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儒家提倡“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谓心不争也;不同,谓立志各异也。
B.“黄发垂髫”中,“黄发”指老人;“崔氏二小生”中,“小生”指年轻人;“儿女共沾巾”中,“儿女”指儿子和女儿。
C.《五柳先生传》、《岳阳楼记》、《马说》、《与朱元思书》、《送东阳马生序》中的“传”“记”“说”“书”“序”都是古代的文体。
D.《小石潭记》作者柳宗元,“唐宋八大家”之一。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拾级(shí) 棱角(líng) 连翘(qiáo) 旷野(kuàng)
B.蠕动(rú) 驰骋(chéng) 缄默(xián) 拙劣(zhuō)
C.妩媚(wǔ) 蓦然(mò) 斡旋(wò) 狩猎(shòu)
D.追溯(shù) 载途(zài) 苍劲(jìng) 幽悄(qiāo)
3、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项是( )
阅读的功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我更想强调的是“无用”的阅读,正如文化给人的力量一样,“无用”的阅读给人更多的是缓慢、绵密、恒久的渗透。
它的“无用”本身便是更大的作用。这何尝不是一种更高的阅读境界呢?
①这样的阅读不是生存甚至生计所必需的 ②虽然它是“无用”的,然而切都有痕迹
③它内在的文化含量并没有因表面的“无用”而打折扣
④我们沉重的肉身会因某些时刻“无用”的阅读而获得心灵的轻盈和洁净
⑤但它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人的存在,看到了生活的美好、温暖以及自身的价值
A. ①⑤③②④ B. ①③⑤②④ C. ②①④③⑤ D. ②④①⑤③
4、下列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
B. 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
C. 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的叶子向外张望,报告着成熟的喜讯。
D. 这景色不见得很美,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
5、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
A. 首联写出了洞庭湖汪洋浩瀚、与天相接、气势雄浑的景象。
B. 颔联中的一“蒸”一“撼”,表现了湖的广阔、澎湃。
C. 颈联“欲济无舟楫”一语双关切入主题,婉转含蓄地表达自己从政心愿,希望得到举荐。
D. 尾联中的“徒”,突出作者对垂钓者的极为羡慕,委婉地表达自己的归隐之意。
【2】下列对诗歌赏析不准确的一项
A.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是写景佳句,以动写静,视听结合,写出了洞庭湖的浩荡。
B. 诗中巧用“临渊而羡鱼,不若归家织网”(《淮南子·说林训》)的典故,表现出诗人渴望得到引荐的心情。
C. 这首投赠诗运用比兴手法,托物言志,自然和谐。既包蕴着丰富的自然美,又体现了诗人的逸士风神。
D. 全诗写得气势雄伟,委婉含蓄,不落俗套。
6、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多少仁人志士追寻着一个个属于自己的“中国梦”:①古代先贤的中国梦是“选贤与能,________”的豪迈之情;②陶渊明的中国梦是《桃花源记》中“_______,并怡然自乐”的和谐之景;③杜甫的中国梦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济世之怀。
7、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填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塑造了___________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他当过童工,从小就在社会最底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___________的影响下逐步走上了革命道路。
8、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各题。
虽不像扑灯蛾,爱光明而至焚身,小孩子喜欢火,喜欢亮光,却仿佛是天性。放在暗屋子里就哭的宝儿,点亮了灯哭声就止住了。岁梢寒夜,玩火玩灯,除夕燃滴滴金,放焰火,是孩子群里少有例外的事。尽管大人们怕火烛的危险要说“玩火黑夜溺炕”那种迹近恐吓的话,但偷偷还要在神龛里点起烛来。
连活活的太阳算着,一切亮光之中,我爱皎洁的月华,如沸的繁星,同一支夜晚来挑着照路的灯笼。提起灯笼,就会想起三家村的犬吠,村中老斗呵狗的声音;就会想起庞大的晃荡着的影子,夜行人咕咕噜噜的私语;想起祖父雪白的胡须,同洪亮大方的谈吐;坡野里想起一跳又一跳的鬼火,村边社戏台下想起闹嚷嚷的观众,花生篮,冰糖葫芦;台上的小丑花脸,跪堂谱,“司马懿探山”。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
【1】第一段叙写了小时候喜欢火、光的情景,请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2】结合选文第二段内容分析,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我”对灯笼的喜爱?
9、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作文。
(1)材料:
前行是脚步的积累,成长是不断前行的过程。前行的路上,有风景、梦想,有期盼、关爱,有欢笑、痛苦;前行离不开目标、坚持……
前行,你有过怎样的经历和体验?前行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以“前行”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②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2)材料:
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内心无法平静。想起今天发生的事情,我最大的感触是:安全意识太重要了!
事情是这样的……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请发挥想象,自拟题目,续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