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语句表达不得体的一项是( )
A.请关注孩子,不要再关住孩子了。
B.这点儿病不算什么,死不了的,安心养病吧。
C.小明,请稍等,我做完这道题就和你去跑步。
D.为了保证会议顺利进行,请将您的手机静音。
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有许多名家常被人并称。例:“李杜”即李白与杜甫,“韩柳”即韩愈与柳宗元,柳宗元,是我国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辛”即苏轼与辛弃疾。
B.“记”是古代一种叙事的文体。如东晋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和清朝人魏学洢的《核舟记》。前者记叙了渔人游桃花源,后者记叙了王叔远送给作者的一只核舟。
C.杜甫是唐代的大诗人,他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变化过程,号称“诗史”。
D.《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由西汉戴圣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
3、下面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驰骋 仿徨 罗汉豆 不修边幅 销声匿迹
B.浮燥 腐蚀 草坝子 自园其说 天衣无缝
C.喧腾 告诫 岳阳城 袖手旁观 阳奉阴违
D.怠慢 脑畔 马前足 风云变幻 海枯石滥
4、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傅雷家书》中傅雷以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对儿子在做人和生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引导,表现出他对儿子的舔犊之情。
B.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主人公奥斯特洛夫斯基充满了革命的理想主义色彩和英雄主义的格调。
C.《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美国的埃德加·斯诺。
D.法布尔的《昆虫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除了真实地记录昆虫的生活,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
5、诗词鉴赏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请你概括上面这首小词的主要内容,并结合上、下片内容对写作手法及作者所表现出的情感进行简要分析。
6、默写。
(1)微君之故,____?
(2)___ ,悠悠我心。
(3)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达四海之内皆兄弟,即使在天边也感觉像邻居一样的诗句是:____,_____。
(4)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用“____,____”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景象。
(5)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委婉表达诗人希望出仕,却无人引荐的诗句是:____,_____。
7、名著阅读
我在第八封信中还对你预告,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是会有的。我是过来人,决不至于大惊小怪。你也不必为此担心,更不必硬压在肚里不告诉我们。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地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
(1)上面文段是傅雷写给儿子 的一封家书中的一部分,选自《 》。
(2)傅雷给儿子写这封信的目的是什么?他希望儿子成为怎样的人?
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楚图南故居
①楚图南老先生祖籍文山,是20世纪最负盛望的云南名士之一,为追求中华民族解放和中国繁荣富强而奋斗一生。他1899年生于文山城,14岁离开故土投身革命。先后担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文教部长;第一届至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二届至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1986年补选为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94年于北京逝世,享年95岁。
②1998年,楚图南故居被云南省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故居建于清道光年间,位于文山城原上条街;占地面积约48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50平方米;坐北朝南,为两进式土木结构四合院。第一进为平瓦房,第二进为四合院。穿过平瓦房,来到院心,院心用不规则石块铺设,靠右有一口水井。由院中的五级石台阶便可进入正房,正房有三间,均为一楼一底,楼板和前檐墙用木板构建。左右两间厢房为木阁楼,都带有装饰性的斗拱。
③前几年,因城市建设的需要,相关部门对故居房屋原构件进行编号封存,再由施工部门在原址复制。因为初衷就是“原样复制”,所以故居的内蕴元素依旧弥漫在新址里。
④如今,这一幢青瓦白墙的小小四合院,就像一幅淡雅的水墨画镶嵌在文山城最繁华的光大商业区,更显出其特有的古朴和雅致。院中除构建整幢宅院的一柱一石、一木一板、土坯瓦片、门窗小楼梯外,还有老式供桌、八仙桌、春凳靠椅以及碾面的磨、烧饭的炉灶等家什。另外,还陈列着楚图南生前的图书50余册、衣物13件及信函、照片、生活用具等近百件遗物。
⑤院内的环境与物件的陈设还蕴含两个方面的特质:首先是清中期民居建筑风貌。小四合院采用最典型的中国式“内四界建筑结构”,此结构由大梁、桁木、柱子、椽子四个构件组成。观其屋顶、台基、斗拱以及墙壁纹饰就明白:这是一幢以居住为主并具有一定建筑艺术技巧的民居。其次是独特的边陲桥城人文气息,因为在那时盘龙河水源生态极为丰富,城内不少人家沿着柳树成荫的盘龙河堤因地制宜,构建颇具水乡韵味的“吊脚楼”。人们因生活之需而搭桥过往,造就了“三步两座桥”的独特韵味,楚图南故居便坐落在桥畔。
⑥就是这幢小小的四合院,孕育、衍生了楚图南老先生及其95年之粲然历程。
(摘自《文山日报文化周刊》2017年第634期 有删改)
【1】文章开篇为什么要介绍楚图南的生平?
【2】第②段中加点的“约”字能否删去?为什么?
【3】第④段中的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楚图南故居的环境与陈设具有哪两方面的特质?
9、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曾这样总结现代人不健康的工作方式:把思考交给了电脑,把联系交给了手机,把行走交给了汽车,把健康交给了药丸……诚然,人们在过分追求便捷、享受便利时,无形中丢失了原来应该拥有甚至必须终生坚守的东西。作为中学生,也应该很好地自我反省: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是否曾丢失过什么?例如生活中的爱心、孝心、同情心、责任心,再如成长过程中必须具备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等等。
读了上面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戏剧、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③不少于6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