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苍劲(jìn) 缅怀(miǎn) 堕落(duò) 挑拨离间(jiān)
B.彷徨(páng) 蛮横(hèng) 襁褓(qiáng) 强词夺理(qiǎng)
C.笨拙(zhuō) 矗立(zhù) 漩涡(xuán) 伯乐相马(xiàng)
D.迂回(yū) 棱角(1éng) 翌日(yì) 纷至沓来(tà)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自从父母离婚以后,他每次回到家,总有一种茫然若失的感觉。
B. 他耗尽了一生的精力,终于完成了这部鸿篇巨制。
C. 这么好的天气去郊游,同学们可以在大自然中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
D. 小张在教室里文质彬彬,但一到了球场上,立刻就成了一员猛将。
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赋、比、兴“是《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兴“就是起兴,指先言他物以触发联想,诱发文思。
B.《社戏》选自《彷徨》,小说讲述了主人翁“迅哥儿”和一群小伙伴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难忘的经历。
C.《最后一次讲演》是一篇即兴演讲稿,是闻一多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发表的一次演讲。
D.《小石潭记》作者柳宗元,是我国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4、下列句子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囿于语言的隔亥,洋人只能欣赏器乐。
B. 把当时走街串巷的小贩用以招来顾客而做出的种种音响形容成街头管弦乐队。
C. 这种鸟大白天照例十分沉默,可是每在晨光熹薇中,却欢喜坐在人家屋脊上。
D. 用筷子点一下酒,舔一舔,才过瘾。
5、阅读,完成各题。
端居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1】诗歌一、二句中,“________”一词写出了诗人在远方来信和回到家乡这两份希望落空时怅然若失的情态。
【2】这首诗中的三四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6、古诗文名句填空。
(1)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3)____________________,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4)入则无法家拂士,___________________,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三峡》中“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将自然景物和人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侧面表现了三峡渔民船夫的悲惨生活。
7、依据下面提供的相关信息,完成后面的问题。
保尔给这些新来的人派了活。有一个高个子男人,穿着皮领子的铁感制服大表,戴着羔皮帽。正跟旁边的一个青年妇女说话。那青年妇女戴着一顶海狗皮帽,顶上还有个绒球。
(1)这段文字出自苏联作家 的小说 。
(2)选段中的青年妇女是谁?
8、阅读《自动驾驶塑造未来》,回答小题。
自动驾驶塑造未来
①1939,通用汽车公司在纽约世博会上展出了世界上第一辆自动驾驶概念车——Futuramao。此后,科技发达国家都开展了关于自动驾驶技术的初步探索和基础研究。作为人工智能最具商业价值的领域之一,自动驾驶产业广受热捧,发展迅速。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预测,到2040年全球75%的新款汽车都将会是自动驾驶。自动驾驶在推动人类交通革命的同时,也必将塑造城市的未来。
②目前,世界各国正在积极开展自动驾驶技术的基础研究,抢占人工智能的竞争高地。2016 年,日本发布《自动驾驶普及路线图》,允许自动驾驶汽车2020年在高速公路上通行。2017年,德国通过了针对自动驾驶汽车的法案,并于同年提出了自动驾驶指导原则。我国在2017年发布实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和《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当前,我国在自动驾驶道路测试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17年12月,深圳首次在开放道路上进行了无人驾驶公交的试运行测试,此后,上海、北京、重庆相继为自动驾驶测试车辆颁发了测试牌照。根据麦肯锡的研究,中国未来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市场。
③然而,目前国际上尚无统一的自动驾驶等级划分标准。我国正在积极制定自动驾駛等级划分标准。美国曾将自动驾驶技术分为5个等级。国际汽车工程师学会按照智能化程度将自动驾驶汽车划分为“完全人类驾驶、辅助驾驶、部分自动驾驶、有条件自动驾驶、高度自动驾驶、完全自动驾驶”6个标准等级。据此标准,当前配备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几乎都在4级标准以下,且处于基本测试阶段。2017年,加利福尼亚常规公路测试公里数最高的自动驾驶汽车厂商,测试里程总数不超过40万公里,技术人员无干预的行驶里程也低于6000公里。此外,路测也仅限于乘用车场景,并没有实现多个行业都已经出现的应用场景的全覆盖,距离真正意义上“完全自动驾驶”的目标还有相当长的距离。
④作为交通领城的又一次重大革命,自动驾驶将面临一系列复杂的问题。一是自动驾驶的安全性问题。2018年3月,接连发生的两起自动驾驶汽车交通事故,敲响了自动驾驶的安全警钟。同时,自动驾驶汽车通过网络与外界实现大规模数据交互,一旦受到网络黑客攻击很可能失去车辆控制权。二是自动驾驶汽车的事故责任主体问题。可以预见,与传统的以司机为中心的责任认定相比,自动驾驶所引发的事故责任主体将会发生改变。随着汽车的控制权被逐渐交给计算机系统,汽车制造商相关产品供应商或者是乘用人,都有可能成为责任主体。三是自动驾驶引发的社会伦理问题。例如,在将要发生事故时,是拯教车上的乘客还是挽救路人?一旦自动驾驶汽车上路,必然面临上述这类伦理性难题,这些技术伦理价值导向一经确立,将成为自动化规则被大规模植入到自动驾驶程序,对人类社会产生重大影响。
【1】以下对文章主要内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围绕“自动驾驶塑造未来”,从自动驾驶技术的基础研究、等级划分的国际标准、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三个方面进行了说明。
B.本文围绕“自动驾驶技术的基础研究”,从自动驾驶技术等级划分的国际标准、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两个方面进行了说明。
C.本文围绕“自动驾驶面临的问题”,从自动驾驶技术的基础研究、等级划分的国际标准两个方面进行了说明。
D.本文围绕“自动驾驶塑造未来”,从各国抢占人工智能的竞争高地、目前已有的6个标准等级、自动驾驶的安全性问题三个方面进行了说明。
【2】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第①段列举通用汽车公司在纽约世博会展出世界上第一辆自动驾驶概念车的事例,引出了本文的说明对象。
B.第①②两段中,加点词语“之一”和“相继”分别从范围和时间两个方面进行界定和说明,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C.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举例子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当前的自动驾驶汽车路测没有实现应用场景的全覆盖。
D.可以预见,自动驾驶发展所引发的事故责任主体的改变,将给汽车保险行业的保险业务带来重大变化。
【3】对文章第④段运用的说明顺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过去到现在的时间顺序。 B.从内到外的空间顺序。
C.从主要到次要的逻辑顺序。 D.由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
9、根据要求作文。
阳光下,禾苗拔节了,山花灿烂了,枫叶燃烧了,冬雪也微笑了,而你,怎样了呢?
请以“阳光下,我 ”为题,叙写自己真实的生活故事。
要求:(1)在横线上把题目补充完整,并把题目誊抄到答题卡指定位置。
(2)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少于600字。
(3)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