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对偶)
B.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比喻)
C.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反问)
D.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借代)
2、下列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余光中(1928年10月21日~2017年12月14日),当代著名作家、诗人、学者、翻译家,因其诗歌多歌颂太阳和乡愁,故被称为“太阳与乡愁”的歌手。
B.记,是古代一种散文体裁,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
C.莫泊桑,法国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D.《石壕吏》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均为杜甫在安史之乱中的名作,《石壕吏》只是客观地叙述事件,并无情感的直接表露。《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则先描述个人遭遇,结尾处借助议论和抒情升华。
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今年春节,《流浪地球》火热来袭,不仅叫好却叫座,其火热背后的深层原因值得我们深思。
B.继承和发扬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C.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我们周围出现了大量的“低头族”。
D.南昌市文明办开展与策划“我爱南昌”的活动,得到许多市民的响应。
4、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面对澳大利亚记者咄咄逼人地提问,我外交部发言人耿爽从容不迫,回答有理有据,可谓是天衣无缝。
B.六月的天气经常风云变幻,一会儿晴空丽日,一会儿风雨交加,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少麻烦。
C.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一些重要场合经常把抗“疫”失利的责任摔锅中国,总是信口开河,不能自圆其说。
D.他才华横溢,知识渊博,但心高气傲,目空一切,结果没有人愿意同他打交道,他成了大海里的一叶孤舟。
5、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自河南经乱
白居易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①散作九秋②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注释)①辞根:草木离开根部。②九秋:秋天。
【1】对本首诗歌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诗主要反映了战乱年代中家人离散的痛苦现实。
B. 本诗揭露了田园荒芜,百姓挨饿受冻的社会现实。
C. 本诗嘲讽了朝廷的腐败无能,以至于社会动荡,战争频繁。
D. 本诗表达了战争中流离失所的人们的思乡之情以及作者对他们的同情。
【2】从修辞的角度,简述你对诗歌颈联的理解。
【3】本诗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都写出了战乱年代时人们的生活思想状况。请分析“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和“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分别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6、理解性默写。
(1)描写桃花林美丽景色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现桃花源中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
(3)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和平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
(4)表现人民生活恬适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描写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表明桃花源中人来桃花源原因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成语是什么?____________
7、阅读选段回答问题
枪口轻蔑地望着他的眼睛。保尔把手枪放在膝上,狠狠地骂了起来:“老弟,这是冒牌的英雄主义!干掉自己,任何一个笨蛋,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这是摆脱困境的最怯懦最容易的一种办法。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你有没有试试去战胜这种生活呢?为了挣脱这个铁环,你已经竭尽全力了吗?你是不是已经忘了,在沃伦斯基新城附近,一天发起十七次冲锋,不是终于排除万难攻克了那座城市吗?把手枪收起来吧,这件事永远也不要告诉任何人。即使生活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也要善于生活,并使生活有益而充实。”
(1)是什么让保尔产生了自杀的念头?
(2)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保尔战胜了自己,这之后他走上了怎么的人生道路?
(3)小说标题中“钢铁”有何含意?锻炼“钢铁”的条件,在文中具体表现为哪几方面?
8、你们就是角峰上飘动的白云
吴小军
①十年前,我曾在粤北山区支教。我支教的学校叫角峰小学。学校只有一座两间的老房子,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建筑。从角峰最高峰往下看,它像是一条弯弯曲曲的线上绑着的一个灰色小盒子。弯的是山路,灰的是教室。稻子渐渐黄了的季节,这个小盒子就成了一阶一阶梯田上黄金拥簇着的幸福魔盒,孩子们笑声里的快乐总是不断地从盒子里溢出来,溢满角峰村的每一个角落。
②孩子们的快乐感染着我。每天我都要哼着歌儿从借住的村主任家出发,走过一片一片金黄之间那绿色的曲折的田埂,听着啾啾虫鸣走向教室。
③角峰小学有三个低年级,共十个孩子,就一名老师在教。村子是个自然村,离行政村有五六公里山路。村里的孩子要上高年级就要到行政村小学就读。因为那里没有宿舍,大部分孩子上完三年级就不读了,要么在家干农活儿,要么随父母漂在城里。
④今天我给三年级的三个孩子上作文课,题目是《有意思的一天》。在说明写作要求之后,我给了他们十五分钟时间。时间到了,我点名让他们起来念自己的作文。
⑤最高的孩子也最瘦,一双大眼睛写满了山村孩子的羞涩与腼腆。他小声地念自己的作文:“昨天,我去放牛。牛很听话,没有乱跑。这一天真有意思啊。”
⑥我表扬了他。叫起第二个孩子。这孩子有些胖,圆圆的小脸红通通的,鼻头上还挂着细密的小汗珠。他扑闪着眼睛,大声地念道:“前天,我去放牛,牛很听话,吃得很饱,牛牛你快长大吧!”
⑦我笑了,小声说:“啊,又是放牛啊?”我知道村里的大人大都外出打工去了,这个年纪的乡村孩子,放牛就是他们最重要的事情。我点头示意第二个孩子坐下,点名让第三个孩子站起来。
⑧这是个扎着小辫子的女孩儿,个子最小,她站起来“哇”地哭了:“老师,他们把我的作文写了!”我拿过她的本子,上面歪歪扭扭却一笔一画清清楚楚地写着两行字:“今天早上,我去放牛。我把牛绳拴在荔枝树上,让牛吃草,然后我就来学校了。一路上‘刀子’像金子,我数着金子到了学校。”
⑨我好奇地问:“一路上有刀子吗?”男孩子们笑了。
⑩小女孩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此时一片汪洋。她一边抽泣一边指着窗外金黄的稻田说:“就是有稻子啊。”
⑪我笑了,开心地说:“孩子,你的作文最棒,这就是诗啊!”三个孩子睁大了眼睛看着我。我招手让孩子们跟着我走出门外,指着那棵拴着牛的荔枝树问:“孩子们,现在,你们是这棵荔枝树了,请告诉我你们会看到什么。”有的说看到牛,有的说看到山,有的说看到蓝蓝的天上白云飘。
⑫我指着高高的角峰说:“现在,你们是高高的山峰了,请告诉我你们看到了什么。”有的说看到下山的路,有的说看到远处的村子,有的说看到山下的小河水流呀流。
⑬我指着高高的山峰上飘着的白云说:“现在,你们是天上自由的白云了,请告诉我你们看到了什么。”一个孩子问:“是哪里都可以飘吗?”我认真地点点头。孩子们笑了。高个子男孩说:“我看到了县城!”胖男孩说:“我看到了大海!”我看着小女孩。小女孩哭着说:“我看到了爸爸妈妈打工的鞋厂!”
⑭三个孩子都哭了。
⑮我搂着三个孩子,眼角也湿润了:“孩子们,把你们看到的写下来吧,你们就是白云,高高的山峰顶上飘动的白云!”
⑯三个月后我离开了角峰,一别就是十几年。一直到去年秋天,我陪摄影协会的朋友拍梯田才回到了村里。老村主任好不容易才认出了我,说:“那三个孩子后来都考上了大学,是我们村最早的大学生,现在都在外面工作哩。”他看着金黄稻田拥簇中的角峰小学,又说,“那个女孩现在是一家公司的老总,前段时间带了一帮人回来考察,说要回来搞乡村旅游,要将咱们这漂亮的山峰变成金山银山哩。”
(选自《中学生阅读》2019年第6期)
【1】根据全文内容,按要求填写下表。
事件 | 来角峰村支教 | ② | ③ | 重返角峰村 |
“我”的心情 | ① | 开心 | 感动 | ④ |
【2】结合语境,品读文中画横线句子,分析其表达效果。
(1)从角峰最高峰往下看,它像是一条弯弯曲曲的线上绑着的一个灰色小盒子。
(2)这是个扎着小辫子的女孩儿,个子最小,她站起来“哇”地哭了:“老师,他们把我的作文写了!”
【3】小说最后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简要阐述其蕴含的深意。
【4】本文的题目“你们就是角峰上飘动的白云”有什么含义。
9、作文。
作为中学生,我们生活在幸福的时代,我们拥有知识,拥有青春,拥有激情。有时我们也会埋怨命运不公,感叹生活太累。其实,丰富多彩的生活值得我们珍惜的很多很多。
请以“珍惜所拥有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②不少于600字,字要写得规范工整;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作文要求:文体不限,主题明确,思想健康,书写工整,字数不少于6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