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画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卑劣(bēi) 蛮 横(hèng) 卑 鄙(bì) 分 崩离析(bēng)
B.瞭望(liáo) 彷徨(páng) 缅怀(miǎn) 袖手旁观(xiù)
C.剥 削(xuē) 恐 怖(bù) 干预(gān) 强词夺理(qiǎng)
D.襁褓(qiǎng) 拙劣(zhuò) 奠定(diàn) 暴风 骤雨(zhòu)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宽慰(kuān) 穹顶(qióng) 草长莺飞(zhǎng)
B. 翌日(yì) 敦实(dūn) 戛然而止(jiá)
C. 硕大(shuò) 霎时(shà) 强词夺理(qiǎng)
D. 拾级(shí) 虔诚(qián) 海枯石烂(gū)
3、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傅雷家书》收录了1954年到1966年傅雷及夫人写给两个儿子(主要是长子傅聪)的家信100多封。这本书信集出版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B.《恐龙无处不有》中“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一句,运用打比方的方法,形象地说明了南极洲寒冷的程度和南极洲在地球中的重要地位。
C.庄子,道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哲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D.《礼记》是先秦到两汉时期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只要我们做到光明正大,心底无私,就不怕别人说三道四。
B. 他搬弄是非,挑拨离间的卑劣行为,很快在班内引起了公愤。
C. 他珍惜难得的读书机会,如饥似渴地阅读了大量科技书籍。
D. 八年级开展了“我为母校做奉献”活动,同学们那些可歌可泣的事迹感动了老师。
5、阅读下面古诗文,回答问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诗人面对①____,②____(①②处填四字主谓短语),雨脚如麻,丧乱少眠等穷困苦痛的生活状况,却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喊,表现了诗人③____情怀。
6、古诗词默写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7、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A“这一回可不然,你的确和莫扎特起了共鸣,你的脉搏跟他的脉搏一致了,你的心跳和他的同一节奏了;你活在他的身上,他也活在你身上;你自己与他的共同点被你找出来了,抓住了,所以你才这样欣赏他,理解他。”
B“从这一天起,他把整个身心扑在这部书的创作上。他缓慢地,一行又一行,一页又一页地写着。他忘却一切,全部身心都沉浸在书中的人物形象当中,也初次尝到了创作的艰辛:有时候那些鲜明生动、难忘的景象清晰地重新浮现在他的脑海里,但他无法用笔墨表达,写出来的字句显得那样苍白无力,缺少生气和激情。已经写好的部分,他必须逐字逐句全部记住。否则,线索一断,工作就要受到阻碍。”
(1)语段A中的文字选自《____ 》。作者现身说法,教导文中的“你”做一个“__ 、___”的艺术家。
(2)语段B出自《___》,他是___(人名),引导他走上革命道路的人是______(人名),因理想追求不同,他与初恋女友_______(人名)分手,经过无数血与火的洗礼,他以顽强的意志克服重重困难。选段是他身体瘫痪、双目失明后,在母亲和_____(人名)的帮助下顽强进行文学创作。最终作品《____》出版。这也是作者______(人名)人生经历的写照。
8、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蚕豆
曾必荣
①北京我没去过。
②汪曾祺在《食豆饮水斋闲笔》之《蚕豆》中道:“北京人是不大懂吃新鲜蚕豆的。北京人爱吃扁豆、豇豆,而对蚕豆不赏识。”单从这一点上,我就不羡慕北京人。
③我生在江北边,现居江南岸。江南江北蚕豆好,叫我如何不爱它?我爱吃新鲜蚕豆,尤其是现在。而在小时候,我却偏爱吃老蚕豆。
④小时家贫,零食稀有。逢上年节日,若能装上半裤袋的蚕豆,我就什么都不去想了。这种把晒干的蚕豆,和着“油沙”炒熟,当零食吃的蚕豆,在我的故乡,并没有特别的称谓。蚕豆就叫蚕豆,“站不更名,坐不改姓”,像铁打的汉子,其硬无比。——牙齿不好的人,是难享这口福的。
⑤边吃蚕豆边玩,最是有趣。显富,让伙伴瞧见,必定引来眼巴巴的问:吃么东西,把点我吃吃?
⑥吃没呀。
⑦没吃——?你把嘴张开给我看看。
⑧连咽几口口水,还是留下了蛛丝马迹,无话可说了,只得把手伸进口袋,摸索好一阵子,撮出几粒蚕豆,说:给,剩的不多了。
⑨把这一点点?
⑩嫌少,有本事你就不要。等我要缩回手时,伙伴就一把把蚕豆抓走,自言自语地说:少吃多有味,多吃味不高。
⑪还和弟弟比赛,看谁把蚕豆抛得高,并用嘴巴接住。输的一方,进贡蚕豆。这可是我的拿手好戏。弟弟输急了,拔腿就跑,我紧追不舍。捉住了,就从弟弟的口袋里狠狠地抓上一把,旋即逃之夭夭了。
⑫童年,多像那田间地头的蚕豆花呀,花蝴蝶似的,那么的可爱,那么的美好。可惜,花开不多时,童年也转瞬即逝。
⑬到了上中学,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格外钟情于蚕豆”,这一类的话,我只能放在心里,绝不会让同学们知道了。其时,学习到鲁迅先生的《社戏》。班里有位女同学长得小巧,眸子仿佛两粒“乌油油的罗汉豆”。于是,有好事的同学戏称她“蚕豆”。不久,就在班上传开了。她是讨厌同学叫她“蚕豆”的。甚至,吃蚕豆都犯了她的忌讳。
⑭而今忆及,我不禁哑然一笑。
⑮这“一笑”,笑得我少年不在了,青年也不在了。人到中年,牙齿不再所向披靡,无所顾忌——怕冷怕热,欺软怕硬。幸好,蚕豆的吃法良多:焖炒、油炸、水煮、烧汤……都很好吃。
⑯立夏时节,刚上市的蚕豆,嫩、糯、香、鲜。清人袁子才在《随园食单》中说:“新蚕豆之嫩者,以腌芥菜炒之甚妙,随采随吃方佳。”这种吃法,我没吃过。但对“随采随吃方佳”,倒是身同感受。
⑰鲜嫩的蚕豆,我还是最喜欢烧汤吃。做法也很简单,蚕豆去皮,怕一不小心老去,不洗,立即到锅里。用大火再度烧开,把搅好的蛋液均匀地淋上,放盐,添油,撒少许葱花,即可食用。这道蚕豆蛋汤,好吃又好看。看在眼里,仿佛黄云朵朵,碧玉点点,“相看两不厌”。吃在嘴里,爽滑柔软,口味甚妙。遗憾的是,吃这道汤的时令太短暂了。故有蚕豆谣云:蚕豆青,蚕豆黄,青的嫩,老的黄,由青转黄太匆忙。其实,这是我一时兴起瞎编的。不过,蚕豆易老的确是事实。
⑱是不是,有点奇怪蚕豆为何易老呢?想一想,也不难理解。先抄录一段竹峰君在《葫芦》里说的话:相对其他果蔬,葫芦营养价值较低。给了好看的外表,哪能再给丰富的内涵,天下好事,岂能让葫芦占尽了?
⑲借用上面的文字,稍加改变,给蚕豆易老找个理由吧:相对其他果蔬,蚕豆营养价值较高。给了丰富的内涵, ,天下好事,岂能让蚕豆占尽了?
【1】作者记叙了与蚕豆相关的哪几件事?请根据选文④~⑰段简要概括。
【2】简要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连咽几口口水,还是留下了蛛丝马迹,无话可说了,只得把手伸进口袋,摸索好一阵子,撮出几粒蚕豆,说:给,剩的不多了。
【3】有人认为选文⑬段内容多余,可以删去。你同意吗?说说你的理由。
【4】结合语境,仿照第⑱段画线句在第⑲段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句子。
【5】题目“蚕豆”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作者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9、根据要求作文。
感谢悬崖上的一课,让“我”学会“走一步,再走一步”,慢慢变得坚强勇敢;《阿长与<山海经>》里,感谢粗鲁的阿长对“我”真心的疼爱,她是“我”内心永存的童年温暖。岁月流逝,生命成长。这个过程中,父母养育了你,老师培育了你,朋友帮助了你……大自然给你启迪,社会给你经挫折使你成熟,成功让你奋起……对于这一切,总有某个触动你内心的情景,让你心怀感激。
请以“感谢 ”为题目,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要求:
①根据自己所写文章内容,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
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自选,文章不少于600字;
③不得抄袭、套作;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