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骤雨一样,是 的鼓点;旋风一样,是 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 的瞳仁;斗虎一样,是 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热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A.强健 飞扬 急促 闪射
B.强健 急促 闪射 飞扬
C.急促 闪射 飞扬 强健
D.急促 飞扬 闪射 强健
2、下列各项中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社戏》是一篇描写童年生活的小说,选自《呐喊》,作者鲁迅,文章叙述了“我”少年时一段看水乡社戏的往事,表现了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的心情。
B.《大雁归来》作者利奥波德,德国生态学家,作者多用比喻手法描写大雁,文章的主旨是保护珍爱野生动物。
C.《桃花源记》作者陶渊明,全文以武陵渔人行踪为线索,成功地运用了虚景实写的手法,展现了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的世外桃源。
D.《核舟记》选自《虞初新志》,清代张潮所编,作者魏学洢,字子敬,明代人。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按照“船舱——船头——船尾——船背”的顺序来结构全文。
3、下列对《核舟记》一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对船头上苏轼、黄鲁直和佛印的外貌、神情和姿势等方面都进行了详细地描写,显得非常生动逼真。
B.作者介绍船尾部分,写舟子二人,一人悠闲、粗犷,一人神情专注,写出了舟中轻松的氛围,跟船头的情景相呼应。
C.作者在文中运用了细节描写的手法,生动地介绍了王叔远的雕刻作品,表现了他高超的雕刻技艺。
D.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准确地把握了雕刻作品的各个细节,并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清楚地表现出它的形象。
4、下列选项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
A.追溯 偏辟 凋零 名副其实
B.躁热 怠慢 束缚 震耳欲聋
C.怅惘 羁绊 次第 川流不息
D.思慕 怅惘 蛮横 消声匿迹
5、阅读《关雎》,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笔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下列对于本诗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主要表现为赋和兴,在情感特质上主要表现为以礼节情,体现出健康明朗的风格。
B. 诗歌五节反复吟咏,逐步表现了君子追求淑女的过程,词句的反复,节省了诗歌的创作时间。
C. 本诗表现了一个男子对一位姑娘追求过程中求之不得的焦虑和求而得之的喜悦,表达了诚挚、热烈、健康的美好情感。
D. “辗转反侧”用翻来覆去无法入眠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君子求得淑女后思念更深,抒发了“追求”的苦恼。
【2】“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这是主人公心理活动的描写,极其生动。其中连用两个“悠”字写出了什么?
6、课文原句填空。
(1)戍鼓断人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月夜忆舍弟》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4)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5)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现作者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醉翁亭记》中描绘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名著,完成下列各题。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_________(人名)战胜了伤寒,第______次跨过死亡的门槛,在去基辅之前来到烈士公墓悼念战友。
(2)请把《水浒传》的下列部分目录补充完整。
目录
第三回 史大郎夜走华阴县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第四回 赵员外重修文殊院 鲁智深大闹__
第五回 小霸王醉入金销帐 花和尚大闹桃花村
第六回 九纹龙剪径赤松林 鲁智深火烧瓦罐寺
第七回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第八回 林教头刺配沧州道 鲁智深大闹___
8、阅读下列文段,回答8-11小题.
生 活
儿子一直靠父亲的收入生活。那天,父亲唤他进卧室。父亲已经因病卧床半年了。床头还放着一个煤饼炉,炉火燃着。父亲睁开眼,说:“儿呀,你恐怕不能再这样无所事事了,我这家底供不了你了,你的日子还长着呢,今天,你出去挣10块钱回来,我等着。”
天气依然晴朗。这是初春。阳光暖洋洋地洒落在城市。早晨还吹着清凉的微风。母亲,一个一刻都不肯停歇手脚的老太婆,正在守着煤气灶熬父亲的中药。屋子里弥漫着中药的苦涩气味。她看着束手无策的儿子叹了一口气,撩起围裙揩干了粗糙的手,掏出手帕,那里边包着一叠纸币。她抽出一张崭新的,塞进儿子手里。
儿子笑笑,说:“妈,还是你好。”儿子就到院子里去侍弄笼子里的鸟儿了。整个上午,他没吱声,好像鸟儿也没往日那么欢跃、活泼了,只是在笼子里跳上蹿下,很焦急,仿佛要发生什么事。他就躺在院中央的梨树阴里望天,一堆一堆的白云滑过,像春天河流里的破碎的冰块。不知不觉,他睡着了。他醒来已经晒着大阳,树阴移了位置。
于是,他走进屋子,他感到有点阴凉。他望着父亲躺着的那间屋子的门,迟疑着,就像去老师的办公室背诵课文。终于,他挠挠头,推了门。
他说:“爸。”
父亲似乎早已期待并已知道他进来了,闭着眼,说:“回来了?”
他将那张纸币在手里抖抖,抖出了纸质的响,他说:“爸,喏,我挣的钱。”
父亲费劲地张开眼,抬抬头。儿子赶紧上前扶父亲坐起来,往他背部垫了两个枕头。父亲接过钱,没瞧一眼,就丢进床头的炉火里,片刻,那钱便化为灰烬,又轻轻地飘浮起来。
他叫了声“爸”。像了却了一桩事,他说:“爸,我去端汤药。”
父亲说:“你妈会端来,你站着,这不是你挣来的钱,是吧?”
他吞吞吐吐地说:“爸,我……是妈给我,我就接下了。”
父亲像走了很远的路,歇了一会儿,说:“我看出你不在乎,你习惯了,不知生活不容易。”
他说:“爸,我这就上街。”
父亲累了,又合上眼。母亲端着药汁,说:“他爸,你该喝药了。”
父亲说:“搁着,我现在不想喝。”
母亲瞥了儿子一眼。儿子摊摊手,说:“妈,那我上街了。”
晚上,街道华灯初上,屋子里还没拉亮灯。夜色勾勒出母亲苍老的轮廓,父亲躺着,竟没动,睡了。都等待着。寒冬里他时不时地咳嗽,她说:天气暖了,就好了。他现在确实不再咳嗽了。那时他一咳,仿佛五脏六腑都要咳出来,很让听着的人揪心。
院门一响。母亲欢喜地说:“回来了。”就拉亮灯。
儿子奔进来,说:“爸!”
母亲说:“轻点声儿。”
父亲说:“我没睡着。”
儿子急切地走到父亲床前,说:“爸,你瞧,10块。”
父亲一下睁开眼。接过还温热的纸币,那是儿子的体温,纸币似乎没了骨干,很柔软。父亲顺手又往炉子里丢。
儿子急了,挡在炉子前边,说:“爸!”
父亲缩回了枯手,看着儿子脸颊上已干了的泥汗痕迹,凹陷的眼睛放射出微光,他艰难地说:“儿……我放心了。”
当晚,父亲咽了气。
【1】父亲为什么要让儿子外出挣10块钱?又为什么两次把儿子给他的10元钱往炉子里丢?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崭新的”这个词在文中看似无关紧要,其实仔细品味,发现这个词在内容和情节上都很有深意,你能品出来吗?
【3】请联系上下文,谈谈对下面语句的理解。
①他就躺在院中央的梨树阴里望天,一堆一堆的白云滑过,像春天河流里的破碎的冰块。不知不觉,他睡着了。他醒来已经晒着太阳,树阴移了位置。
②父亲缩回了枯手,看着儿子脸颊上已干了的泥汗痕迹,凹陷的眼睛放射出微光,他艰难地说:“儿……我放心了。”
【4】根据你对上文的理解,结合你自己对生活的感悟,用下列句式写两句话。
句式:“只要……就一定能……”
句子⑴:
句子⑵:
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美国著名企业家、教育家、演讲艺术家戴尔·卡耐基讲过这样一段经历:在密苏里州自己的农场里,他曾种下几棵树。起初,树长得很快。有一年,下了一场冰雹,树的每一根细小的树枝,都结了一层厚厚的冰。这些树枝越来越重,但小树枝始终不肯低下头。终于,它们因承受不了重压而被折断,那几棵树也因此被毁。
卡耐基感叹:它们不像北方的树那样聪明。因为在加拿大,他曾见过长达好几百英里的常青树林,从来没有看见一棵柏树或是一株松树被冰或冰雹压垮。
常青树林启示我们:弯下自己的枝条,顺应环境,是为更好地生长!
请根据你对这段话的理解,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