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夕阳像一个巨人,被捆缚了手脚,使出浑身解数,憋红了脸,在天边挣扎。
B.阅读课上,同学们像一只只勤奋的小蜜蜂,扑在书上,呕心沥血地吮吸着知识的营养。
C.妈妈做的红烧鱼耐人寻味,是全家人的最爱。
D.上海是个繁华的大都市,公路上经常塞满了各色的车辆,令人叹为观止。
2、下列对文学常识和文化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儒林外史》、《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两部名著中,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一群女性形象,如善于诗书、注重名节、有着反抗精神的沈琼枝,才学出众、德行温良、有着八股情节的鲁小姐,淳朴善良、乐观向上、有着特殊家庭背景的达雅,爱憎分明、热爱信仰、有着顽强革命意志的丽达。
B.“经史子集”是我国古籍按内容区分的四大部类。经,指儒家经典著作,如《礼记》;史,指各种体例的史学著作,如《史记》;子,指诸子百家的著作,如《庄子》;集,指诗、文、词、赋等著作,如《诗经》。
C.称柳宗元为“柳子厚”、陶渊明为“靖节先生”、杜甫为“杜工部”、韩愈为“韩昌黎”,分别是以字、号、官职、籍贯来称呼其人的。
D.古人对年龄有特定称谓,例如“始龀”“志学”,分别指七八岁、十五岁;“花甲之年”“古稀之年”,分别指六十岁、七十岁。
3、请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
A.“谋事要实,创业要实,这是做事的标杆”中“做事的标杆”是主谓短语。
B.“市民可以在手机上申请车牌摇号”这句话的主干是“手机申请摇号”。
C.文体多样,各具魅力。贺敬之的《回延安》是一首民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一篇序言,竺可桢的《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游记散文。
D.《壶口瀑布》描摹了壶口瀑布的雄壮气势,表达了对中华民族坚强不屈、勇往直前的精神的赞美,抒发了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礼记》,战国至秦汉间道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B.韩愈,字退之,宋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C.《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D.《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卖炭翁》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表达了诗人对统治者的愤懑和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5、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元代的________(人名),“昏鸦”的意思是__________。
【2】“小桥流水人家”是令人神往的一幅美景,它被穿插在小令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6、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1)______________,在河之洲。(《关雎》)
(2)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4)《小石潭记》中既能高度概括小石潭的气氛,又含蓄表达作者悲凉凄苦心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挑兮达兮,在城阙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子衿》)
(6)人们常用唐代诗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_______,_______”,诗句表达朋友虽然相距遥远却如在身边的感情。
7、名著阅读。
这次来信所说的痛苦,我都理会得;我很同情,我愿意尽量安慰你、鼓励你。克利斯朵夫不是经过多少回这种情形吗?他不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与结晶吗?慢慢的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
(1)文段选自名著《_________》,作者通过书信的方式给予儿子_______(填人名)悉心的关怀与指导。在这封信中,他建议儿子面对痛苦应该持有的态度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如何教育孩子,作者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在这些家书中,他首先强调的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的问题。他是如何教导儿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楚图南故居
①楚图南老先生祖籍文山,是20世纪最负盛望的云南名士之一,为追求中华民族解放和中国繁荣富强而奋斗一生。他1899年生于文山城,14岁离开故土投身革命。先后担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文教部长;第一届至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二届至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1986年补选为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94年于北京逝世,享年95岁。
②1998年,楚图南故居被云南省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故居建于清道光年间,位于文山城原上条街;占地面积约48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50平方米;坐北朝南,为两进式土木结构四合院。第一进为平瓦房,第二进为四合院。穿过平瓦房,来到院心,院心用不规则石块铺设,靠右有一口水井。由院中的五级石台阶便可进入正房,正房有三间,均为一楼一底,楼板和前檐墙用木板构建。左右两间厢房为木阁楼,都带有装饰性的斗拱。
③前几年,因城市建设的需要,相关部门对故居房屋原构件进行编号封存,再由施工部门在原址复制。因为初衷就是“原样复制”,所以故居的内蕴元素依旧弥漫在新址里。
④如今,这一幢青瓦白墙的小小四合院,就像一幅淡雅的水墨画镶嵌在文山城最繁华的光大商业区,更显出其特有的古朴和雅致。院中除构建整幢宅院的一柱一石、一木一板、土坯瓦片、门窗小楼梯外,还有老式供桌、八仙桌、春凳靠椅以及碾面的磨、烧饭的炉灶等家什。另外,还陈列着楚图南生前的图书50余册、衣物13件及信函、照片、生活用具等近百件遗物。
⑤院内的环境与物件的陈设还蕴含两个方面的特质:首先是清中期民居建筑风貌。小四合院采用最典型的中国式“内四界建筑结构”,此结构由大梁、桁木、柱子、椽子四个构件组成。观其屋顶、台基、斗拱以及墙壁纹饰就明白:这是一幢以居住为主并具有一定建筑艺术技巧的民居。其次是独特的边陲桥城人文气息,因为在那时盘龙河水源生态极为丰富,城内不少人家沿着柳树成荫的盘龙河堤因地制宜,构建颇具水乡韵味的“吊脚楼”。人们因生活之需而搭桥过往,造就了“三步两座桥”的独特韵味,楚图南故居便坐落在桥畔。
⑥就是这幢小小的四合院,孕育、衍生了楚图南老先生及其95年之粲然历程。
(摘自《文山日报文化周刊》2017年第634期 有删改)
【1】文章开篇为什么要介绍楚图南的生平?
【2】第②段中加点的“约”字能否删去?为什么?
【3】第④段中的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楚图南故居的环境与陈设具有哪两方面的特质?
9、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把一群蜜蜂和一群苍蝇同时装进一个玻璃瓶里,将瓶子横着放平,让瓶底朝着光,小蜜蜂们会一刻不停地在瓶底附近飞舞,一次次撞到瓶底,哪怕力竭而死。而苍蝇则在瓶子里乱撞,不一会儿,就能从瓶口逃之夭夭。
蜜蜂身上发生的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它被称为“路径依赖”,这一现象和物理学中讲的惯性十分类似,即一旦进入某一路径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一旦人们做了某种选择,惯性的力量会使这一选择不断自我强化,并让人很难走出去。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