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中国文化崇尚“和”,有关“和”的思想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和”既被视为孕育万物的本源,也被看作修德养性的关键,还被认为是社会交往的准绳,更被尊为国家共处的原则。“和”的重要性体现在我们的语言当中:故宫的三大殿被命名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商人们常说“和气生财”,我们在祝贺人新婚的时候常用“琴瑟和鸣”等寓意美好的词语。
A.“准绳”“崇尚”“也”的词性,依次是名词、动词、副词。
B.“源远流长”“修德养性”“孕育万物”三个短语均为并列短语。
C.“‘和’的重要性体现在我们的语言当中”一句的主语是“重要性”,“在我们的语言当中”是补语。
D.“我们在祝贺人新婚的时候常用‘琴瑟和鸣’等寓意美好的词语。”这句话的主干是“我们用词语”。
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的《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选自小说集《呐喊》。
B.美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代表作有《基地》《新疆域》。
C.《核舟记》选自笔记小说集《世说新语》,是清代的张潮主持编辑。
D.“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记叙描写,也可抒情议论,属于说明文的范畴。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范爱农总喜欢对别人侧目而视,鲁迅和同学们都不太喜欢他。
B. 中考时,他忘了带文具,同学和老师都替他捏一把汗,他却安之若素,借了点文具就进考场了。
C. 期待已久的期末考试终于要来了,同学们拍手称快,准备迎接愉快的暑假。
D. 喜欢集邮的姐姐最近妙手偶得一张《祖国江山一片红》,让她欣喜若狂。
4、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祗:只是
B.一食或尽粟一石 一食:吃一顿
C.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等:等同,一样.
D.才美不外见 外见:外面看不见
5、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赏析画线诗句。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6、根据提示填空。
(1)室中更无人,_____________。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作者无私奉献精神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居易《卖炭翁》中“________,_______”刻画了卖炭翁虽然衣服单薄,但仍然希望天气更冷一些,只为炭能卖个好价钱的矛盾心理。
(4)“_______,______”运用动作描写,表现了公使及其爪牙狐假虎威、巧取豪夺的蛮横嘴脸。
7、名著阅读。
我多少年来把你紧紧拉着,至少养成了你对艺术的严肃的观念,即使偶尔忘形,也极易拉回来。我提这些话,不是要为我过去的做法辩护,而是要趁你成功的时候特别让你提高警惕,绝对不让自满和骄傲的情绪抬头。我知道这也用不着多嘱咐,今日之下,你已经过了这一道骄傲自满的关,但我始终是中国儒家的门徒,遇到极盛的事,必定要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格外郑重、畏俱、戒备的感觉。
(选自《傅雷家书》)
(1)这段中的“过去的做法”是指什么?作者认为它给傅聪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2)作者在这里告诉傅聪一个怎样的观点?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口罩,为呼吸道设防
赵致真
①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全民战争中,“人自为战”最基本、最廉价、最有效的武器,莫过于口罩了。
②新型冠状病毒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就是通过病人的飞沫。飞沫的来源是咳嗽和喷嚏。
③咳嗽是一种呼吸道的保护性反射,能把肺中的空气压缩为1米多长的喷射流,携带着3000多个细小液滴,以20多米每秒的速度冲开声门,脱口而出。喷嚏则更糟糕,这是一种几乎调动了上半身众多肌群的爆发性痉挛,连极其衰弱的人也能打出强大的喷嚏,每次将4万个细小的液滴,以超过12级飓风的速度猛烈喷涌而出。
④飞沫的直径一般小于100微米。飞沫携带着数以亿计的病毒在空气中悬浮、飘散、游荡,远达10余米,长达数小时。不仅咳嗽和喷嚏,从高声喧哗到日常呼吸,都能产生飞沫。
⑤如何为我们不设防的呼吸道站岗放哨?如何切断新型冠状病毒传播链?从“口罩”成为热搜关键词,显示出全社会共同的焦虑和急切的呼唤。
⑥市场上的口罩可谓琳琅满目,五花八门。在紧急情况下,无论哪一种口罩也“聊胜于无”,但并非都是预防疫情的合格之选。让我们把目光投向两款主流口罩吧。N95,新型冠状病毒的平均直径为0.1微米,正好在N95口罩“关照”之下。N95口罩能成功地“御敌于国门之外”,佩戴要求正确规范的方法。对于暴露在病毒环境下以及密切接触患者的医护人员来说,N95口罩是久经考验的“忠诚卫士”。N95口罩虽然高效可靠,却并非所有人在所有时刻都适合佩戴。另一款“主力”口罩是成本低、舒适性强、普及程度高的医用外科口罩。对于公共场所的日常防御,外科口罩应该足够了。除了呼吸顺畅、廉价轻便的好处外,我们还应该把N95口罩留给真正需要它的人。
⑦正确的佩戴是医用外科口罩发挥效能的关键。洗净双手,捏住左右系带挂在耳上,让口罩深色一面朝外,带有铝条鼻夹的一边朝上。用两手食指将鼻夹按压到位,拉伸底部盖住下巴,半张脸就在口罩的防护之下了。
⑧随着我们的呼吸,大量尘埃、飞沫和微生物会附着与嵌合在纤维中,口罩就成了藏污纳垢之所,因此必须及时更换。医用外科口罩的使用时间一般为4小时,然后弃旧易新。换下的口罩切忌随手乱丢,应喷洒酒精消毒后再投进专用或有害垃圾桶。几乎任何一种防疫指南都不提倡口罩的重复使用,但在资源十分紧缺的情况下,在日常环境下使用时间较短且未曾污损的口罩,应该允许重复使用,最好经过日晒、臭氧或紫外线消毒。
(摘自《百科知识》2020年第8期,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新型冠状病毒会通过病人的咳嗽和喷嚏,甚至高声喧哗和日常呼吸进行传播。
B.N95口罩虽然高效可靠,却并非所有人在所有时刻都适合佩戴。对于公共场所的日常防御,外科口罩应该足够了。
C.口罩不提倡重复使用,所以为了预防冠状病毒,我们使用4小时后就必须弃旧易新。
D.虽然说应急时有总比没有要强,但并不是所有口罩都是预防疫情的合格之选。
【2】第②段划横线句子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第③段波浪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根据文章内容,分点概括回答:“如何为我们不设防的呼吸道站岗放哨?”
9、车让人,让出一份文明;人让车,让出一份安全;车让车,让出一份秩序;人让人,让出一份和谐。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选好角度,自拟题目。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