个玲珑透剔润玉般的水饺。
⑥我的童年时代,没有肯德基、麦当劳,没有超市里的各色零食与水果。馋了,自己朝大自然要。春摘野桃,夏打酸枣,秋偷青柿,冬掏鸟蛋,不会爬树,那你就只好在树下流口水吧。
⑦一次,铁蛋的爸从县城回来后,铁蛋就炫耀地手托着一块焦酥透黄的糕片来到一群伢子中间。每个小喉嗓都在动,偷偷地咽着口水。受不了的,就向铁蛋求讨:“给一点点,一点点可以吗?”谁知铁蛋一指村口那棵大三角枫树梢上的鸟窝:“哪个有本事把那个鸟窝给我,我就给他半块。”天呀,半块啊。小伙伴们虽心中跃跃欲试,但都望而却步。因为那只鸟窝实在是太高了。于是,就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⑧我也在树上吃过不少苦头。比如摘桑果时被一种叫“羊辣子”的毛虫辣了,采棉花时被尖刺扎进了肌肤,打栗子时被黄蜂将额头蜇出一个大包……但仍乐此不疲地将小小的童年悬挂在乡村的树梢上。
⑨还有,记得刚上学时,校园边有一棵我双手抱不过来的梧桐树,在房檐高的地方开始分叉,分叉处像一张天然的躺椅。我几乎每天都早早来到学校,爬到“躺椅”上舒舒服服地靠着,或翻看小人书,或闭着眼打瞌睡,听鸟鸣啾啾,感觉绿莹莹的阳光在眼皮上跳动。那天尿急,又不愿从树上下来,就地解决,恰被几个同学看见了,大喊着“流氓”报告了老师。这件丑事让我好长一段日子在班上抬不起头来。
⑩没人理我的日子,一个人也能在树上寻找乐趣。拿出父亲打水的井绳、母亲洗衣的捶棒,拴吊在树丫上荡秋千;或爬到山坡上的那棵大树上,鸟瞰村庄或校园里小伙伴们的身影;或将一只只蝉捉入书包里,“知了知了”地博取同学的欢心……
⑪想起那首叫《童年》的歌曲:“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
⑫歌声里,童年是随着那只蝴蝶越飞越远了,不禁有一丝忧伤。只是不知,故乡里那一棵棵给我欢乐的身姿是否依然健壮葱茏,那上面,是否还攀附着一个个小小快乐的童年?
(选自《岁月》2014年第3期)
【1】文章前七段围绕“童年”写了哪两件让“我”得意的事?
【2】赏析文中两处画线句,按括号内的要求答题。
(1)芬芳的四月被一篮篮地拎回家,看母亲把它揉进面粉里,包成几个玲珑透剔润玉般的水饺。(结合语境,品味加点词语的内涵。)
(2)听鸟鸣啾啾,感觉绿莹莹的阳光在眼皮上跳动。( “鸟鸣啾啾”有何表达效果?)
【3】文章第⑧段写“在树上吃的苦头”有什么作用?
【4】文题“攀在树梢上的童年”蕴含了作者哪些情感?
9、作文。
题目: ,与青春同行
要求:(1)在横线上填写适当词语,补全作文题目。(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3)不要出现考生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