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老师是一个热心肠的人,遇到需要帮忙的人,他绝不会袖手旁观。
B.三月的江南,到处是一片草长莺飞、鸟语花香的大好春色,令人流连忘返。
C.大雪连下了几天,公路上的一些广告牌都销声匿迹了。
D.在世界杯乒乓球女子双打决赛中,中国队的两位姑娘配合得天衣无缝,获得冠军。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通过爷爷的批评教育,我终于大彻大悟,对以往的错误有了深刻的认识。
B.在《我是歌手》的舞台上,林志炫的服装精致得体,天衣无缝。
C.新时代、新追求,我们要怀着目空一切的豪情与壮志去搏击长空、翱翔天际。
D.李老师作画,看似漫不经心,可一会儿,一只奔腾的骏马就跃然纸上。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归省(xǐng) 行辈(háng) 糜子(méi) 晦暗(huì)
B.羁绊(jī) 蓦然(mò) 戛然(jiá) ##dot## 斡旋(wò)
C.连翘(qiào) 褶皱(zhě) 缄默(xiān) 龟裂(jūn)
D.亢奋(kàng) 幽悄(qiǎo) 窈窕(yǎo) ##dot## 翩然(piān)
4、下面关于文学常识的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虽有嘉肴》——《礼记》——儒家经典
B. 《马说》——韩愈——唐宋八大家之一
C.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李白——现实主义作品
D. 《卖炭翁》——白居易——香山居士
5、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宋)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词的开篇写“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这样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2】结合作者当时的处境简要说说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
6、诗文名句积累。
(1)浮云游子意,____________。(李白《送友人》)
(2)__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拣尽寒枝不肯栖,______________。(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4)零落成泥碾作尘,_______________。(陆游《卜算子·咏梅》)
(5)是故学然后知不足,________________。(《虽有嘉肴》)
(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达作者博大的济世情怀和旷达胸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韩愈的《马说》中表明中心论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选段,回答问题。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1)这段文字出自于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是________,主人公是________。
(2)这段名言体现了主人公怎样的精神?
(3)本书题目“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深刻含义,请谈一谈你的理解。
8、实用类文本阅读,完成后面小题
基因疗法离我们还有多远
①自1928 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现青霉素,到首次在医学上应用,花了13年时间。基因疗法也像青霉素等药物的发现、发明一样,不可避免地经历着曲折起伏的过程。因普通药物和传统疗法的局限性,生物制药公司从 20 世纪末开始把目光投向基因疗法。近年来,基因疗法更成为业内热门的领域之一,因为它很可能成为癌症的终结者。
②人类的许多疾病,包括癌症,都是由我们身体细胞内的基因缺陷造成的。就像盖房子必须要依赖图纸一样,构建我们复杂的躯体,也需要各种“图纸”,这就是基因蓝图。它们允许细胞制造出相应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再来控制应有的功能。如果基因发生突变,蛋白质就会随之改变,不再按照正常的方式工作。而基因疗法,就是试图通过修补失效的基因,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③基因疗法目前还处在“物以稀为贵”的时期。最典型的案例是,2015 年德国医生伊丽莎白·泰森为病人做了脂蛋白脂酶缺乏症的基因治疗,疗效很好,但十分昂贵——一次治疗就花费了一百万美元,而且这种疗法仅针对一个人,只使用一次,成本非常高。
④基因疗法对遗传病的治疗有着巨大的潜力,可以预测,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更多的疗法向公众开放。2016年4月,欧洲部分国家为一些修复免疫系统的基因疗法开了“绿灯”。2017年,治疗失明的基因疗法也将在美国通过商业许可。
⑤不过,基因疗法的风险还是很大的。据行业杂志《基因工程与生物技术新闻》报道,前不久,就有三位患脑瘤的病人因服用基因试验药物而相继死亡。无可置疑,任何一种成熟可靠的药物或治疗手段都需要经过一代、几代人的努力,甚至是以很多生命的代价换来的。我们热切期盼着安全、廉价的基因疗法能早日造福人类。
(选自《知识就是力量》,略有删改)
(链接)
2018年11月26日,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贺建奎宣布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于11月在中国健康诞生,由于这对双胞胎的一个基因经过修改,她们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病毒HIV。这一消息迅速激起轩然大波,震动了中国和世界。
同日晚,中国和世界多个国家的科学家陆续发声,对贺建奎所做的实验进行谴责,或者表达保留意见。他们的理由大体可以总结为:一、艾滋病的防范已有多种成熟办法,而这次基因修改使两个孩子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二、这次实验使人类面临风险,因为被修改的基因将通过两个孩子最终融入人类的基因池。三、这次实验粗暴突破了科学应有的伦理程序,在程序上无法接受。
【1】下列对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基因疗法离我们还很遥远。
B. 基因疗法与癌症的关系。
C. 基因疗法临床治疗的风险。
D. 基因疗法的治疗原理与应用探索。
【2】下列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①段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基因疗法也像青霉素一样会很快应用于临床实践。
B. 第②段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基因蓝图比作“图纸”,生动地说明它对构建我们复杂的躯体有着重要作用。
C. 第③段运用举例子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目前用基因疗法治疗疾病费用昂贵,成本很高。
D. 第④段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基因疗法向公众开放。
【3】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既介绍科学原理,又列举真实事例,向读者普及了基因疗法的相关知识。
B. 第①段中加点的“很可能”表示估计,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C. 第④段中加点词“绿灯”的意思是基因疗法可以修复人的免疫系统。
D. 第⑤段中介绍了基因疗法失败案例的确切来源,体现了作者严谨的写作态度。
【4】结合链接材料,你赞成全面开放“基因疗法”实验吗?说说你的理由。
9、任选一个进行写作。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节日是人们用来庆祝、纪念或祭祀的日子。过节的时候,有的人呼朋唤友,欢聚一堂;有的人回馈亲友,感恩师长;也有的人追溯过往,展望未来……而在每个人的生命历程中,有些特别的日子也常常被视作节日,例如孩子出生的那一天是属于一个家庭的节日,一本书出版的那一天是属于一个作家的节日,一个品牌上市的那一天是属于一个创业者的节日……
你是否曾有过一些难忘的节日?你又是怎样看待生命中那些令人有所领悟有所成长的日子的?阅读以上材料,自选角度,按要求完成作文。
(二)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放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我们常常有这样的体验——为一件事情苦苦追寻一番后在某一时刻一下子豁然开朗。
请以“那一刻,我豁然开朗”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写出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套作;(2)自拟标题,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