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下)乐东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教然后知困。

    B.大道之行也

    C.讲信修睦

    D.矜寡孤独

  • 2、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立/靠   辈/伍   色/退避三舍

    B. /首   寒/没   卸/风雪

    C. 怀/腆   襁/汤   名/冕堂皇

    D. /焰   默/言   力/怒不可

  • 3、下列加点成语的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

    B.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

    C.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D.据县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几条主干道改扩建完成后,我县交通拥堵的现象就戛然而止了。

  • 4、下列各组文言语句中加点字表述有错误一项是( )

    A. ①明有巧人(奇妙)   ②八分有(零数、余数)

    B. 右臂支船(同“屈”,弯曲)   ②左手倚一木(同“横”)

    C. ①舟尾横卧一楫(省略量词)   ②又用篆章(数词后置)

    D. ①尝余核舟一(遗留)   ②船背稍(平)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古诗阅读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胃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恐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下列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人对南村群童公然抱茅逃进竹林的行为无可奈何,只好拄杖归来,独自叹息。

    B. 布衾如铁,屋漏床湿,雨脚如麻,长夜难眠,这些表现出诗人穷困痛苦的生活状况。

    C. 这是一首歌行体古诗,语言朴实准确、形象生动,并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

    D. 这首诗最后一段运用叙述抒情的表达方式,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挑兮达兮,___________。(《诗经·郑风》)

    (2)________________,胡为乎中露?(《诗经·邶风》)

    (3)求之不得,_____________ 。《诗经·关雎》

    (4)便要还家,____________ 。(陶渊明《桃花源记》)

    (5)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___________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6)美丽贤惠的姑娘是好的配偶,《关雎》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就是佐证。

    (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使友情升华到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亲爱的孩子:

    昨天整理你的信,又有些感想。

    关于莫扎特的话,例如说他天真、可爱、清新等等,似乎很多人懂得;但弹起来还是没有那天真、可爱、清新的味儿。这道理,我觉得是“理性认识”与“感情深入”的分别。感性认识固然是初步印象,是大概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深入一步,了解到本质。但是艺术的领会,还不能以此为限。必须再深入进去,把理性所认识的,用心灵去体会……

    比如你自己,过去你未尝不知道莫扎特的特色,但你对他并没发生真正的共鸣……

    这一回可不然,你的确和莫扎特起了共鸣,你的脉搏跟他的脉搏一致了……

    (1)选段出自《________》,是作者写给儿子的一封信。

    (2)在这封家信中,作者为次提到莫扎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壶口的黄河

    肖铁

    ①在中国看水,看中国的水,最好到黄河。九寨沟的水显得太清秀,俏得有些西方的味道;太湖的水又有点小,文人味太重,不像是水,倒像是供人把玩的装饰物、也许,中国的水应是黄色的,和我们中国人的皮肤一样;而黄河也只有到了这里,才成了真正的黄河!

    ②车行山谷中,远远便听见阵阵低沉的轰鸣,在左右山壁间碰撞,心也随之律动,未见其影,先闻其声,知道壶口到了。

    ③天渐渐成了黄色,水汽丰富得似乎凭空能捏出一把汗来。

    ④等真正站在她的旁边,所有人都惊呆了:地竟陷下一层,天也高了一尺,山谷形似壶嘴,水若浊酒,倾泻而下,一仰难尽的气势,充溢胸口,心跳得能蹦出来,耳朵渐渐聋了,只能看见对方开口,却听不见声音;眼也花了,弥漫着的皆是黄色的旋涡,像是从河里蒸腾地上升,又像是奋不顾身地下降。河底升起硝烟一样的股股黄雾,天宇间充涨着黄色带水的颗粒,碰撞在脸上,散发在天上、脑子里一片空白,什么也不敢想,只看着山被水层层劈开,天也被这股黄流斩断。生命,真正的生命在这里嚣张。水从天而降,拍打在谷底,响遏在云里。

    ⑤想黄河从巴颜喀拉山流下的时候,水也该是清的吧?毕竟是雪水的汇集,是上天的洗礼。下游也会清些,因为地势渐平,流速渐缓,黄沙也会慢慢沉在河底。可你看看现在的黄河,刚刚从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流过,厚重得带着大地的表皮,圣水也染上了中国的颜色,水里一定还有与大地摩擦而生的余热,当然还有陕北的信天游溶在里面,歌曲带着水旋转。黄河在这里最黄,金黄得如同太阳也落在里面。

    ⑥黄河之水天上来,如果说往前往后的黄河都是平面的话,到了壶口,黄河一下子像愤怒像高昂像要直抒胸臆地站了起来。这时的黄河,是立体的黄河了像猴子站立起来是人进化的重要标志,黄河站立起来也是一个飞跃,就像个顶天立地的人活了。活了便要说话,那浪涛卷起雷鸣般的吼声,便是她第一声啼哭,第一声就不同凡响。注视着从上而下的水,第一次看到自然里的生命在毫无羁绊的状态下的兴奋和放纵。那啪啪的水击之声便是欢笑,真正的快感,真正的淋漓尽致。看久了,心也会溶进那飞溅的黄色水流里。

    ⑦抬起头,极目四望.北方,阳光打过去,一片白色,水和天连在一起,汪洋恣肆在那里;下游,水会渐渐宽阔,毕竟快到海了,快到生命的终结抑或是升华的地方了,便也心平气和。只有在这里,给予黄河的天地竟仅仅小到一个壶口,考验也就在这里了。过去了,黄河便拐了一直角,再往后便没有什么能挡住她的了,一泻千里,奔流到海不复还.看看空中的水汽,听听大地的回音,便会知道黄河的自信和决心。跃过去,一跃就是五千年,或七十万年,或是一百七十万年,肯定还要久远。司马迁会不会从这里受到了鼓舞,而将那汉代的竹简写尽写穿?易水该是黄河的分支吧,要不荆轲怎么会有壮士一去不复还的气概和性格?

    ⑧这才是中国的河。西南就是周文王的岐山,就是周武王的丰镐,就是大秦的咸阳,就是盛唐的长安。半坡人该是在这儿舀过水吧?秦赢政该是从这里出过兵饮过马吧?有这样的水,还有什么可怕的呢?还有什么不可征服的呢?

    ⑨路德维希为尼罗河作传,也该有人为黄河作传,那应是中国人的自传!

    (有删改)

    [注]①路德维希:埃米尔·路德维希(Emil Ludwig),德国著名传记作家,著有《地中海传》《尼罗河传》等。

    【1】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A.文章开头以九寨沟水的清秀和太湖水的小气来衬托黄河的气势,来印证“在中国看水,看中国的水,只能是黄河”表现出作者对黄河的偏爱。

    B.第⑥段以拟人化的手法写黄河精神的突破与升华,塑造了一个冲决了束缚、饱绽着蓬勃生命的黄河的形象。

    C.文中三次提到“生命”,都是从自然生命的角度赞美黄河,黄河的起源、流程和入海分别代表了生命的开端、生命的绽放和生命的终结。

    D.文中两次说“中国的水应该是黄河的”“黄色在这里最黄”,意在反复强调黄河最能承载中国厚重的历史,最能体现中华民族的强大生命力。

    【2】阅读短文第④段,完成下面各题。

    (1)说说文章第④段画线句中加点词语含义及作用。

    生命,真正的生命在这里嚣张

    (2)文章第④段通过主观感受来写壶口黄河,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感受?

    【3】作者在文中为什么还要写到司马迁、荆柯、周文王、周武王、秦始皇等历史人物呢?请结合文意分析作答。

    【4】文章结尾强调“也该有人为黄河作传,那应是中国人的自传”,这句话有什么含意?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请以“你是我隐形的翅膀”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得抄袭,套作;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④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