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下)长治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关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保尔四次“死里逃生”,表现出他顽强的生命力,钢铁般的坚强意志。其中第二次是在与波兰白军的战斗中,他的腿受伤并得了伤寒。

    B.“这些人是无价之宝,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这句话是朱赫来到修铁路的工地视察时说的。保尔也是在他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的。

    C.可以说,在保尔·柯察金的身上凝聚着那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质——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以及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

    D.这部长篇小说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

  •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角(líng   诚(qián  演译  而至(zhǒng

    B.   hèng  赋予  离间(

    C. 望(liào   劣(zhuō  决择  暴风雨(zòu

    D. chěng  sǎng  敦实  纷至来(

  • 3、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不知其   B. 虽有嘉肴

    C. 教然后知   D. 讲信

  •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道   兄道弟

    B.牧   六兴旺

    C.枕   丢三

    D.   德量力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送魏万之京

    李颀  唐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释)①魏万:又名颢。上元(唐高宗年号,674—676)初进士。曾隐居王屋山,自号王屋山人。②关城:指潼关。③御苑:皇宫的庭苑。这里借指京城。④砧声:捣衣声。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这是一首送别诗,被送者为诗人晚辈。诗作集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表达了诗人对魏万的深情厚意。

    B. 首联作者先直抒胸臆,写魏万的离开,后写“昨夜微霜初渡河”,点出前一夜的景象,这种倒戟而入的笔法,极为巧妙。

    C. “云山况是客中过”,照应第一句。云山一般是令人向往的风景,而对于落寞失意的人,坐对云山,便会感到前路茫茫,黯然神伤,他乡游子,于此为甚。

    D. “微霜”“鸿雁”点出了送别时暮春时节萧瑟的气氛,从中表达出诗人送别的悲愁难抑,黯然神伤的情绪。

    E. 尾联以长者的口吻表达了对魏万的劝勉:莫把长安当作行乐之地而虚度大好时光,要抓紧时间成就一番事业。

    2诗歌的颈联向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该联运用的艺术手法。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山光悦鸟性,__________。《题破山寺后禅院》

    (2)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的千古名句: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君子好逑。《关雎》

    (4)___________________,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5)请把李白的《送友人》默写完整。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A.保尔像醉鬼一样东摇西晃,双腿打甄,向车站。他发着高烧上工已经很久了,不过他觉得今天烧得比往常厉害。吞噬生命、削弱全队战斗力的伤寒也向保尔进攻了。但他那健壮的身体在抵抗着,接连五天,他都打起精神从铺着干草的水泥地上爬起来,和大家一起去上工。他身上穿着暖和的皮夫克,冻坏的双脚套着送给他的毡靴,但这些都救不了他。

    B.母亲把沉甸甸的包裹送到邮局。焦急等待的日子开始了。他一生中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痛苦而焦急地等过来信。他从早班信盼到晚班信。

    失败的预感一天比一天强烈。他意识到,一旦小说遭到无条件的拒绝,那就是他的灭亡。那时候他就没法再活下去了,活下去也没有意义了。

    此时此刻,郊区海滨公园的一幕又浮现在眼前,他一次又一次地问自己:“为了冲破这铁环,重返战斗行列,使你的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你尽了一切努力了吗?”

    每次回答都是:

    “是的,看来,是尽了一切努力了。”

    (1)文段A中的甲人物是____________

    (2)从文段B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大象在中国

    ①长鼻,大耳,憨态可掬的庞然大物——象,如今大量繁衍生息在非洲及东南亚国家。3000多年前,在我国的黄河流域,也处处遍布着它的足迹。

    ②1973年,甘肃省庆阳市马莲河畔发掘出一具大象化石,装架后的古象身高4米,体长8米,门齿长3.03米。因该象化石出土于黄河流域,故定名“黄河象”。黄河象化石对古代甘肃庆阳地区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研究,提供了难得的资料。

    ③甲骨文中有“”字,字形十分形象:胖体、长鼻,活脱脱一幅大象的简笔画。甲骨卜辞中,有不少记载商人捕象的事,最多一次捕获竟达7头之多,《甲骨文合集》37365:“获象七,雉三十。”可见,在商人聚居的黄河流域,大象是普遍存在的。今天河南省简称“豫”,原因就是其地古时候产象。“豫”字的本来意思就是象,《说文》:“豫,象之大者。”有人据此推测,那时的黄河流域曾是森林茂密、气候温润的地方。

    ④后来,随着林木的大量砍伐及气候变冷,大象逐渐南迁,至战国时,我国北方已经见不到象的踪影了。这一点,在《韩非子·解老》中有反映:“人希见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图以想其生也,故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也。” 因为人们见不到活象了,只能根据死象的骨骼揣摩其形象。这就是“想象”一词的来源。

    ⑤商朝时候,人们用象帮助劳作,甲骨文的“为”字就是手牵象的会意字,用象干活,这就是“为”,后来“为”成为一个应用广泛的“万能”动词,这也说明了象与我国文字的渊源。

    ⑥我国古代人民把大象视作吉祥物。殷墟出土文物中,有玉象、象尊等,造型玲珑可爱。古代,达官贵人佩戴象牙饰物以显示身份。象箸、象栉、象环、象簟都是名贵之物。过去把豪华的筵席称为“象筵”,意含吉祥富贵。民间年画中,有童子骑象持如意图、象背驮花瓶图,也是取“吉祥如意”“太平有象”之意。

    ⑦“象”象征着吉祥欢乐,“豫”也是。《尔雅·释诂》:“豫,乐也。”《易经》中六十四卦之一的“豫卦”,是吉利之卦。《易经》:“象曰:‘雷出地奋,豫。’”春天,雷声震动,万物复苏,自然界一切顺祥、和乐。欧阳修《伶官传序》中“逸豫可以亡身”,则告诫人们不要耽于享乐。上海有著名的“豫园”,园主人潘允端。他年轻时将住宅西面的菜田一角聚石凿池,构亭艺竹,建造园林。后入仕途,曾任四川布政使。潘允端还乡后,全力以赴修建园林,称为了让父亲安享晚年,故取名“豫园”,有“豫悦老亲”之意。

    ⑧由于人类的贪婪,野生象的数量锐减。现在、我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有小的野生象种群,已为中国一级保护动物、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冒易公约。

    (作者:陈运舟,选自《咬文嚼字》,有改动)

    1阅读③—⑦段,说说人才从哪两个方面介绍了象与中国文化的渊源。

    2阅读第③段,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有人据此推测,那时的黄河流域曾是森林茂密、气候温暖的地方。

    3第⑦段要有两种说明方法,任选其中一种,简要分析其表达作用。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征服,是身处困境时的咬牙奋起,是一帆风顺时的专注前行,也是追梦路上的从容坚定……征服,就是不忘初心,在实干中实现美好愿景。

    根据你对上面这段文字的理解,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悟,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书写要规范,卷面须整洁;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和地名;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部分的材料。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