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 )
A.八月/秋高/风怒号 B.老翁/逾墙走
C.满面/尘灰/烟火色 D.半匹红纱/—丈/绫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撺掇(cuàn) 凫水(fú) 家眷(juàn) 皎洁(jiǎo)
B.嘱咐(zhǔ) 糜子(méi) 脑畔(pàn) 屹立(qì)
C.羁绊(jī) 冗杂(rǒng) 亢奋(kàng) 晦暗(huì)
D.斡旋(ɡuǎn) 褪色(tuì) 争讼(sònɡ) 怅惘(wǎnɡ)
3、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项是( )
A.70年风云变幻,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忘初心,让人民过上了好日子。
B.教育家于满老师一生为基础教育做出了突出贡献,她获得“改革开放先锋”称号可谓名副其实。
C.他创作的山花剪纸作品在浑厚粗犷中融入精巧玲现,令人叹为观止。
D.本次时装周展示的新款服装款式新湖,天衣无缝。
4、关于下面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 所以我从我一生中觉得重要的抉择中,引发出一些话题跟大家来讨论。解说:句中加点的词语都是名词。
B. 一个年轻的画家拜访德国著名的画家阿道夫•门采尔,向他诉苦说,“我真不明白,为什么我画一幅画只用一会儿工夫,可卖出去却要整整一年?”“请倒过来试试吧” ,门采尔认真地说:“要是你花一年的功夫去画它,那么只用一天就准能卖掉它。”解说:该句中标点符号正确。
C. 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解说: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表现了河水奔涌而来,迅速坠落的特点。
D. 《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的比赛中,被称为“诗坛扫地僧”的“外卖小哥”雷海为受到观众的广泛关注。解说: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中国诗词大会》受到关注。”
5、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晚 秋
[宋]刘克庄
晴窗早觉爱朝曦,竹外秋声渐作威。
命仆安排新暖阁,呼童熨贴旧寒衣。
叶浮嫩绿酒初熟,橙切香黄蟹正肥。
蓉菊满园皆可羡,赏心从此莫相违。
【1】这首诗写的是晚秋初冬的景象,可以从秋声作威、____ 、_____等处看出。
【2】参照颈联“叶浮嫩绿”的注解,给“橙切香黄”写一条注解。
叶浮嫩绿:新酒的酒色像嫩绿的竹叶浮在上面那样鲜绿清亮。橙切香黄:_________
【3】这首诗透露出诗人 _____________的心情。
6、按课文内容填空,体会用词的妙处。
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________地搏击着,____________地搏击着。它________着你,________着你,________着你。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________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它使你________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________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________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
7、阅读下列名著选段,根据要求填空。
从他住进医院的那天晚上到现在,已经一年过去了,这十八个月来他的遭遇是难以用言语表达的。在医院,教授直截了当地告诉他,恢复视力已不可能。在希望渺茫的将来如果炎症能够消失,可以试试做瞳孔手术。
他躺在手术台上,死神的黑色翅膀曾经三次触及他,然而他的生命力十分顽强。他的爱人焦急不安地守候在外面,几个小时后,她看见丈夫的脸色像死人一般苍白,但仍然很有生气,而且像平常一样平静温存。
冬天过去了,窗外已春意盎然。他动完了最后一次手术,总算死里逃生,但已毫无血色,他觉得自己不能再待在医院里了。他在各种病人的痛苦和垂死者的呻吟、哀号之中生活了这么长的时间,这比忍受自身的痛苦更为艰难。医生建议他再做一次手术,他冷冷地、生硬地说:“到此为止,我可够了。我已经向科学献出了我的一部分鲜血,剩下的留给我自己做点别的事吧。”
上面文字选自《_____________》,文中的“他”是___________(人名)。
8、阅读《社戏》两个选段,回答下列小题。
甲
①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②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③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④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乙
⑤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
⑥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彩起来。
【1】给最后一句话中加点字注音:
蹿 __________ 老渔父 _________
【2】结合《社戏》全文,怎么理解甲选段中第一句话“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
【3】试分析甲选段划线词语的作用。
【4】乙选段中划线句子“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彩起来”,有什么作用?
【5】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段从视觉、嗅觉、触觉、听觉多感官角度,展示了一幅优美的江南水乡月夜图,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同时表现了“我”愉快和急迫的心情。
B.“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这个比喻句精彩传神,表现了孩子极具浪漫色彩的形象力,增强了景物描写的效果。
C.“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这种心境与上文中急切想看戏的心情有冲突,说明作者此刻心里非常矛盾。
D.平桥村离赵庄只有五里,“他们换了四回手”,但“我却以为船慢”是因为“我”看戏心情的迫切所产生的错觉。
9、题目:我和这本书的故事
要求:①符合故事的特点,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