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次第 翩然 悬殊 周而复始
B.萌发 孕育 骨骼 消声匿迹
C.褶皱 潮夕 追朔 相辅相成
D.雾霭 凋灵 暄嚷 目空一切
2、选出下列各组词语的字形及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A. 腐浊(shí) 静穆(mù) 冗(rǒng)杂 羁绊(bàn)
B. 怠(dài)慢 晦(huì)暗 撺(cuàn)掇 恬(tián)静
C. 斡(wò)旋 怅(chàng)惘 束缚(fù) 家眷(juàn)
D. 严峻(jùn) 震撼(hàn) 磅礴(bó) 福(fú)射
3、下面相关内容的赏析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北冥有鱼》文章开头写鹏的神奇变化,鲲的邀游太空,想象十分奇特。写鲲的南徙一“击”,一“抟”,“三千里”“九万里”,意境壮阔。
B.“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声”这一句以声写静,更突出了山林古寺的幽静。
C.“挥手自兹去”一句描写离别时挥手告别的动作,表现了依依惜别的心情;“萧萧班马鸣”一句中“班马”是指离群的马,作者借班马悲鸣不已,衬托出双方难舍难分的情谊,婉转含蓄。
D.“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这一句用环境描写渲染了凄苦的氛围,烘托了诗人愁苦的心境,为下文的叙述、描写和抒情作了铺垫。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秀丽壮美的山川,神秘繁茂的森林,湛蓝高远的天空,都是大自然给我们的馈赠。
B. 大自然启示我们:滴水可以穿石,是在告诉我们做事要持之以恒。
C. 在瓦蓝瓦蓝的天空下面,新建造的高楼大厦就如雨后春笋一般不断竖起来。
D. 德江县交管局招聘了许多交通协管员,在他们的协助下,交通拥堵的现象戛然而止。
5、请从感官的角度赏析诗中画线句。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许浑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关迥①,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注释)①迥,远。
6、古诗文默写。
(1)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________。《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土地平旷,_________________,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4)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记》
(5)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题破山寺后禅院》
(7)浮云游子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送友人》
(8)拣尽寒枝不肯栖,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7、根据名著,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_____)
A.傅聪是我国著名的钢琴家,9岁师从意大利钢琴家梅百器。1954年赴波兰留学。1955年3月获“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第三名和“玛祖卡”最优奖。
B.傅雷在1956年2月29日的信里表明他对艺术的看法:艺术不但不能限于感性认识,还不能限于理性认识。艺术家除了理智之外,还有一个“爱”字。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主人公保尔参加革命后多次受伤或生病,其中让大家都以为他已经去世的那次是在布琼尼骑兵部队作战中头部被弹片击伤,右眼失明。
D.“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这是保尔在瞻仰烈士墓地时候产生的内心思想,此时保尔想到一个人的一生应当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2)保尔在修铁道工地被疾病击倒后,朱赫来作为党代表来到工地视察,他马上得到这样的结论:“这里的青年都是无价之宝,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请问朱赫来说的 “这样炼成”具体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列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人生三病
张培锋
①明代陈继儒的《小窗幽记》是一本很值得阅读的书,其中很多话,包含着丰富的人生感悟和哲理,深长思之,可以启迪心智。比方说“讳贫者死于贫,胜心使之也;讳病者死于病,畏心蔽之也;讳愚者死于愚,痴心覆之也”这句话,愈琢磨愈觉得其理深刻,或许,这就是古代经典永久的魅力所在:典雅、通透,言简意赅却意蕴深刻。
②胜心、畏心、痴心可以说是人生的三病,陈继儒分别将其对应于贫、病、愚这三种人们最忌讳的东西,用“使之”“蔽之”“覆之”三个词语将其连贯起来,可以说探到了病根。换句话说,表层的病状是贫、病、愚,而深层的病因则是胜、畏、痴。意思是说:要想除掉前者,必须从后者入手,也就是从心底下功夫。
③所谓从心底下功夫,就要分析一下胜心、畏心和痴心这三种心了。胜心也就是争强好胜之心。看别人开了辆名车,我也非得买一辆不可,并且一定要胜他一筹。从某种意义上看,正是这种心促使人们不懈追求,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但进步有时也会有进步的代价,譬如手机,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方便,但随之就出现了追求手机品牌等盲目攀比现象。过犹不及,如果一味争强好胜,并任其泛滥,那么这种“进步”带给人们的就未必是幸福,因为物质层面的东西,往往需要人们用心感受才有意义。物欲横流,心灵迷失,由此也就有了“穷得只剩下钱了”之说。应该说,物质富足只是精神富足的前提,却未必一定带来精神上的富足,而后者才是根本。
④畏心,就是讳疾忌医之心,表现之一是怕别人知道有病而不敢或不肯就医,究其根本是怕病、怕死。但怕就不得病、不会死了吗?殊不知这种怕本身就是致病的根源啊!有些人不是病死的,而是被吓死的。其实,即使得了病,也应该以豁达之心对待,生老病死乃人生常态,任他多么高贵、富有,在死亡面前却是一律平等的。如此想开了,有病求医问药,病可能就好了。讳病还有另一种表现,就是偏信养生。养生本身没有错,但如果把它看得太重,疑神疑鬼,那么养生就可能变成“害生”。真正的养生,应该心胸开阔,豁达大度,如此,可能反而不会得病,甚至活得更好些,这其中的辩证关系是值得深思的。
⑤痴心则是愚蠢的根源。有些人怕别人说自己无知,总是装出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懂的样子,殊不知这本身就是无知、愚蠢的表现。孔子说得好:“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自己不知道,那才是智慧。何以故?天下之事,我们知道的总是少数,不知道的总是多数,故而求知的过程是无止境的。知道自己无知,才可能开启智慧之门,忌讳说自己无知,恰恰证明自己的无知、愚蠢。
⑥较之古人,以上“三病”,现在不少人有过之而无不及。其实,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更应该平心静气,用平常心看待得失,用理性的态度审视生老病死,直面真实的自己,这样才会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有位哲人说:有些人活着是为了吃饭,有些人吃饭是为了活着。但如何“活着”,才是人生之大事啊!
(选文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窗幽记》之所以值得人们阅读,是因为这本书语言典雅、感悟丰富、意蕴深刻,启迪心智,魅力无穷。
B. 物质的富足并不一定能带来精神的富足,开着高级轿车斗富、吃着山珍海味比阔的现象,就是精神贫穷的表现。
C. 作者在剖析人生“三病”时,从现象入手,深入分析产生这三种心理偏差的原因,揭示出问题的实质,发人深思。
D. 文章结构严谨,思路清晰,①②段引出论题,③④⑤段分析说理,结尾提出要提升人生的境界,活出精彩。
【2】文中第⑤段划线语句是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结合选文,谈谈如何才能摆脱人生“三病”。
9、作文
题目:在这个 的春天里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