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戏已经开场了,我似乎听到锣鼓的声音。
B.远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冬统领着冰雪劲旅,天地间浩浩苍苍。
C.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
D.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2、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眼眶(kuàng) 径直(jìn) 舟楫(jí) 戛然而止(jiá)
B. 酝酿(niànɡ) 啜泣(chuò) 登时(dèng) 装模作样(mó)
C. 吁气(yū) 三更(gēng) 挣脱(zhēng) 喃喃自语(nán)
D. 屹立(yì) 蓦然(mò) 欺侮(wǔ) 草长莺飞(yīng)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
B. 这道难题,在老师的反复讲解下,同学们终于大彻大悟了。
C. 每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D. 我们希望各级政府科学理财,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教育,万不可不以为意。
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登时/脚蹬 间断/挑拨离间 强词夺理/差强人意
B.两栖/栖息 模样/装模作样 楔形文字/锲而不舍
C.掸子/忌惮 幽悄/悄无声息 金吾不禁/噤若寒蝉
D.缭绕/瞭望 行辈/行将就木 拾级而上/拾金不昧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下列对这首诗分析正确的一项( )
A.诗的题注为“苦宫市也”,可见诗人意在反映当时宫市的痛苦。
B.诗的开头四句,通过动作描写刻画出卖炭翁伐薪烧炭的艰辛。
C.“把”“称”“叱”“牵”等词,表现了宫使如狼似虎的蛮横。
D.“惜不得”三个字,直接写出了卖炭翁的悲愤、心酸和懦弱。
【2】“晓驾炭车辗冰辙”中的“辗”是什么意思?有什么表达作用?
6、诗文名句积累。
(1)浮云游子意,____________。(李白《送友人》)
(2)__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拣尽寒枝不肯栖,______________。(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4)零落成泥碾作尘,_______________。(陆游《卜算子·咏梅》)
(5)是故学然后知不足,________________。(《虽有嘉肴》)
(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达作者博大的济世情怀和旷达胸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韩愈的《马说》中表明中心论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在_______(填人名)的影响下走向革命道路。保尔以自己的毕生精力,实践了自己的生活原则:“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保尔在凭吊女战友的墓地时所说的一段话,是他的共产主义人生观的自白,也是对小说主题的阐发。
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新年怀旧
丰子恺
童年新年的欢乐,始于新年的前夕。
大年夜的夜饭,我故意不吃饱,好享受夜间游乐中的小食。从黄昏至黎明,街上携着灯笼收账的人络续不绝。收账的人,最初来在黄昏时,第二次来在半夜,第三次来在后半夜。收不上时就放弃不收,说道“带点老亲”,很客气地告别。平日天一黑就关门,这一天通夜开放,灯火满街。我常常跟了我们店里的收账员,向各店收账。访问各店,在我是一种趣味。他们有的请年菩萨,有的准备过新年。还有的在那里掷骰子。认识我的,还拿本店产的食物送给我吃。
我吃饱了东西回到家里,里面别是一番热闹:灶间里拥着大批人看放谷花。放的人一手把糯米谷撒进镬子里去,一手拿着一把稻草不绝地在镬子底下撩动。那些糯米谷得了热气,起初“啪,啪”地爆响,后来米脱出了谷皮,渐渐膨胀起来,终于放得像朵朵梅花一样。这些梅花在欢呼声中出了镬子,就被拿到厅上的桌子上去挑选。八仙桌中央堆了一大堆谷花,张开笑口的男女老幼你一堆,我一堆,竞相拣出纯白的谷花来,放在一只竹篮里,预备新年里泡糖茶请客人吃。我也参加,但任务不是拣而是吃。那白而肥的谷花又香又燥,比炒米松,比蛋片脆,是难得尝到的异味。
元旦的下午,大街小巷,鼓乐之声遥遥相应。现在回想,这种鼓乐最宜用为太平盛世的点缀。丝竹管弦固然幽雅,但最富有大众性的乐器,莫如打击乐器。俗语云:“锣鼓响,脚底痒。”打击乐器是对大众最有号召力的乐器。除大锣鼓外,还有小锣、班鼓、檀板、大铙钹、小铙钹等,都不能演奏旋律,只是同样节奏的反复,在轻重缓急中加以变化。像我,十来岁的孩子,略略受指导也能参加新年演奏。其音节浩荡,是华丽盛大的。在近处听时,心会忙着和它共鸣,无暇顾到他事。从远处听时,似觉远方举行着热闹的盛会,不由心生向往。试想:我们一个数百户的小镇同时响出好几处的浩荡的鼓乐来,云中的仙人听到了,也会羡慕盛世黎民的欢乐呢。
新年的晚上,我们又可从花炮享受眼福。最好看的是放万花筒。大人们一到新年,似乎袋里都是闲钱。斥两百文购大万花筒三个,摆在河岸一齐放起来。河水反照着,映成六株开满银花的火树,这般光景真像美丽的梦境。东岸上放万花筒,西岸上的少年岂肯袖手旁观呢,势必在对岸上也放起一套来。或者高高地放几十个流星到天空中,更引起远处的响应;或者放无数雪炮,隔河作战。闪光满目,欢呼之声盈耳,火药的香气弥漫在夜天的空气中。当这时候,全镇男女老幼似乎都以游戏为职业。
新年里孩子们每天总要访问爆竹店一次,而我格外热心。我曾把鞭炮拆散来,改制成无数的小万花筒,其法将底下的泥挖出,将头上的引火线拔下来插入泥孔中,倒置在水槽边上燃放起来,宛如新年夜河岸上的光景。虽然简陋,但神游其中,想象得比河岸上的光景更加壮丽。这种游戏只限于新年内,平日是不被许可的。到现在,偶尔闻到火药气时,我便立刻联想到新年及儿时的欢乐。
二十多年来,我或为负笈,或为糊口,频频离开故乡。上述种种,在这二十多年间渐渐消灭。但希望每年有个像“新年”的新年,以调剂一年来工作的辛苦。我想这像“新年”的新年一定存在着,将来总有一天会来到的。
(选自百花文艺出版社《丰子恺散文精编》,2001年版,有删节)
【1】用动宾短语依次概括文中“我”的新年趣事。
____________听鼓乐声_________
【2】根据括号里的要求回答问题。
(1)那些糯米谷得了热气,起初“啪,啪”地爆响,后来米脱出了谷皮,渐渐膨胀起来,终于放得像朵朵梅花一样。(自选一个角度赏析该句)
(2)俗语云:“锣鼓响,脚底痒。”(结合上下文,说说你对这句俗语含义的理解)
【3】综合全文来看,下面的描述与尾段作者认为“像‘新年’”的新年记忆不完全符合的一项是( )
A. 收账时双方一团和气,宛如主客,收账者不咄咄逼人,反而能与人为善。
B. 即使是乡间小镇也能有数台热闹的鼓乐表演,参与者众多,酬谢仙人赐福。。
C. 大人比平时舍得花钱,竞相用花炮欢庆新年,常常引得全镇人围观欢呼。
D. 儿童比平时自由快乐,能吃到各处美食,各处玩耍,受到大人们的优待。
【4】下面链接材料与本文的语言风格有相近之处,试结合本文举例分析。
鸭蛋络子挂了多半天,什么时候孩子一高兴,就把络子里的鸭蛋掏出来,吃了。
——汪曾祺《端午的鸭蛋》
9、作文
题目:珍惜
作文要求:
①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实情感。
②文字和标点书写要规范、整洁、美观。
③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的姓名、校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