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归省(xǐng) 糜(méi)子 龟(guī)裂 强(qiǎng)词夺理
B.羁绊(jī) 翩(piān)然 眺望(tiǎo) 挑拨离间(jiàn)
C.萦绕(yín) 襁褓(qiǎng) 盎(àng)然 拾(shè)级而上
D.冗(rǒng)杂 狩(shòu )猎 翌(yì)日 出类拔萃(cuì)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随即,不久)
B.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标志,标记)
C.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像狗的牙齿那样)
D.窈窕淑女,钟鼓乐之。(使……快乐)
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风、雅、颂三个部分。
B.杜牧《赤壁》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涉及的主要人物是曹操和周瑜。
C.《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反抗精神的故事是大闹天宫。
D.明代作家蒲松龄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通过刻画众多士人形象,对整个封建社会的“儒林”做出了深刻的批判。
4、下列词语的字形及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俨然(yǎn) 阡陌(qiān mò) 垂髫(tiáo) 间隔(jiàn ɡé)
B.轩敞(xuān) 箬篷(ruò) 篆章(zhuàn) 食马者(sì)
C.窈窕(yǎo tiǎo) 好逑(qiú) 参差(cēn cī) 溯迴(shù)
D.佳肴(yáo) 骈死(pián) 槽枥(lì) 俶尔(chù)
5、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杜甫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请用自己的话描述“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所展现的画面。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6、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_______________,在城阙兮。 (《诗经·郑风》)
②_______________,悄怆幽邃。 (柳宗元《小石潭记》)
③所以动心忍性,_______________。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④坐观垂钓者,_______________。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⑤最爱湖东行不足,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⑥_______________,盖大苏泛赤壁云。 (魏学洢《核舟记》)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诗经·关雎》中,男子追求女子没有成功,从而以“_______________”表达其对女子的日夜思念。
②《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王勃表达即使千山万水也不能阻隔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7、走进名著。
依据下面提供的信息,回答后面的问题
出版社的沉默逐渐成为一种威胁。失败的预感一天比一天强烈,他意识到一旦小说遭到无条件的拒绝,那也就是他的灭亡。那时,他就没法再活下去了。活下去也没有意义了。此时此刻,郊区滨海公园的一幕又浮现在眼前,他一次又一次地问自己:“为了冲破铁环,重返战斗行列,使你的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你尽了一切努力了吗?”每次的回答都是:“是的,看来是尽了一切努力了。”
(1)文段出自文学名著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国别)伟大文学家_______________,文段中的“他”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
(2)从选文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柴窑最贵,世不一见
沈屠苏
①在时下热播网剧《古董局中局》的同名小说里,提到了五件青花人物罐,分别是“鬼谷子下山”“刘备三顾茅庐”“周亚夫屯兵细柳营”“西厢记焚香拜月”“尉迟恭单骑救主”。主角许愿和反派老朝奉,以及国内外各方势力围绕这五件古董周旋,斗得那叫一个欢。但五罐最终只是掩人耳目的障眼法,拨开重重迷雾,沉睡在秘密里的是有着“熊猫瓷”之称的柴窑。
②柴窑创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初年。相传,柴窑的“柴”字源自后周世宗柴荣。以皇帝的姓冠之,意义不言而喻。在柴荣的授意下,柴窑出品的瓷器须得满足一个要件——“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仅这十四个字,就能令人产生无限的遐想。
③还有一种截然不同的说法,说“柴”字得名于泥做火烧的原料松柴。松柴燃烧时,富含的松脂会升华成一种气体,,使被烧制的瓷坯缓慢升温,均匀受热,从而提升瓷胎的品质。不管哪种说法,柴窑烧出来的瓷品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罄,光泽度宝莹射目,光可却矢,釉面滋润细媚有细纹,为诸窑之冠。
④明代的《宣德鼎彝谱》也提到六大名窑“柴、汝、官、哥、钧、定”,把柴窑列为第一,但当时柴窑的瓷器已经算国宝了。所以,陶瓷业内皆知一句话:“柴窑最贵,世不一见。”2017年11月27日,在香港举行的一场拍卖会上,一件明嘉靖时期的五彩鱼藻纹大罐以2.14亿元港币成交,青花料仿佛从瓷胎里长出来一样,据说就出自柴窑。
⑤至清代,柴窑几乎绝迹,就算有残片问世,也是天价。有个叫徐应香的人,收藏了一件柴窑小盂,色相鲜碧,质地莹薄,与“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虚文相应。另据清宫内务府收藏记录显示,乾隆写过四首关于咏柴窑瓷器的诗,是否真有实物不知道,但可见柴窑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
⑥到了民国,鉴定一件瓷器是不是柴窑,大抵是按照颜色来的。因为民国刊印的《增补古今瓷器源流考》上说柴瓷“青如天,明如镜,虽色光俱佳,而薄如纸一节已属不符”。袁世凯的管家郭葆昌曾以一处宅子、二十亩良田换了一件柴窑瓷器,还不一定是真的,所以说它是“熊猫瓷”一点也不过分。
⑦2014年,日本武雄市阳光美术馆展出过一件藏品“青百合花瓶”,疑似出自失传千年的官窑——柴窑,颜色和质地都符合历史文献中对柴窑的描述。馆长也介绍了该藏品的来源,据相关记载,大约600年前,由明代永乐皇帝赠给室町幕府时任征夷大将军的足利义满,然后被古笔家族一代代继承至今。牛津大学对这只青百合花瓶进行过年代测定,时间吻合。《古董局中局》的创作极有可能就是受到了这个启发,但它到底是不是传说中的柴窑,尚无定论。这就要怪迄今为止都没有发现柴窑的窑址,也没有一件确凿可靠的实物可以佐证,甚至连后周、两宋、元代都无关于柴窑的文字记述,直到明代才出现。
⑧因此,到了今天,“汝、官、哥、钧、定”幸运地被并称为五大名窑,而柴窑则孤独地徜徉在历史深处,成为了传说中那一只缥缈的孤鸿。
【1】细读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_。
(2)围绕说明对象,文章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的内容。
(3)找找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柴窑的珍贵?
_________________
【2】第①段能否删去?为什么?
【3】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第⑧段在文中的作用。
9、以“成长路上的陪伴”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
②文中不能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③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