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下)包头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作为辩手的他,在反驳对方观点时,旁征博引,强词夺理,赢得了台下的阵阵掌声。

    B.随着指挥的手落下,悠扬的乐曲突然戛然而止,而观众们仍然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中。

    C.回忆童年时光,老家门前的小河川流不息,人们在河边洗衣、洗菜。

    D.江南的暮春,草长莺飞,一年四季中最美的季节如期而至。

  • 2、填入下列语段空缺处的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汉字可以引发想象和联想。汉字以“形”表“意”,使用汉字时可以观其“形”而得其“意”,如“日”“月”等象形字。

    ①其实,有些形声字的声旁也是表意的,如“文盲”的“盲”字,声旁“亡”既表音也表意,“盲”就是“亡”了“目”。

    ②因此,汉字引发我们想象和联想的强大作用值得我们重视。

    ③我们从字形的拼组关系中便可以想象出这字的意义。

    ④并非仅仅由象形字直接演化过来的字能使人产生想象和联想。

    ⑤会意字也是如此,如“休息”的“休”字,由“人”和“木”两部分组成,就是“人靠着树歇息”。

    A. ④⑤③①② B. ②④⑤①③ C. ④⑤①②③ D. ③⑤①②④

  •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延安,曾经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是“延安精神”的发源地,也是无数人魂牵梦萦的地方。

    B.随着课程难度的加深、科目的增多,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觉得学习是件苦差事。

    C.《标准汉语》的主要读者是为英语国家的中国留学生子女及汉语爱好者编写的一套汉语学习课本。

    D.在刚结束的2019年全国“两会”上,代表们针对出行、医疗、环境等民生问题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意见。

  • 4、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经》是我国的一部唐诗总集,收录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B. 闻一多,本名闻家骅,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民主战士、诗人,代表诗集有《红烛》《春水》。

    C. 庄子,名周,春秋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

    D. “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指理想中的美好世界。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两首古代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送友人(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下列对两首古代诗歌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萋萋”和“萧萧”都和“草木”有关。“萋萋”是形容词在诗中表示“芦苇”的茂盛;“萧萧”是拟声词形容风吹草木所发出的声音,在诗中形容的是马嘶叫声。

    B.“班”是会意字,古字形像以刀分玉,意为将玉一分为二,引申为“分离”。“班马”指离群的马,诗中借马的嘶鸣不忍离别来衬托人的惜别之情。

    C.“白露为霜”到“白露为晞”再到“白露未已”的变化暗示时光的流逝和追求者的深情执着。

    D.两首诗都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离别的气氛。《蒹葭》借助芦苇、霜露、秋水等景物渲染出萧索凄迷的氛围;《送友人》借落日依恋大地表现与友人的难舍难分。

    【2】“浮云”是古诗词中重要的文化意象,比如(示例)“浮云游子意”中“浮云”中“浮” 有飘浮、飘动之意,这里象征游子行踪不定。“浮云”还有哪些文化意象呢?请选择“链接材料”中一句古诗词仿照示例的格式进行探究。

    【链接材料】

    ①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②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③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④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文中突出桃花源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突出桃花源中人生活幸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名著阅读。

    ⑴傅雷夫妇作为中国父母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 ——著名钢琴大师; ——英语特级教师。

    ⑵我们对父母的养育之恩,当感恩图报;同时也希望父母对我们的教育能讲究方式方法。请你把《傅雷家书》向父母推荐,并说明推荐理由。(不超过60字)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   母亲的法眼

    ①母亲节的时候,我买了一大捧康乃馨回家看母亲。父亲说,你妈又看不见,买这么多花干嘛?多浪费!我说我妈喜欢了一辈子花儿,她闻得到,就值得。

    ②母亲在院子里“练功”,一招一式,认真严谨,风中凌乱的白发,像秋风里的枯草,肆意招摇。那是父亲从电视里学会的一套保健方法,据说可以降糖降压,转而就教给了母亲。母亲很听话地每天都练,风雨不误,不敢有半点马虎,仿佛肩负着某种神秘的使命。

    ③我把花儿凑到母亲的鼻子下,母亲说香,真香。

    ④眼睛看不见已经快8年了,想起来满心愧疚,母亲一辈子没出过远门,就连在辽宁的亲姐姐,她也是好几十年没见过面。有一次终于下了狠心攒了些钱,想和父亲去辽宁看看,结果赶上我生病住院,母亲的路费又变成了我的住院费。等我们物质条件好一些了,母亲偏偏又失明了。

    ⑤每当我游历着祖国的大好河山,总忍不住在心底生出一丝悲凉,若母亲还看得见,带她来,该有多好。和母亲说起这些遗憾,她也只是笑笑说:“要是我眼睛还看得见,就能帮你们带着孩子,你们爱上哪儿玩儿就上哪儿玩儿去。”这就是母亲的遗憾,如此境地,想着的还是如何照顾我们。

    ⑥这一生,吃穿住行,无时无刻不是被母亲照顾着。尤其是吃,厨房是母亲一个人的舞台。她做的饼是一绝,吃起来妙不可言,回味无穷,以至于有一次我忍不住和母亲说,真想吃您做的葱花饼啊!

    ⑦午睡的梦里都是葱花饼的味道,醒来的时候还砸吧砸吧嘴,意犹未尽。起床后看到饭桌上竟然真的有一盘热气腾腾的葱花饼,这不是梦,真的是它的香味飘进了我的睡眠里。那是失明的母亲为我做的,我仿佛看到了她瘦弱的身子在黑暗中摸索着,抖开面袋子,舀面、加水、和面,又是怎样指挥着父亲生火、抹油、撒葱花,就为了自己儿子一个贪吃的念想,她在黑暗里折腾了两个多小时,靠想象还原着自己的手艺。

    ⑧母亲在黑暗的世界里,一心向阳;

    ⑨年轻的时候不学无术,在网吧被抓了现行。也不知道是谁通风报信,她总是会准确无误地逮个正着,我这只可怜的小耗子,总是逃不出她这只老猫的魔爪。偶尔想撒个谎出去撒个野,母亲眼睛毒辣,似乎总能读懂你的那点小心思,只要你和她的眼睛对视,就什么都别想瞒过她。我受到的一点儿伤害和委屈,在她眼里,就像衣服上掉落了扣子,或者破了一个洞,她总是无声地为我缝补,再悄然用她的爱,熨平。

    ⑩母亲的眼睛,从多年前的视线模糊到隐约可辨,终日挣扎在暗淡的光线里,直到有一天,终于连一丝一毫的事物都无法再看见。

    (11)那一刻,母亲的眼睛,死了。即便如此,我依然无法在她那里讨得半点“便宜”。很轻微的一声叹息,刻意隐忍的一个喷嚏,都会引起她的不安,她就会不停地叮嘱我吃药,喝姜汤,她把衰竭的视力转化为敏锐的听觉,依然对我“严加防范”。母爱的法眼恢恢,容不得我有半点差池。

    (12)高仓健在一篇文章里回忆母亲时,说妈妈一部不落地看了他所有的电影,却从未赞不绝口。只会说一些类似于“你在雪地里翻滚,真是让我心疼”之类的话,妈妈看到他手拿大刀背上刺青的武侠片海报时,会说:“这孩子,脚上又生冻疮了。”高仓健深情地说,这个世界上只有母亲一个人,注意到了他脚后跟上贴的那块小小的肉色创可贴。这就是母亲毒辣的眼睛,细致入微的爱。

    (13)“老妈啊,你这是想练成武林高手啊!”我和母亲说。母亲笑了,却并不受到影响,仍旧一丝不苟地做着每一个动作。她的认真劲儿看着很好笑,而我却眼含泪水。母亲这么拼命地“练功”,的确是肩负着一种使命,那就是让自己健健康康,不给她的孩子再添半点儿乱。

    (14)母亲的眼睛死了,可是母亲的爱,永远活着。她小心翼翼地呵护着她的孩子,哪怕我已人到中年,哪怕她已白发苍苍,我依然还是她不放心的孩子。我是她寄存在人间的、用她全部光阴兑换来的、舍不得花的一张支票。

    (文/朱成玉,有删改)

    1“母亲的法眼”都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说出两个方面。

    2第⑦段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3结合语境,仿照第⑧段前边的句式,补写后面的句子。

    4第(12)段写高仓健的故事,有什么用意?

    5结尾“我是她寄存在人间的、用她全部光阴兑换来的、舍不得花的一张支票”用“她寄存在人间的、用她全部光阴兑换来的、舍不得花的”来修饰“支票”,你觉得啰嗦吗?为什么?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   《现代汉语词典》中“英雄”的解释如下:不怕困难,不顾自己,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斗争,令人钦佩的人。中国是英雄的国度,武汉是英雄的城市,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请以“英雄”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

    (1)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诗歌、戏剧除外),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内容具体,语句流畅,结构完整。

    (2)书写工整、美观,600字左右。

    (3)文章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