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横线处所填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中华文明绵延传承至今从未中断,从不具有排他性,而是在包容并蓄中不断衍生发展。
①同时,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取长补短、择善而从,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才能不断创造出卓越的文明成果,让中华文明更加熠熠生辉。
②从历史上的佛教东传、“伊儒会通”,到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
③对人类社会创造的各种文明,我们都应该采取学习借鉴的态度,都应该积极吸纳其中的有益成分,使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中的优秀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④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A.②④①③
B.②④③①
C.③④②①
D.③④①②
2、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成语“教学相长”“豁然开朗”分别出自《礼记》、《桃花源记》。
B.律诗,也叫“古体诗”,一般由八句组成。每两句为一联,分别称作“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C.古人常以“加冠”“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代称二十岁、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和六十岁。
D.古人称谓有谦称与尊称的区别,比如“愚”是谦称自己,“子”是尊称对方,“尊君”是群称对方的父亲。
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礼记》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典章制度和道家思想的重要著作。
B.《诗经》是我国古老的诗歌总集,分《风》《雅》《颂》三部分,共315篇。
C.《社戏》选自《呐喊》,是以江南农村为背景,展现了一幅记忆中理想的农村画卷。
D.顾拜旦是美国教育家,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瓦翁以85岁高龄尚能倾力读书,即便如陶渊明所说读书不求甚解,也值得敬佩。
B.24户贫困群众激动地接过新房钥匙喜迁新居,大家随声附和地说:“这真是雪中送炭,感谢党的好政策,圆了俺们的迁居梦!”
C.直到民警将陈某带到反电诈中心,她才恍然大悟,自己辛苦挣来的血汗钱差点就落入了骗子的腰包。
D.他总是担心同伴因路太远不能及时赶来,真是杞人忧天。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卖炭翁
(唐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体现卖炭翁劳作的辛苦。
B.“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交代了卖炭翁辛苦劳作的原因。
C.“翩翩两骑来是谁?”“翩翩”尽显宫使骑马时的风度翩翩之态,赞美了“宫使”的风采。
D.“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把”“称”“叱”“牵”,几个简洁而有力的动词,将宫使狐假虎威.巧取豪夺的情形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出来。
【2】全诗通过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揭露了“宫市”制度的罪恶,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________,是急促的鼓点;________,是飞扬的流苏;________,是蹦跳的脚步;________,是闪射的瞳仁;________,是强健的风姿。
7、名著阅读。
“保尔连气都喘不上来了。有几秒钟的工夫,他心里斗争得很激烈,但是最后还是被一种力量所支配,他不顾死活,把身子探进窗子,抓住枪套,拔出那支乌亮的新手枪,然后又跳回了花园。他向四周环顾了一下,小心翼翼地把枪塞进裤袋,迅速穿过花园,向樱桃树跑去。他像猴子似的攀上棚顶,又回过头来望了一眼。勤务兵正安闲地跟马夫聊天,花园里静悄悄的……他从板棚上溜下来,急忙跑回家去。”
①这段文字节选自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采用了_________描写,刻画了主人公保尔的形象。
②小说接下来又写了关于“枪”的两个情节?请简要概括: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泥土的清香自哪儿来
①雨后,我们常能闻到泥土的清香味儿。这些清香从哪儿来呢?据专家研究,它来自土中一种叫“放线菌”的细菌。
②土壤是种类繁多的细菌的乐园。在显微镜下,你会观察到这样一类与众不同的细菌:别的细菌多是圆形、椭圆形的,而它们看起来却是丝状的。那些丝状细菌有的像一棵树,树上有时还结着“果实”。有的像一根草,仿佛还开着花,煞是好看。这类细菌生物学上统称为放线菌。
③放线菌是一种单细胞生物,所以你看到它长得像一棵树也好,一根草也罢,其实都只是一个细胞。那些奇形怪状的丝,是它的菌丝。菌丝覆盖了很大的空间,这对于寻找食物大有好处。放线菌能释放出一种化学物质,正是这种物质,让我们能闻到一股泥土的清香。
④为何雨后泥土的清香让人感受更明显呢?
⑤因为放线菌是一种生命力很强的细菌,它们一般喜欢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下生存。当土壤干旱的时候,它的菌丝就会在头部长出孢子。放线菌渐渐枯死后,留下的这些孢子只要遇到合适的条件,又会发芽,长成一个个放线菌。
⑥下雨时,雨水冲开了土壤,这些晴天时埋在土中的孢子长成的放线菌就随着空气中的小液滴四下弥漫。当它们被吸入鼻孔,我们就能感觉到一股泥土的清香。土地干旱越久就有越多的放线菌孢子存在,所以雨后泥上的清香在久旱之后尤其明显。
⑦放线菌的作用当然不只是让人闻到清香,它也是生产抗生素的宝库。时至今天,人类已经发现了50000多种抗生素,其中就有4000多种是从放线菌中提炼出来的。如链霉素就是从土壤中一种叫“灰色链线菌”的放线菌中提炼出来的。四环素、氯霉素、庆大霉素等抗生素也都是从放线菌中提炼出来的。
⑧放线菌的作用还不止于此,我们平常烹饪时调味用的味精,也是通过它们制造的。如今,它们还是科学家研究生物发育、加胞分化的便利材料。
【1】这篇文章采用了_________顺序。
【2】文章第②段划线句子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文章介绍了放线菌的哪些作用?
【4】分析“它们一般喜欢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下生存”一句中“一般”的语言特点。
9、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写作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书是全人类的营养品。人的一生离不开读书。读书是人们认识世界、开阔视野、成就自己的重要途径。可现实生活中,有的同学对读书不理解,不愿意读书。有的同学说:“把学习搞好就行了,读书一是没时间,二是也没有什么作用。”有的同学说:“读书的好处我也知道,可我按老师的要求读了一个学期的书,也没觉得读书对我有什么帮助。”也有的同学说:“书如海,这么些书,我真不知道从何处入手。”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一些不愿意读书的现象。
这引起了人们的沉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读书,从现在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二)将白居易的《卖炭翁》按写故事的要求,发挥自己的想象,改写成一则故事。要求: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