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随着《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综艺节目的热播,中华大地上 一波传统文化浪潮。优质的文化节目在略显 的时代,宛如一股清流 心灵,重新唤起国人的诗心和对文学的温情记忆,以 般的力量传递了一种文化上的自信。
A. 掀动 急躁 浸透 春风化雨
B. 掀起 浮躁 浸润 春风化雨
C. 掀动 浮躁 浸润 和风细雨
D. 掀起 急躁 浸透 和风细雨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稻浪的翻滚,谷粒的沉实,稻香的弥曼,色彩的金黄,都是她特别留心的细节。
B.“求实存真”四个大字也同时镌刻在了董保存的心上。他醒悟到,长征中的真实细节,还有许多未被挖掘出来。
C.创造与毁灭、新生与死亡,一条浩荡大河,将这个单纯的哲学命题演译了千年。
D.水面倒映着的,是一张枯槁的面孔,额骨高凸,皮肤松驰,眼眶深陷,眼里没有一丝光彩,只有呆滞、笨拙和麻木。
3、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陋室铭》的文体是“铭”,铭是古代刻在器皿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就成了一种文体,多用韵。
B.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创作于中秋佳节,词中的“婵娟”指月亮。
C.《马说》的作者韩愈,字退之,宋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D.《海底两万里》中的阿龙纳斯是法国生物学家,诺第留斯号潜艇的主人是尼摩船长。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有些同学对他这次开始取得的成绩表示怀疑,他却忍辱负重,依然刻苦学习。
B. 辩论会上,双方队员激昂慷慨,抑扬顿挫,各述理由,赢得观众阵阵掌声。
C. 每年一到花季,阳明山上都可看到络绎不绝的游客。
D. 隔壁老奶奶担心在外地打工的儿子,总是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蒹葭》选自其中的《秦风》。
B.“比兴”手法是《诗经》中诗歌常用的手法,《关雎》中就有大量的“比兴”。
C.《关雎》与《蒹葭》都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方法。
D.《蒹葭》这首诗描写了“伊人”生活的环境和主人公在不同时间不懈地寻找“伊人”的过程,因此,从诗的内容看,它应是一首叙事诗。
【2】诗人为什么要极力地渲染道路的艰难阻塞,诗歌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6、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蒹葭采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蒹葭》)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③结庐在人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⑥小桥流水人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⑦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描写农家社日将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⑧杜甫在《春望》中用“___________”一句写出了将士因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引人共鸣。
7、名著阅读。
(1)根据你对《傅雷家书》的阅读体验,以下哪句话更像是傅雷对傅聪说的话,请简要说明理由。
A.现实却给你证明,我是对的。
B.现实却给你证明我并没大错。
(2)以下哪本书对你处理好和父母的关系有启发?请你结合书中的例子,具体谈谈你所受到的启发。
A.《傅雷家书》 B.《朝花夕拾》
C.《童年》 D.《繁星》
8、恐龙无处不在
阿西莫夫
①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②例如,在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宣布在詹姆斯罗斯岛发现了一些化石骨骼。该岛是稍微离开南极海岸的一小片冰冻陆地,非常靠近南美的南端。这些骨头毫无疑问属于鸟臀目恐龙。
③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这些古老的爬行动物在南极的出现,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
④如果把这个发现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这比仅考虑恐龙来说要重要得多。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恐龙实际上并不适应寒冷的气候,但1986年在南极确实发现了这种古老的两栖动物的化石。
⑤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
⑥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
……
⑦南极也有自己的恐龙、两栖动物和其他在恐龙时代繁盛的植物和动物。然而,这些生物的命运比其他同类要悲惨得多,因为板块把它们向南携带到了极地。大约经历了一亿年,气候逐渐变冷,植物慢慢越来越稀少,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大量减少。气候变得越来越寒冷,夏天短而且冷,最后成为冰天雪地。
⑧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所有冰的十分之九都在南极冰盖。那里的冰有数英里厚,覆盖着丰富的化石。如果南极的冰雪层再薄一些的话,我们就可以找到它们。
⑨因此,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1】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作者谈恐龙的灭绝,谈到恐龙化石无处不在,是为了证明另一项科学理论——“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
B.作者认为: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可能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C.如果南极的冰雪层再薄一些的话,我们就可以找到覆盖在冰盖下丰富的化石。
D.“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选文涉及的是地质学和生物学。
【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恐龙无处不在”这个题目用双重否定的形式,强调了恐龙哪里都有的事实,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第⑦段中加点的“大约”一词不能删去,因为没有确切的历史记载,用“大约”表示时间并不十分精确。
C.第⑥段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了“板块构造”理论解开了很多不解之谜。
D.第⑤段用自问自答的形式引出大陆漂移假说,起到领起下文的作用。
【3】“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漂移”和“迁移”能否互换?
9、作文
爱,是世间最美好的字眼。有时,我(们)一直在被身边的人爱着而没有发现;有时,我(们)也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爱。无论外面的世界如何变化,有些爱藏在青春的记忆里,从没改变。
请根据你对上述文字的理解,结合你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以“爱,从没改变”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 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