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革命烈士诗抄》中的作者很少是被称为诗人的。但是每一个作者——每一个革命烈士本身就是一篇无比壮丽、无比伟大的诗章。
B.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在战斗间隙,为战友们读《牛虻》,大家深受感动。
D.《童年》中已经成年的阿廖沙在母亲去世后,随父亲和外祖母去了外祖父家。
2、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恐龙无处不在》的作者是法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他的代表作有《 基地》《新疆域》等。
B. 核舟记》选自清代张潮所编的《虞初新志》,通过对一个长不盈寸的核桃的描写,赞美了雕刻者高超的技艺。
C. 陕北“信天游”是流传在陕北地区的一种民歌形式,以浪漫主义的比兴手法见长,是陕北汉族劳动人民精神、思想、感情的结晶。
D. “灯笼”,又称“彩灯”,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工艺品,它不仅是中国人喜庆的象征,更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
3、关于《傅雷家书》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傅雷在给儿子傅聪的信中用了大量篇幅谈美术,谈音乐作品,谈表现技巧和艺术修养,但这些家书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的问题。
B.《傅雷家书》收录的全是1954年到1966年间傅雷写给儿子傅聪的100多封家信。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闪烁着理想主义光芒的长篇小说,作者是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是保尔·柯察金,他是在朱赫来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的。在他的身上凝聚着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
4、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支乐曲,旋律急促,气势宏伟,当推向高潮时,又戛然而止,让人回味无穷!
B.春天来了,小树林里鸟语花香;冬天来了,一切都销声匿迹了,让人感到有些凄凉。
C.这部传记小说,虽然摆在书架上,却根本无人问津。
D.在这些日子里,他无时无刻都被“抗疫”一线的最美逆行者们感动着。
5、重送①裴郎中贬吉州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注释)①重送:刘裴二人曾一起被召回长安又同遭贬谪。此前诗人以写一首同题五言律诗,是为“重送”。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第一句中“客散”二字照应题目中的“送”,表明诗人与友人的分别,点明送别的时间。
B. 第二句中的两个“自”字表现出诗人有情而流水无情,更衬托出诗人别离时的伤感之情。
C. 三,四句用“君更远“青山万里”暗示裴郎中前程远大。
D. 通篇紧扣住江边送别的特定情景来写,使写最与抒自然而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E. “猿啼”在古诗词中经常营造清冷凄切的氛围,所以本诗也有有清冷凄切的情感存在。
【2】“青山万里一孤舟”一句内涵丰富,请分析这句表达出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6、古诗文名句默写。
(1)半匹红纱一丈绫,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卖炭翁》)
(2)____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缺月挂疏桐,________________。(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4)杜甫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忧国忧民的情思,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呐喊,体现了他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
(5)李白的《送友人》中有山有水,一动一静,相映成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选段,回答问题。
选段一:吞噬生命、削弱全队战斗力的伤寒也向(甲)进攻了。但他那健壮的身体在抵抗着,接连五天,他都打起精神从铺着干草的水泥地上爬起来,和大家一起去上工。他身上穿着暖和的皮夹克,冻坏的双脚套着(乙)送给他的毡靴,但这些都救不了他。
选段二:母亲把沉甸甸的包裹送到邮局。焦急等待的日子开始了。他一生中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痛苦而焦急地等过来信。他从早班信盼到晚班信。
失败的预感一天比一天强烈。他意识到,一旦小说遭到无条件的拒绝,那就是他的灭亡。那时候他就没法再活下去了。活下去也没有意义了。
此时此刻,郊区海滨公园的一幕又浮现在眼前,他一次又一次地问自己:“为了冲破这铁环,重返战斗行列,使你的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你尽了一切努力了吗?”
①选文中“甲”“乙”两个人物分别是:甲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
②“为了冲破这铁环”中“铁环”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联系整部作品,说出“他”在成长过程中冲破“铁环”的一次经历: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琐忆
①我读书不多,也没有什么大收获,但是故事还是不少的。
②开始读书时就闹了笑话。我们那时的孩子,尤其是我,混沌得让人不知如何评说,连一些生活常识都不懂得。一次读林觉民的《与妻书》,首句是“意映卿卿如晤”,其中的“卿卿”我就犯了难,不知是何方神圣。问别人,无解,(许是那些伙伴们诚心出我的洋相,不告诉我。)只好去问老师。语文老师是一位刚上班的姑娘,很腼腆,但很认真,对孩子也很热心。
③“老师,那卿是什么意思?”
④老师瞪大了眼,看着我。“注释上不是有吗,夫妻间的呢称?”
⑤“对,这个呢称是怎么回事?”
⑥老师红了脸,看着我,无奈地笑了。她顺势问了句“你那个妻字怎么写的?”我一低头,发现自己把妻字的下边的女字边写成了走字的下半边。但我不知道异常,因为我一向这样写。老师让我把题目和自己写的仔细对照一下,还说了一句“让你一辈子讨不到媳妇”。同学们哄笑起来,老师也笑起来,连她那嘴边的酒窝也笑红了。我就成“讨不到媳妇的卿卿”了。
⑦笑话是闹了,我却因祸得福,从老师那里讨来了《唐宋词浅析》一书,足足地,美了一段日子。
⑧这是一本很好的书。我至今记得书中写表先生在排演《姚期》期间一看到街头骑自行车倒地的情形就立即联想到姚期听到儿子姚刚打死郭大师时的动作处理。其投入情景让人折服,这已足以和卓别林拿着扳手在路上拧人家风衣纽扣的细节相媲美了。只是卓氏那是在剧中的表演,而表先生是在生活中的实景罢了。我很喜欢这本书,买到后就忘情地读了起来。
⑨我当时在教室的一个很不起眼的角落里,径自看着我的书。有同学喊去吃饭。放下书。发现教室里狼藉一片,地上还有不少血迹,就大瞪着两眼问同学。同学冲着我笑,说班里打架了,打了群架!我吃惊地点点头,知道天色已经很晚,就和同学吃饭去了。
⑩国老师是我们的历史老师,很严厉。在他的课上从不允许学生看闲书。他有一个非常严厉的处罚方法:只要从他的课上被发现看闲书,不管你有什么理由,他就用这本书在你头打,直到把这本书打飞为止。有一次他就当众把我们班一个叫李胜男或者叫李亚男的女生给打了,而且真把书给打飞了。这位女同学红肿着眼哭了一天,据说她现在已经做了编剧或者导演了。“打飞了”就成了那时对我们最严厉的惩罚。我也不幸有了这样的经历。
⑪一次上晚自习,我在看我的书,忘记了时间。第一节课是国老师的课,他进来了。我有一个毛病,就是看书的时候手里总是拿着一支笔在手边的本子上画来画去。国老师走到我跟前,看我一边看一边写,高兴地说:“看书呢。”我吓了一跳,赶忙回答。国老师说:“看吧,看吧,边看边写好,写写记得牢!”我长出了口气,趴那里不吱声。国老师转身要走,我的后桌同学(他不在人世也已经好多年了。)发话了,“国老师,还好?也不看看看的什么书?还记得牢?”我回头瞪了他一下眼。国老师转过身,戴上眼镜,推开我,拿起了我的书。“《世界著名悲剧选》”他一字一顿地自言自语道,看看我,又看看书,犹豫了一会。书放下了。
⑫“打飞了,打飞了。”后桌又多嘴了了。
⑬“不说能死!”
⑭国老师犯了难,阴沉着脸,掂量着书,看着那多嘴的同学,他的手一会抬起,一会放下,始终犹豫不决。教室里一片死寂,我的心几乎要蹦出来。许久,许久。
⑮“我把它扔楼下去吧。”声音是那样的无奈和无助。“您把它扔了我也得捡回来。”那声音小到只有我自己才能听得到,而且还带了灵腔。
⑯“打飞了,打飞了!”我回身蹦了那同学一脚,他不做声了。
⑰“把书收起来吧,这时候看不好。”
⑱国老师慢慢地回转身,弯着腰,疲惫地走出了教室。那一晚,老师再也没有来我们教室,以后也再没听说有同学因为看课外书而挨打的事。
⑲我爱看书,因此就忽略了生活中的很多细节。有一年我到了一个新的班级,老师把我安排到一个经常空着的位子上。同桌是一位女生,挺文静的。他们说她很漂亮,也很有风味。我到了新的班级,新的位置上,人生地不熟,又少言语,每天除了上课就是看闲书,不想还结了书缘。我后桌的男生突然给我弄来了我心仪已久的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我很感激他,感谢之后就沉没到克里斯多夫的世界里去了。有一次上政治课,我竟然喊了一声好,引得老师和同学们都把目光投向了我。老师以为我是为他的讲课叫好,也没太在意。我逃过了一劫,继续读我的书。这可引起了我同桌的警惕,她开始注意我这个土小子了,老替我担着心,也劝过我几次。我也试着隐忍,但当我再次为罗曼罗兰正合我意的匠心安排而大呼“该出现了”的赞许时,她竟然用胳膊肘使劲捅了我一下,小声严厉地说“上课呢”。我猛地一惊,刚想发火,见她娇嗔地怒视着我,吓得如梦初醒,忍着痛冲她笑了笑。
⑳危机解除了。
㉑一个星期六的下午,阴着天,我正在屋里看书,有人喊我,就出去了。
㉒在走廊里一个极不像学生的人问我,你叫张卿卿吗?我说是。他又说你知道你做什么了吗,以后小心着点。还没等我明白怎么回事,一记重拳就砸在了我的左脸上。我当即大怒,挥拳要打,那人却逃跑了。回到教室,如坠云里雾里。后来终于晓得,是我的那个给我书读的后桌起了歹意,他怕我夺了他的至爱而出的下策。他给我书读也并非善意,那个经常空着位子也不是班里缺人用不着,而是都被他打跑了。我也没太在意,倒是朋友们觉得丢了面子,纠集了人众,要和他较量。他胆怯了,央人求情向我道了歉。
㉓“哥,我不是有意对你,我是真的怕失去了她。”
㉔“你怎么知道你的灵芝就不是我的杂草!”
㉕我没有好声气,当即把书交还了他,也搬离了那个位置。那套书的后两本,是两年后我央人从外地借到寄给我读的。
㉖许多年了陈年往事,芝麻绿豆。
【1】文章共写了哪些读书的故事?
【2】文章第①段的作用是什么?
【3】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㉔段中的划线句。
【4】第⑭段画线句子主要使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
【5】结合语境,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我猛地一惊,刚想发火,见她娇嗔地怒视着我,吓得如梦初醒,忍着痛冲她笑了笑。
【6】选文的题目原为“书趣”后来又改为“琐忆”,你觉得哪一个更好一些,请简述理由。
9、按要求作文。
每个人的心底,都会有一盏盏明灯。这盏明灯,或许是知识;这盏明灯,或许是亲情;这盏明灯,或许是美德……你心中的那盏明灯是什么呢?
请以“心底有一盏明灯”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③不得抄袭;④不少于7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