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实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如鸣珮环,心乐之/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B. 不可久居/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C.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尝贻余核舟一
D. 其中往来种作/往来翕忽
2、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中,无数英雄儿女献出了生命,但中国人民_____,不屈不挠,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前仆后继 B.勇往直前 C.前赴后继 D.发奋图强
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礼记》是春秋至战国年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B. 《马说》选自《韩昌黎文集校注》的《杂说》,作者韩愈,字退之,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
C.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
D. 《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是宋代的文学家柳宗元,世称“柳河东”,“唐宋八大家”之一。
4、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世界读书日”这天,市图书馆门前人声鼎沸,挤满了许多前来参加签售会的读者。
B. 叶子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了。
C.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
D. 长期以来,“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的脑海中已经深入人心了。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下列对诗歌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一首讽喻诗,也是一首叙事诗。从页下注“苦宫市也”,可以看出诗的主题在于揭露唐朝宫市的公开掠夺性。
B.“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运用叙述,“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则运用说明,全诗笔法简洁,富有表现力。
C.“牛困人饥日已高”间接写出了卖炭翁在雪地赶车行走的过程,表现了卖炭翁卖炭的艰难:路远、车重、雪厚、人苦。
D.“文书”是行政机构间互相往来的平行公文,而小太监手里却有“文书”和“敕”,表现了宫使的狐假虎威、巧取豪夺。
【2】“宫使驱将惜不得”中的“惜不得”表现了卖炭翁怎样的心理?
6、古诗文名句默写。
(1)半匹红纱一丈绫,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卖炭翁》)
(2)____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缺月挂疏桐,________________。(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4)杜甫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忧国忧民的情思,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呐喊,体现了他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
(5)李白的《送友人》中有山有水,一动一静,相映成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傅雷家书》片段,回答问题
一九五五年一月二十六日的信中写道:早预算新年中必可接到你的信,我们都当作等待什么礼物一般的等着。果然昨天早上收到你的来信,而且是多少可喜的消息。孩子!要是我们在会场上,一定会禁不住涕泅横流的。世界上最高的最纯洁的欢乐,莫过于欣赏艺术,更莫过于欣赏自己的孩子的手和心传达出来的艺术!其次,我们也因为你替祖国增光而快乐!更因为你能借音乐而使多少人欢笑而快乐!想到你将来一定有更大的成就,没有止境的进步,为更多的人更广大的群众服务,鼓舞他们的心情,抚慰他们的创痛,我们真是心都要跳出来了!能够把不朽的大师的不朽的作品发扬光大,传布到地球上每一个角落去,真是多神圣,多光荣的使命!孩子,你太幸福了,天待你太厚了。我更高兴的更安慰的是:多少过分的谀词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众人的掌声,拥抱,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减 少你对艺术的谦卑!总算我的教育没有白费,你二十年的折磨没有白受!
①该段文字是傅雷写给儿子 (人名)。这段文字把儿子的信比作 ,表达了傅雷夫妇对儿子信的盼望以及接到信的喜悦之情。
②傅雷接到儿子的信非常高兴,根据选文,他高兴的原因有哪些?
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昆仑飞瀑
李若冰
我曾经漫游过不少名山大川,但不知为什么那巍然屹立于祖国西部的昆仑山,总也牵挂在我的心头,使我时常想着要回到它的身边。
我回想26年前,当我第一次和野外勘探者,踏入人迹罕至的柴达木,远远看到昆仑山的时候,它整个被飘流的云雾萦绕着,带着莫测高深的神秘风韵,只有绵绵蜿蜒而时隐时现的峦峰,在天空勾勒出了一线伟丽磅礴的轮廓。其实,等你靠近了才会发现,它是那么眨巴着乌黑晶亮的眼睛,袒露着宽阔丰润的胸脯,以其坚韧刚健的风姿,挺立在荒古大漠上。尤其在墨黑的夜晚,当你在沙漠里奔跑了一天,困卧在它身边的时候,仿佛觉得有双无形的强大手臂环抱着你,抚慰着你,促使你安稳而甜蜜地睡去。
但是,当我再度看见昆仑山的时候,却感到过去对它了解得很少。这次,我来到这里,正是高原八月,天气凉爽极了。刚走到昆仑脚下,我抬头望去,首先进入眼帘的是一条嶙峋层叠的深谷,而山口凛然坐卧着一尊像猛兽似的山头,虎视眈眈地察看着过往的行客。只在穿过它的视线,绕了一大圈,我才看清几根凌空飞架的天线,通往嵌在高峡中间的小屋里。一边往上爬,一边耳旁传来隆隆的吼声,这莫不是水电站机轮的运转声么!此刻,在谷口听起来,显得异常高亢洪亮,有种撼天动地的气势。
越往山上走,越觉得呼吸急促,气不够用。而且风也越来越狂,有时不得不背转身倒走。等爬上深谷里的水电站营地,才算缓了口气。我这才察觉到已置身于昆仑山一条罕见的幽深的大峡谷中,抬眼回望,两边石山高高耸立,直插云天。周围悬崖倒挂,绝壁陡峭,既看不透前头的边缘,又摸不清后面的底细,俨然是条深奥狭长的天然风道。我简直难以想象,人们怎样在这陡壁险境里造就了这座水电站?难道他们是倒栽葱式的在空中施工么?噢,我猜得还有点门道。据说,那些来自青藏高原的汉、回、撒拉族兄弟和支边青年们,正像山鹰般飞身登上悬崖,用绳子把自己吊起,在峭壁上勘察测量,正是在半空中搭起脚手架,一步步攀援而上,给大坝喷水灌浆。
这一阵儿,我已走上48米高的薄拱坝。忽然,眼前涌现出了一泓碧绿如镜的大湖。就在我沿着水波粼粼的湖边漫步,穿过坝头那间小屋子的时候,有种扣人心扉的声音,一直在我耳边鸣响。这时,我惊疑地掉转身,循声望去,蓦地只见在宽阔的大坝前面,深谷里白云翻卷,水烟升腾,一条飞银吐珠似的瀑布,发出唿唿的喧响,急速地翻卷滚动,直落万丈谷底。飞流荡漾的瀑布,仿佛拨弄着巨大雪白的竖琴,悠然在水云浪花中旋舞,欢奏着喷薄激情的英雄交响乐。它的声韵是这般豪迈奔放,这般壮怀激烈,好像昆仑山里埋伏着千军万马,正在浩浩荡荡地疾行,向着广袤的大漠挺进似的。多么宏伟壮观的昆仑飞瀑,多么摄人魂魄的昆仑飞瀑呵!
我站在昆仑飞瀑面前,思绪驰聘。我是这样无限热爱着自然的创造,然而也无比热爱着创造的自然。此时此刻,我怎能不惦念这昆仑山英勇的开拓者,和那荒古大漠艰苦的勘探者。我想到,在祖国的名山大川里,飞荡着不少闻名于世的瀑布。但是,没有昆仑飞瀑这么吸引我,这么使我留恋的了。这犹如搏击长空的海燕般的昆仑飞瀑,正以无与伦比的滚滚洪流, 穿过千沟万壑,跨越千难万险,向生活的大海奔去,向历史的未来奔去。
(选自《李若冰散文》,华夏出版社,有删改)
【1】随着游踪和景观的变化,作者的感受也发生了变化。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
初见昆仑山,感到(1)_______→再见昆仑山,感到知之甚少→置身(2)______,感到难以想象→漫步薄拱坝,感到(3)________→面对昆仑飞瀑,感到(4)________
【2】品读下列语句,按括号内的要求作答。
(1)它是那么眨巴着乌黑晶亮的眼睛,袒露着宽阔丰润的胸脯,以其坚韧刚健的风姿,挺立在荒古大漠上。(说说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2)飞流荡漾的瀑布,仿佛拨弄着巨大雪白的竖琴,悠然在水云浪花中旋舞,欢奏着喷薄激情的英雄交响乐。(从感官的角度赏析句子))
【3】文末写到“在祖国的名山大川里,飞荡着不少闻名于世的瀑布。但是,没有昆仑飞瀑这么吸引我,这么使我留恋的了”。结合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如此“留恋”昆仑飞瀑。
9、题目一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两个“一百年”的第一个圆梦时刻到了,中国终于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请以《圆梦时刻》为题,选择身边的一个片段,从一个微观的角度表现这个梦想实现后所带来的变化。
要求:叙述与议论、抒情相结合;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不少于6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