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下)玉树州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文学常识中有误的一项是()

    A.杜甫的“三吏”是指《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

    B.古称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由此可知《石壕吏》中“急应河阳役”的“河阳”应在黄河之北。

    C.《石壕吏》真实地反映了唐朝安史之乱时期,战乱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以及对社会造成的极大破坏。

    D.如《石壕吏》这种用韵宽泛,句数可长可短,格律要求较宽松的诗,叫格律诗。

  •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jìn   纶(qíng   两可(1èng

    B.辈(háng   jīn   quē   然而止(jiá

    C.听(1íng   浅(   裂(guī   含英华(

    D.动(   劣(zhuō   然(yǎn   挑拨间(jiàn

  • 3、下面对《石壕吏》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A.杜甫,浪漫主义诗人,《石壕吏》是作者在“安史之乱”中的名作。

    B.《石壕吏》表现了诗人对战争的有力控诉和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

    C.《石壕吏》只是“客观”叙述,并没有作者情感、态度的直接表露。

    D.本诗构思巧妙,用差吏的“怒”“呼”贯穿于老妇人陈情的全过程。

  •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学生应该多读书,使自己的语文素养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

    B.我登上泰山之巅目空一切,胸中自然涌起“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

    C.陈赫自参加《奔跑吧,兄弟》以来,便成为娱乐圈炙手可热的演艺明星。

    D.对于作文中的错字和病句,大多同学不以为然,认为这些问题必须认真纠正。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两句诗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2请从运用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补充句子

    (1)翩翩两骑来是谁?________

    (2)夜来城外一尺雪,________

    (3)半匹红纱一丈绫,________

    (4)________,秋天漠漠向昏黑。

    (5)自经丧乱少睡眠,________

    (6)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达诗人推己及人、关心民生疾苦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7)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词约意丰,概括诗人长期以来贫困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杜甫舍己为人的献身精神、博大的胸襟、至死不悔的决心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

    (9)《卖炭翁》中饱含怜惜之情,体悟卖炭老人之忧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10)《卖炭翁》中描写卖炭翁肖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

    (1)傅雷经常给儿子翻译音乐家资料,下列不属于被他翻译的音乐家是_____

    A.肖邦 B.莫扎特 C.贝多芬 D.舒伯特

    (2)保尔被疾病击倒后,朱赫来作为党代表来到工地视察,他马上得到这样的结论,这里的青年都是无价之宝,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

    这里的“钢铁”是指________;“这样炼成的”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阅读改变人生。一本好书,可能是一个智者用一生的时间去寻找,去追求,去表达的。而我们作为读者,只要花几个小时,花几天,就可以读完一个智者一生的追求。阅读是最有价值的事情,好的阅读不仅能够在工作和生活上给人启发,甚至能够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中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科学家屠呦呦,从中医古籍里得到启发,通过改进提取方法,首先发现中药青蒿的提取物能高效抑制疟原虫,并将该物质命名为青高素。青蒿素的发现,为人类带来了一种全新结构的抗疟新药。

    语文老师杨志朗热衷于阅读推广,他带动全校师生和学生家长推广阅读,自己出钱为学生购买图书,联系爱心机构为学生捐赠图书。杨志朗老师的阅读推广,改变了许多学生的人生。有的孩子比较叛逆,是班里的小霸王,在杨老师的引导下,爱上了阅读,思想行为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沉浸书香的孩子不会走偏;有的孩子早恋,为情所困,杨老师用流行歌曲来教阅读和作文,通过与孩子之间的以流行歌词为媒介的联系簿交流,让孩子相信他,从而指导孩于走出困扰;不少家长在杨老师的发动下也加入了阅读行列,通过阅读悟出了许多道理,弥合了亲子关系,孩子依然是受益的。

    (材料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2 年向全世界发出“走向阅读社会”的召唤,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图书成为生活的必需品,读书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致力于向全世界推广阅读、出版和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材料三)

    怎样有效地阅读名著,一直是老师和孩子们苦恼的问题。重庆市教科院在大渡口区37中组织开展了重庆市“名著阅读课程化教学研讨会”,以此探讨名著阅读教学的实施路径和策略。会上聚集了我市所有区县初中语文一线教师代表,并以《朝花夕拾》为例,开展了一堂名著阅读教学的范式。

    (材料四)

    (1)阅读时切忌出声。人的发音器官的运动速度比眼睛和大脑的运动速度慢得多,如果读出声就会降低阅读的速度。

    (2)要学会找“提前量”。“提前量”就是眼睛看书的速度要超过大脑思维的速度。在大脑消化、处理眼睛传来的信息时,眼睛已经在识别新的信息了。

    (3)不要一字一字地看。要一段一段地看书,使字变成句子,意思比较完整,简化了大脑整理和贮存信息的过程,加快了阅读速度。

    (4)一目十行。在阅读不大重要或比较熟悉的地方时,不必逐句逐字地读,可以略读,只要知道意思就行了。

    (5)请教工具书。在精读较为重要的材料时,遇到生僻的字、词、概念、公式等,随手就可以从工具书中查到,可以节约很多时间。

    1结合“材料一”,请概括阅读的好处。

    2下列说法符合选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阅读是最有价值的事情。阅读,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和智者对话。

    B. 中国古代医学典籍中记载的中药青蒿能够高效抑制疟原虫。

    C. 家长主动积极地参与阅读,最终受益者只是孩子。

    D. 为了向全世界推广阅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立“世界读书日”。

    3近年来,我市致力于全民阅读推广,其中最重要的举措就是“名著阅读进课堂”。请帮老师设计完成一堂《朝花夕拾》名著阅读汇报课。

    活动目的:鼓励学生爱上名著,深究名著。

    活动过程:小组阅读专题汇报。

    要求:结合已给主题,填出其他的汇报主题,并结合相关篇目简要分析。

    (1)(天真快乐的鲁迅):《故乡》中用闰土父亲教的方法捕鸟,充满童真与快乐。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救国心切的鲁迅):《范爱农》《琐记》中饱含苦苦寻找救国救民真理的情感。

    4小西同学喜欢读书,且读书认真,无论阅读什么内容,一个字眼也不放过,即便如此,一直以来总是“前读后忘”,阅读效率低下,浪费了很多时间。请你根据“材料四”,帮助小西解决她的烦恼。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花开花落,有多少温暖的故事在悄悄上演;细水长流,有多少温暖的故事随之遥远。在充满活力的每一天,你又在被多少人所悄悄温暖?

    请以《温暖》为题,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捕捉生活细节,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②不少于600 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