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处处志之 ②寻向所志
B. ①便扶向路 ②寻向所志
C. ①寻向所志 ②寻病终
D. ①便舍船,从口入 ②屋舍俨然
2、下面诗句,使用比兴手法的一项是( )
A. 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一头扑在亲人怀!
B. 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
C. 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D. 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3、有关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完全正确的选项是()
A.吴伯箫的散文《灯笼》是以“灯笼”为叙事抒情线索,从文化内涵和时代内涵两个角度表达了灯笼对作者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B.《社戏》一文选自《呐喊》,该文虽运用了第一人称的写法,但文中的“我”并不是指作者鲁迅,而是指“迅哥儿”。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关雎》和《蒹葭》都出自于其中,而流传至今的成语“窈窕淑女”、“辗转反侧”均出自于《关雎》中。
D.贺敬之的《回延安》运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使用了富于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示出浓郁的陕北风情。
4、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
A. 驰骋 告戒 推搡 震耳欲聋 B. 虔诚 演泽 恭顺 漫不经心
C. 蔓延 浮燥 隧道 纷至踏来 D. 映照 苍劲 轻盈 目眩神迷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子 衿
《诗经·郑风》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①?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②,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注] ①嗣音:传音讯。②挑兮达兮:形容独自来回走动的样子。
【1】【1】这首诗采用了怎样的叙述手法?从结构上看,诗歌的前两章具有怎样的特点?
【2】【2】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最后一句有什么含义?
6、(1)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______________。(《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_________________,两朝开济老臣心。 (《蜀相》)
(3)春阴垂野草青青,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淮中晚泊犊头》)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轻烟老树寒鸦。 (《天净沙•秋》)
(5)傲杀人间万户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沉醉东风•渔夫》)
7、苏轼有诗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如果让你从必读名著《傅雷家书》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任选一部重新阅读,你会选择哪一部,并结合书中的具体内容说说理由。(120字左右)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支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
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
——鲁迅《社戏》
【1】选文的语言极富表现力,请简要赏析。
【2】就选文艺术表现手法上的两种显著特点及作用,简要赏析。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北京时间2019年4月16日凌晨,世界著名的法国建筑巴黎圣母院遭受大火浩劫,八百多年的文明在大火中几乎消失殆尽……它的损毁,是世界的遗憾。
这个世界真的有很多美丽的景色在等待着我们的到来,而我们也有太多动心的事物,没有及时去观赏或触碰。所以,我们要珍惜当下喜爱的每一处风景,每一段时日,每一个人……
请同学们以“惜”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2)字数不少于5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班名、地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