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下)贵港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皑皑白雪    沟壑旷野

    B. 乘隙而进   轻歌漫舞

    C. 风云变幻   气势磅礴

    D. 纷至沓来   和颜悦色

  •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要上课了,正在打篮球的同学们戛然而止

    B.他从小就在外面闯荡,所以对人情世故很是练达。

    C.漫步清名桥古街区,我们用相机去捕风捉影,记录家乡的古风古韵。

    D.一个烟头引起了大火,这栋被烧毁的大楼让人叹为观止,唏嘘不已。

  •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赌注          沼泽           喧闹          叹为观止

    B.唯幕          烘烤           腐蚀          格物致知

    C.枯躁          飘移           萦绕          挑拨离间

    D.奠定          缅怀           驰聘          穿流不息

  • 4、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水(fú)     (xíng)   子(mí)     酣畅淋(lí)

    B.长(róng) 束(fú)       (bàn)   屋舍然(yǎn)

    C.农(yàn)   (qiáo)   窕(yáo)   然开朗(huò)

    D.途(zài)   皱(zhě)     (kān)   然而止(jiá)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杜甫的《登岳阳楼》,完成小题。

    登岳阳楼

    (唐)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2)流。

    注释:(1)坼(chè):分裂。(2)涕,指眼泪;泗,鼻涕

    (1)赏析颔联的妙处。

    (2)结合全诗,说说尾联句中“涕泗”包含的情感。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请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

    (1)《谐》之言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击三千里……”(《北冥有鱼》)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然后知困。(《虽有佳肴》)

    (3)唇焦口燥呼不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寂寞沙洲冷。(《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

    (7)___________________,骈死于槽枥之间。

    (8)自经丧乱少睡眠,_____________________

    (9)《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有异曲同工之妙。

    (10)《送友人》借马鸣来表达悠悠的别离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名著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一阵枪声打破了黑夜的寂静。雪团像松鼠似的,从那棵被月光照成银白色的桦树上滚落下来,短筒枪贴着树身,吐出火光,子弹打在墙上,泥灰纷纷掉在地上,潘克拉托夫他们运来的玻璃窗也被打得粉碎。

    枪声惊醒了睡在水泥地上的人,他们立即跳了起来,但是一见房间里子弹横飞,又都卧倒了。有人压在别人身上。

    “你要上哪儿去?”杜巴瓦一把抓住保尔的军大衣问。

    ……

    射击突然停止了。接着是一片令人惊奇的寂静。

    “同志们,有枪的都到这边来。”杜巴瓦低声指挥那些伏在地上的人。

    保尔小心地打开了门。空地上连人影也没有,只有雪花缓慢地飘舞着,落向地面。

    森林里,十个人狠命抽着马,逃走了。

    (1)“一阵枪声打破了黑夜的寂静”,是谁放的枪?他们要破坏什么事?

    (2)联系原著的前后情节,说说筑路过程中保尔他们还碰到了哪些困难。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见识与知识

    ①知识和见识,看似只一字之差,实则相去甚远。见识源自知识,又高于知识。见识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有实践而且有思考,经历了从认识到实践再到认识的循环和升华。

    ②见识来自于丰富的阅历和知识的淬炼,二者缺一不可。见识必须以知识为基础,否则只是停留在看表象、看热闹的层面;而知识必须和见闻结合起来,才能升华为智慧。没有见识,空有知识,那不过是会移动的两脚书橱;没有知识,空有见闻,那不过是满世界跑的邮差。只有经过扎实的学习与实践的历练,不断打磨、沉淀而趋于厚重,才会慢慢形成具有个人风格的见识。我们常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有些人说话写文章让人感觉醍醐灌顶、拨云见日,这就是有见识、有见地的体现。

    ③见识的形成需要身临其境、亲身历练。常言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见识,就是见字当头、识在其中。很多东西,见都不曾见过,或者只是旁观乃至远观,没有躬身入局操持,就很难谈得上有什么识,更谈不上有什么真知灼见了。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读苏轼《题西林壁》一百遍,不如自己到庐山实地走一遭;读兵书万卷,也不能代替亲身上阵打一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因此,在广博汲取知识的基础上,要珍惜每一个工作岗位和平台,珍惜每一次动手的机会,不断积累经验、摸索方法、探索规律,这样才会慢慢形成真知灼见。

    ④见识的形成需要思想的激荡与碰撞。有人说:“真理只在讨论中呈现。”从某种意义上说,真理确实越辩越明,而人们对真理的认识也往往会出现反复,往往是在同谬误的斗争中更加深刻认识真理的。毛泽东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是科学,科学是不怕论战的,怕论战的不是科学。”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与过去相比,获取信息和知识已相对容易。在互联网时代,人们掌握信息的优势应该更多地体现在思考的深度和驾驭局面的能力上。在思想观念日益多元化的今天,我们更需要尽量设身处地地思考,以开放、包容的心态看待各种观点,充分考量和汲取其视角的合理性,在思想交流交融乃至交锋中使自己的观点更加客观、公允。

    ⑤见识的形成需要跳出已有知识范围的限制。有位物理学家打了一个形象的比方,说知识是已知的圆圈,见识就是打破这个圆圈并看到更大、更广世界的能力。从哥白尼到牛顿,再到爱因斯坦,都是靠一次次冲破原有知识固化的藩篱而推动世界的进步的。

    ⑥见识的形成需要摆脱陈腐观念的束缚。人云亦云,就很难有见识,更不会有真知灼见。所谓有见识,其实就是见得多、识得广,看得比别人深、比别人透。学术研究中常说要“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就是指要有创新、有突破,不仅横向上突破同时代的人,而且纵向上突破古人。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保持独立思考的精神和习惯,去先入之见,于无疑处有疑,既不轻信今人,也不轻信古人,乃至不盲从权威、大家,而是坚持实事求是,随时准备坚持真理,随时准备修正错误。

    (文/钟国清,基于命题需要有删改)

    【1】关于见识与知识的关系,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知识是见识的起源,见识比知识层次高。

    B.见识来自于阅历的积累和知识的淬炼。

    C.见识的形成需要跳出已有知识的限制。

    D.积累的丰富知识,最终都会变成见识。

    【2】作者认为见识怎样才能形成?下列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需要经历知识的实践、循环和升华过程。

    B.需要在躬身实践中积累经验、摸索方法、探索规律。

    C.需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客观理性思考不同观点。

    D.需要坚持实事求是,不盲从,并追求创新。

    【3】对于本文论述的核心内容,下列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见识和知识,两者在本质上相去甚远。

    B.见识与知识缺一不可,两者同等重要。

    C.形成自己见识的一些方法。

    D.见识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放进习惯里的事情,才是可以做好的事情;放进习惯里的快乐才是长久的快乐。任何决定都需要有一个习惯来加持,没有变成习惯的决定,都是无效的决定。请以“看我漂亮的坚持”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