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加点字注音的全正确一项是( )
A. 行辈(háng) 晦暗(huì) 两栖(xī) 销声匿迹(nì)
B. 翩然(piān) 羁绊(pàn) 追溯(sù) 鲜为人知(xiǎn)
C. 农谚(yàn) 怠慢(dài) 粗糙(zào) 豁然开朗(huò)
D. 窥探(kuī) 喧嚣(xuān) 戛然(jiá) 悄怆幽邃(chuàng)
2、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贾湖文化把中华文明史向前推进到9000年前,被誉为“人类文明的第一缕曙光”。
B.共享单车具有快捷、方便、灵活,已成为广大市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
C.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我们周围出现了大量的“低头族”。
D.电影《芳华》勾起了一代人的回忆,是因为他们怀念那个时代的原因。
3、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六年之后,在对孤雁的解释上,出现了一束不曾预料的希望之光。
②从数字分析中发现,六只或以六的倍数组成的雁队,要比偶尔出现一只,多得多。
③单调枯燥的数字竟能如此进一步激发爱鸟者的感伤。
④换句话说,雁群是一些家庭,或者说是一些家庭的聚合体,而那些孤雁正好大致符合我们先前所提出来的那种想象,它们是丧失了亲人的幸存者。
⑤我和我的学生注意到每支雁队组成的数字。
A. ①⑤②④③ B. ⑤①②④③ C. ①③⑤②④ D. ⑤③④①②
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唐朝诗人,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
C.“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抒情议论,并通过记事、记物、记人、写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
D.“唐宋八大家”,有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并称“韩柳”,他们一起倡导了唐代的古文运动。 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
5、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自河南经乱
白居易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①散作九秋②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注释)①辞根:草木离开根部。②九秋:秋天。
【1】对本首诗歌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诗主要反映了战乱年代中家人离散的痛苦现实。
B. 本诗揭露了田园荒芜,百姓挨饿受冻的社会现实。
C. 本诗嘲讽了朝廷的腐败无能,以至于社会动荡,战争频繁。
D. 本诗表达了战争中流离失所的人们的思乡之情以及作者对他们的同情。
【2】从修辞的角度,简述你对诗歌颈联的理解。
【3】本诗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都写出了战乱年代时人们的生活思想状况。请分析“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和“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分别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6、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关睢》)
(2)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愿天下士子均有容身之所,展现诗人的博大胸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桃花源记》中表现花草美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卖炭翁》中与“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⑴傅雷是一位杰出的翻译家他主要翻译法国的文学作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______的《欧也妮·葛朗台》、罗曼·罗兰的_______、丹纳的《艺术哲学》等,为国家间的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傅雷是一个严厉、尽责的父亲,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两个孩子:(___________)——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
(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的主人公是______,主人公是在_____影响下 逐步走上革命道路,最爱读的书籍是《_____》。
8、阅读《社戏》选段,完成小题
①诚然!这十多个少年,委实没有一个不会凫水的,而且两三个还是弄潮的好手。
②外祖母和母亲也相信,便不再驳回,都微笑了。我们立刻一哄的出了门。
③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④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⑤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
⑥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
⑦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
⑧我们也都跳上岸。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一声答应,大家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 抛入船舱中。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
⑨我们中间几个年长的仍然慢慢的摇着船,几个到后舱去生火,年幼的和我都剥豆。不久豆熟了,便任凭航船浮在水面上,都围起来用手撮着吃。吃完豆,又开船,一面洗器具,豆荚豆壳全抛在河水里,什么痕迹也没有了。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这老头子很细心,一定要知道,会骂的。
……
⑩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1】阅读选文③④⑤段,拟个小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第③④⑤段的描写调动了人体的多种感觉器官,找出原文中描写颜色、声响、气味的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3】体会选文第⑤段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说说“我自失”的原因。
【4】选文第⑦段中画线句子,采用了____________修辞方法。
【5】从选文第⑧段“偷豆”情节中,能看出“阿发”怎样的性格特点?
【6】选文最后说“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真的是豆好吃,戏好看吗?
9、阅读下面文字,以《初中这两年》为题,写一篇文章。
似乎是一转眼间,你已经站在八年级的末尾,不知不觉中你已经度过了两年的初中生活。初中的这两年里,相信,你有付出的辛劳,更有收获的快乐;有成长的喜悦,亦有青春的烦恼;有坚定的目标,也有跋涉的艰难……回望初中这两年的时光,品味其点点滴滴,你一定有许多感悟。
提示与要求:(1)请写出自己的真实生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班级名、人名。(3)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4)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