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归省(xǐng) 苍劲(jìn) 白羊肚(dǔ) 戛然而止((jiá)
B.斡旋(wò) 缄默(jiān) 马前卒(zú) 怒不可遏(è)
C.骠骑(piào) 卑鄙(bì) 掸灰尘(dǎn) 强词夺理(qiáng)
D.拙劣(zhuō) 彷徨(páng) 顷刻间(qīng) 纷至沓来(tà)
2、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北冥有鱼
B. 其翼若垂天之云
C. 子固非鱼也
D. 我知之濠上也
3、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卑劣(lǖè) 彷(páng)徨 流逝(shì) 挑拨离间(jiān)
B.绚(xuàn)丽 堕(zhuì)落 枷(jiā)锁 强(qiáng)词夺理
C.霎(shà)时 懈(xiè)怠 穹(qióng)顶 怒不可遏(è)
D.妩(wǔ)媚 眺(tiáo)望 晦(huǐ)暗 接踵(zhǒng)而至
4、下面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浮躁 阳奉阴违 行将就木 挑拨离间
B.嘹望 相辅相成 名副其实 不修边幅
C.缭绕 前呼后拥 强词夺理 瞬息万变
D.狡辨 漫不经心 轻歌慢舞 振耳欲聋
5、阅读陆游的《小园四首》(其一),回答小题。
小园烟草接邻家,桑柘阴阴一径斜。
卧读陶诗未终卷,又乘微雨去锄瓜。
(1)下列诗句与《小园四首》(其一)这首诗抒发的情感相似的一项是
A.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B.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C.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冲炭直。
D.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2)赏析“卧读陶诗未终卷,又乘微雨去锄瓜” 中“卧”“锄”两字的精妙。
6、补充句子
(1)翩翩两骑来是谁?________。
(2)夜来城外一尺雪,________。
(3)半匹红纱一丈绫,________。
(4)________,秋天漠漠向昏黑。
(5)自经丧乱少睡眠,________!
(6)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达诗人推己及人、关心民生疾苦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7)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词约意丰,概括诗人长期以来贫困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杜甫舍己为人的献身精神、博大的胸襟、至死不悔的决心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
(9)《卖炭翁》中饱含怜惜之情,体悟卖炭老人之忧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10)《卖炭翁》中描写卖炭翁肖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7、“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是许身报国的英雄气,“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是自我牺牲的英雄气,“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是蔑视困难的英雄气。请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他的经历谈谈你对英雄气的理解。
贝多芬 米开朗琪罗 托尔斯泰 保尔▪柯察金。
8、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打游戏月入3万”的少年该力挺吗
李记 罗建华
(议题简述)
据媒体报道,江西南昌12岁男孩小新,因为擅长打某款游戏获得游戏直播平台的青睐,月收入高达3万元人民币。对于一些人的质疑,小新的母亲王女士说,时代已经不同了,对孩子横加批评是不公平的。小小少年郎靠打游戏挣钱是不务正业吗?
(比较阅读)
(甲)如果孩子整天打游戏,恐怕很多家长会认为,这样的孩子不务正业,需要好好管教了。但是,小新打游戏却得到了母亲的力挺。小新的母亲王女士一句“时代已经不同了”,听起来似乎有些道理。同时,她还拿出自己的孩子“真的很有天分”,以及不影响学业、孩子很阳光等理由,证明自己支持孩子打游戏的合理性。
但从媒体报道中可知,小新每天下午四五点到晚上十点这段时间,基本都会进行游戏直播。当别的孩子都在利用这段时间学习或发展特长的时候,小新每天却要拿出6到7个小时工作——进行游戏直播。如果非要说这样做不影响他的学习,不影响他游戏之外别的兴趣、特长的培养,恐怕难以让人信服。
但是作为孩子的家长,恐怕还要想清楚两个问题。其一,如果小新打游戏没有每月高达3万元人民币的收入,家长还会这样心安理得、理直气壮地支持孩子吗?其二,当下游戏直播平台之所以青睐小新,看中的一个重要“卖点”,是孩子小小年纪就游戏“功夫”了得。但是,随着小新一年年长大,以及其他类似年纪的游戏玩家陆续加入,小新的这一重要“卖点”会逐渐丧失。
如果随着年纪渐长,小新的游戏“天分”未能实现良好延续,长大后不再有超出常人的表现,单纯靠打游戏不足以维持生活,到时该怎么办?如果小新成年后缺乏别的谋生技能,作为家长又该如何规划儿子彼时的生活和工作?
尤其需要指出的问题是,对于广大家长和学生来说,一些具有出众天赋的“别人家的孩子”,他们的特殊成长方式,对普通孩子来说不具示范意义。对于未成年人尤其是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来说,还是应该把完成学业放在第一位。即便孩子有某些特殊技能,家长也不应该过于功利地“开发”,只注重现实利益而忽略孩子的知识学习和健康成长。
(乙)少年凭借游戏专长而赢来不菲收入,之所以会引来不少人关注,是因为孩子的专长强项不是文化知识上的特长,而是带有玩乐性质的游戏特长。这在常人看来与成长成才格格不入,产生的更多是反作用。
其实,无论做任何事情,本身并不存在能否成长成才的问题,贵在能否精通它、擅长它。很显然,少年既然能够在游戏方面展现出独特的专长,说明孩子在这一领域存在天赋和潜能,理当因势利导、合理挖掘利用,给孩子提供有利于特长发展的机会和环境。不能因为游戏客观存在着影响孩子成长成才的不利一面,就戴着有色眼镜一概排斥和否定游戏的正面功能价值,无视促进孩子成长发展的有利一面。
诚然,来自于社会上的这些批评之声是出于对孩子成长成才的关切,完全是一片好心。对于孩子的父母来说,应当理智看待,既要认识到孩子在游戏方面独有的特长,也要认识到孩子身处学习求知重要阶段,文化知识的学习不可或缺,绝不能因为孩子拥有游戏特长就无视甚至放弃文化学习。
由于孩子尚小,对事物的认识还难以做到科学理性,这就要求父母作为孩子的监护人,要尽到引导的责任和义务,护佑好孩子的健康成长,当好孩子的成长导师。一方面,要注意合理把握孩子接触游戏的度,不能让游戏成为孩子生活的主宰,避免因沉湎其中而荒废正常学业。另一方面,要平衡处理好游戏与学业的关系,紧紧把握孩子仍处于学习求知、身心成长重要阶段这一客观现实,充分认识文化知识对于其他专长的基础性支撑作用,防止重游戏、轻学业的片面倾向。唯此,才能实现游戏与学业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如若只是痴迷和专注游戏,而忽略和荒废学业,将是孩子日后全面成长的严重障碍。
(有删改)
【1】请为两篇短文分别拟一个能体现文章主要观点的题目。
【2】下列对两篇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文推断小新单纯靠打游戏不足以维持今后的生活,作为家长应规划好子女的生活和工作。
B. (乙)文认为带有玩乐性质的游戏特长,对促进孩子成长发展是有利的,应该积极鼓励。
C. (甲)文认为小新打游戏月入3万,虽然不一定影响他别的兴趣、特长的培养,但少年靠打游戏挣钱过一生可能性不大。
D. (甲)(乙)两文的内容异中有同,都谈到了家长如何处理孩子打游戏与学习文化知识的关系以及有关孩子健康成长的话题。
【3】以下是两位初中生读了“小新打游戏月入3万”这则报道后的部分对话,你更认同谁的观点?请阐述理由。(100字以内)
生1:看来,玩游戏并非不务正业,也能“成长”啊。
生2:一般人怎么可能?这只是个例啊,还是老老实实学好文化吧!
9、文题(1)题目: 将往事珍藏
作文要求:⑴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
⑵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⑶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
⑷不少于6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