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缄默(jiān) 斡旋(wò) 腈纶(jīn) 戛然而止(jiá)
B.狩猎(shòu) 纠葛(gé) 楔形(xiē) 颔首低眉(hàn)
C.翌日(yì) 连翘(qiào) 龟裂(jūn) 潜滋暗长(qián)
D.羁绊(jī) 追溯(sù) 锵然(jiāng) 销声匿迹(xiāo)
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庄子为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B.《桃花源记》的作者是陶渊明,代表作有《归园田居》《饮酒》等,“世外桃源”这一成语指理想中的美好世界。
C.《石壕吏》作于安史之乱之时,作者杜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D.柳宗元,唐宋八大家之一,《小石潭记》写景状物中寄托了作者心中郁积的苦闷心情。
3、孙少安是下列哪部作品中的人物( )
A. 《苏菲的世界》 B. 《三体》 C. 《平凡的世界》 D. 《创业史》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由于民国政府内政部曾以郑和等命名南海诸岛礁,这就证明了南海及南海诸岛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
B.首届“读书之层”颁奖典礼,是设在学校礼堂举行的,当场公布了获奖名单。
C.最近,来自“一带一路”沿线20个国家的在华留学生,评选出中国新“四大发明”:高铁、网购,支付宝和共享单车。
D.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的人物保尔对于大家来说是不陌生的。
5、阅读元曲,完成各题。
天净沙·秋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1】曲中“飞鸿”的意思是___________。
【2】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小令开头两句以“孤村”领起,着意渲染秋日黄昏的冷寂。
B.“一点飞鸿”是活动的生命,给人以恬静、美好之感。
C.最后两句从近处到远处地表现了秋天的景物。
D.整首曲写尽“秋”意,却不着一个“秋”字,笔法自然而传神,为元曲中写“秋”的名篇。
6、按课文内容填空,体会用词的妙处。
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________地搏击着,____________地搏击着。它________着你,________着你,________着你。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________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它使你________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________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________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
7、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 而悔恨,也不因 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上面这段文字出自《___________》,这部作品是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历时三年写成的。文段中空缺处应填写的文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思念一块月饼
张金春
①“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唐代诗仙李白这首诗是我非常喜欢的,他深刻地揭示了游子的心理感受,仿佛撕下了我心口的一块伤疤,在隐隐作痛。
②古人说:“明月千里寄相思。”月光如子弹般洒落,伤的却都是心灵。每到这个季节,思绪总是湿漉漉的。自打十八岁打起背包出来当兵闯世界,平均两年回家一趟的频率,怎能解我焦渴的思念之苦?父爱母爱只能写在信笺里,流淌在无线电波里,滚烫在父母盼望的目光里。
③在我老家扬州,中秋节这一天有祭拜月亮、祈求团圆的古老习俗。临近中秋,母亲就要张罗着买藕段、莲子、月饼、江米条、馓子、花生还有鸡蛋、斗香等,最好吃的就是镇上老师傅自制的月饼,月饼巴掌大小,厚厚的,甜甜的馅被一层层的皮包裹着,放在毛毡纸上,沁着一片片油渍,那香甜的滋味像痒痒挠,将我的馋虫勾起来,恨不得一把抢在手中,放入口中。
④吃月饼的甜蜜回忆仿佛过日子一般,美好的一切总是会经历一番过程,一番铺垫,方才品味到幸福的滋味和内涵。每次母亲都将祭过月亮的月饼分给每人一块,并嘱咐我们兄弟俩,要细细吃,吃完就没了。所以,我每次将月饼切成四等份,每天吃一小块,其余的用纸包好藏在床头被窝里,有时睡醒了还拿出来看看。
⑤记忆最深的是三十五年前,那时我九岁,我的月饼吃完了,放学回来,趁着母亲做饭的功夫,到处翻找母亲藏好的月饼,终于在一只木箱子里看到了。我迅速地盖上这个天大的秘密,悄悄盘算如何既不被发现又能满足那牵肠挂肚的欲望。晚上放学回家,父母上工还没回来,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箱子,诱人的月饼还躺在那儿,并深情地望着我,我下意识地咽了一口口水,肚肠子也配合地发出两声咕咕叫声。我冲动地把月饼拥入怀中,后觉不妥,小心翼翼取出来,掰开五分之一左右,然后包裹好放回原处。那时我想,要是母亲责问起来,就说是猫或者老鼠偷吃了。想到这儿,我为自己的小聪明窃喜。
⑥大约过了两天,母亲让我到她房间里去,说要给我变个戏法。她缓慢地从箱子里拿出那块月饼,在我眼前一晃,欣喜地问:这是什么?我脸火辣辣的,低着头,没敢抬头望。母亲打开纸包,盯着我看了看说:吃吧,本来就是留给你的!我的头埋得更低了。母亲什么也没问什么也没说,只是捡起散落在纸上的月饼屑子一粒粒放进嘴里。我掰开一半,说:妈,你也吃。母亲说:我不爱吃沙甜的,还是皮好吃,又脆又酥。
⑦这块月饼我咀嚼了三十五年,慢慢体味到母亲那无私的宽容的爱,现在当我的女儿面对一堆奇形怪状、五花八门的月饼,挑三拣四,甚至吃了一小半扔在一边时,我会拿过来,一粒一粒瓣开来,放到嘴里,让它一点一点地融化在岁月的记忆里??
⑧又是一年秋风送爽时,又是一个花好月圆夜。对着如玉如银的朗朗明月,又想起那块圆圆的月饼,月光如水,流逝我不尽的思念;月光如织,维系我永久的牵挂。
(选自《中国文化报》)
【1】文章围绕“月饼”主要写了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2】请赏析第⑤段中画线的句子。
我迫不及待地打开辅子,诱人的月饼还躺在那儿,并深情地望着我。
【3】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文中刻画了一位关爱孩子、无私、有教育智慧的母亲形象。
B.文章第①、②自然段分别选用了古人的诗句,增强了文章的意蕴。
C.母亲捡月饼屑子吃是因为她并不喜欢吃沙甜的,月饼皮又脆又酥。
D.三十五年后,我看到女儿对五花八门的月饼挑三拣四,心里是愤怒的。
E.母亲对我偷吃月饼的行为没有责怪。这正体现了她的宽容。
【4】一块让作者思念至深的香甜月饼,一个让朱自清泪流数次的肥胖背影,都让我们感受到父母探深的关爱。请比较本文作者和《背影》中的朱自清在文中所表达的情感的异同。
9、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完成任务。
题一: 拨动了我的心弦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题二:阅读下面这段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奔驰的汽车嘲笑长年站在路边的路标:“世界那么大,你长年累月地站在这里,只能看到来来往往的车辆,永远也不可能领略世界的美好。”路标回答道:“到世界各处走走,见识不同的风景,确实是很快乐的、很幸福的。但我的责任就是为你们指示方向。虽然我不能像你们一样到处旅行,也不能见识各地的风景,但看到你们都在我的指示下顺利旅行,我也是很快乐很幸福的。”
要求:①全面理解材料内容,选择某一角度、某一侧面立意。②题目自拟,文体自选。③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