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这些文章到处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B.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C.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属于我们人类自己的家园——地球。
D.那蝉声在晨光之中非常分外轻逸,似远似近,似近似远,又似有似无。
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马说》的“说”与《核舟记》的“记”都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名称。
B.“四书五经”中的“五经”包括《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C.演讲,又称讲演,是指在公众场合就某一问题或某一事件等公开发表自己的见解。演讲词具有鼓动性、针对性和启发性等特点。
D.《北冥有鱼》是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的作品,《庄子》一书就是他写的。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玩具厂为了抢占“六一”期间的市场份额,采取了加班加点,延长工时,超额完成了生产任务。
B.新修的柏油路平坦笔直,道路两旁的行道树错落有致,令人赏心悦目。
C.游人散去,倦鸟归林。暮色中的北方森林动物园,静谧和谐,别有一番境界。
D.能否养成坚韧的品格,是一个人在困难时可以勇敢面对的关键。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做到因材施教,培养每个孩子的潜能。
B.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
C.我们严肃地研究了职工的建议,又虚心地征求了专家们的意见。
D.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有力地证明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 拒的运动。
5、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以肖像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烧炭艰辛、生活艰苦。
B.“文书”是公文,“敕”指皇帝的命令,“文书”和“敕”表现了宫使的狐假虎威、巧取豪夺。
C.诗中“牛困人饥”与“翩翩两骑”形成鲜明对比,突出表现了劳动者与宫使境遇的悬殊。
D.全诗记述了卖炭翁烧炭、运炭和卖炭的经过,刻画了卖炭翁饱受压榨、欺凌但敢于反抗的人物形象。
【2】这首叙事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1)蒹葭苍苍,__________。所谓伊人,__________。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__________。(《诗经·蒹葭》)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子宁不嗣音?(《诗经·子衿》)
(3)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__________,__________。(贺敬之《回延安》)
7、名著导读。
傅雷先生是一个严厉、尽责的父亲,在儿子__________长大成人、留学海外之后,通过__________的方式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悉心指导,教导儿子要做一个“德才具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后来汇编成册,这就是_____________ ,这部著作主要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年画:中国人特有的民间艺术
①年画,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民间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它大多在新年时张贴,用于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喜庆吉祥之意。在中国,一提起过年,几乎每个人心中都会出现一幅色泽鲜艳、喜气洋洋的年画,其中承载了太多中国人关于年的美好记忆。
②历史上,民间对年画有着多种称呼:宋朝叫“纸画”,明朝叫“画帖”,清朝叫“画片”,直到清朝道光年间,文人李光庭在文章中写到“扫舍之后,便贴年画,稚子之戏耳”,年画才由此定名。
③各地对年画的称谓也各式各样,北京叫“画片”“卫画”,苏州叫“画张”,浙江叫“花纸”,福建叫“神符”,四川叫“斗方”…….不一而足。今天,各地对年画逐渐约定俗成地简称为“年画”。
④年画体裁(或形式)有门画(独幅和对开)四屏条和横竖的单开独幅等。传统年画以木刻水印为主,追求拙朴的风格与热闹的气氛,因而画的线条单纯、色彩鲜明。年画内容有金鸡、春牛、胖娃娃、神话传说与历史故事等,表达人们祈望丰收的心情和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与乡土气息。年画多数作为门画张贴之用,夹杂着“神祗护宅”的观念,如“神茶郁垒”“天官”“秦琼敬德“等。
⑤年画最早是以门神的形式出现的,其起源可以上溯到汉代甚至秦代,然而年画的真正形式是在宋代。目前能见到的最早的一幅木版年画是南宋刻印的《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宋代年画的主要题材有门神、门画、灶王、钟馗、桃符、春牌等,一年一换,百姓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辟邪除灾,迎祥纳福。明代人们对驱魔逐鬼的门神的信仰渐渐淡化,而以盼望五谷丰收、百福临门、子孙昌盛、长生不老的思想为主。因而,寓意吉庆祥瑞的年画也得以发展。清代中期,年画尤为盛行。民国初年,开始出现阴阳合历的月份牌年画。建国后,年画在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更为人民群众所喜爱。
⑥千百年来,年画不仅是年节五彩缤纷的点缀,也是一种看图识字式的大众读物,还是文化流通、道德教育、审美传播、信仰传承的载体与工具;年画又是一部地域文化的辞典,从中可以找到各个地域鲜明的文化个性。这些个性因素,不仅从题材内容,而且从各个年画产地习惯的体裁、用色、线条及版式里,都能一眼识别出来。可以说,年画这种百科全书式的民间艺术,蕴含着丰富的中国民间文化内涵。
⑦近年来,传统年画似有逐渐淡出我们视野的趋势,但其承载的中国人特有的文化内涵不会消失,即便它不再彰显,也仍然会融入我们的血液里、灵魂中……
【1】文章第②-⑥段具体介绍了有关年画的哪些内容?请用简洁语言概括。
【2】下面文字最适合放回文中的第几段?为什么?请具体说明理由。
据史料记载和考证,我们熟知的三大年画之乡——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杨家埠、苏州桃花坞的年画均为明代开始兴起。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目前能见到的最早的一幅木版年画是南宋刻印的《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
【4】综合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说“即便它不再彰显,也仍然会融入我们的血液里、灵魂中”?
9、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完成作文。
(1)半命题作文
在《雪花里的童年》一文中,作者写道:“寒冷的日子,会倍感阳光与温暖的美好,只有经历的人才会倍感珍惜!”
以“经历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②要有真情实感;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能有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自命题作文
一位带着小孩的妈妈上了飞机后,怕孩子吵闹打扰到身边休息的客人,给其他旅客每人都发了一份礼物,礼物是耳塞和两颗糖果,还附了一张纸条:
你好!我是来自宁波的Wendy,我刚刚一岁半。
这不是我第一次出门旅行了,可是妈妈还是担心我的哭闹会打扰到您,毕竟飞机气压变化让我感到很烦躁。在公共场合打扰别人可不是好孩子,我会尽力保持安静的。这里又耳塞和小糖果,希望能减轻您的困扰。
Wendy祝您旅途愉快哟。
这个故事让我们懂得教养的可贵。教养就是体恤他人的能力,是为别人着想的善良,是不随便给别人添麻烦的自觉。一个有教养的人,眼里有光,心底有爱。
以“教养”为写作内容,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