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下)淄博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中国文化崇尚“和”,有关“和”的思想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和”既被视为孕育万物的本源,也被看作修德养性的关键,还被认为是社会交往的准绳,更被尊为国家共处的原则。“和”的重要性体现在我们的语言当中:故宫的三大殿被命名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商人们常说“和气生财”,我们在祝贺人新婚的时候常用“琴瑟和鸣”等寓意美好的词语。

    A.“准绳”“崇尚”“也”的词性,依次是名词、动词、副词。

    B.“源远流长”“修德养性”“孕育万物”三个短语均为并列短语。

    C.“‘和’的重要性体现在我们的语言当中”一句的主语是“重要性”,“在我们的语言当中”是补语。

    D.“我们在祝贺人新婚的时候常用‘琴瑟和鸣’等寓意美好的词语。”这句话的主干是“我们用词语”。

  •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xǐng)   奋(kàng) 家(juàn) 幽(qiao)

    B. 慢(dài) 辈(xíng) 原(liáo) 叹(kǎi)

    C. 洁(jiǎo)   旋(wò) 树(jiù)   绊(jī)

    D. 杂(rǒng)   暗(huì)   立(yì) 然(gá)

  • 3、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如果把4G比喻成一条普通的道路,5G就是立体的高速公路

    ②5G在时延性和连接密度这两个关键指标上也都有“跨栏式”的突破

    ③而其峰值速率可达20bps,是4G的20倍

    ④5G,即5th- Generation,指的是第五代移动电话通讯标准,是现有4G通讯技术的延伸

    ⑤5G的下载速率将达到10Gbps,相当于4G的10倍

    ⑥相较于2G/3G/4G5G的速度更快,信道带宽也进一步得到了提升

    A. ④①⑥⑤③② B. ④⑥⑤③①② C. ①⑥⑤③②④ D. ①④②③⑤⑥

  • 4、下列各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真正的强者,如水般柔软,海纳百川,能坦然地面对苦涩,也能随时准备迎接生活中的甜。在人生漫长的旅程中,唯有保持一颗柔软心,才能具有愈发坚韧、持久的生命力。

    A.“如水般柔软,海纳百川”一句中的“,”应该改为“、”。

    B.文中“海纳百川”“愈发坚韧”分别是主谓短语和偏正短语。

    C.文中“强者”“苦涩”“坚韧”都是名词。

    D.“真正的强者,如水般柔软,海纳百川,能坦然地面对苦涩,也能随时准备迎接生活中的甜”,这句话的主语是“强者”。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杜甫是我们熟知的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作品《望岳》和《春望》都由“望”字领起,但是两首诗的内容和情感却大不相同。请你阅读诗歌完成小题。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1请你补齐横线上的诗句。

    《望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结合诗歌内容,判断下列选项中错误的一项是( )

    A.这两首诗创作背景不同:《望岳》写在开元盛世,《春望》写在安史之乱;作者作诗时年龄不同:《望岳》是裘马清狂、意气风发的青年时期所作,《春望》写在作者历尽沧桑、日渐衰颓的中年。

    B.这两首诗描写的景物不同:《望岳》写巍峨高大,神秀峻拔的泰山,《春望》写满目疮痍,残破凄清的长安。

    C.这两首诗表达的情感不同:《望岳》写作者科场失意后依然具有凌云壮志的豪情,《春望》写国破家亡之际作者对家人担忧挂念和对国家前途无限忧虑的悲情。

    D.虽然《望岳》更凌厉自信,《春望》更深沉蕴藉,但是都体现出了杜甫热爱自然、心忧天下的大胸怀。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腹有诗书气自华,根据你的积累填写下面的诗句。

    (1)浮云游子意,______________。(李白《送友人》)

    (2)青青子衿,______________。(《诗经·子衿》)

    (3)青树翠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名著阅读。

    (1)人们提出“在新时代,要做保尔还是比尔”的新命题。与比尔·盖茨相提并论的保尔,是苏联作家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他在老水手 的教育下走上了革命道路,最终成长为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

    (2) ①“人应当赶紧地、充分地生活。因为意外的疾病或悲惨的事故随时都可以突然结束他的生命。”

    ②“就是到了生活已经无法忍受的时候,也要善于生活下去,要竭尽全力,使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

    ①句中加点“生活”的含义是什么?②句中保尔在全身瘫痪、双目失明的情况下是怎样“善于生活下去,要竭尽全力,使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卖伞姑娘

    ①有些想念是不需要理由的,就像时常跃入我心中的那个姑娘的身影。每当缠绵的细雨裹住这个城市的时候,这种思念就如同四处弥漫的细雨一样,无边无际。

    ②那是一年前的一个雨夜。路灯在丝丝雨线织成的帷帐里睁着惺松的睡眼,洒下的光映射在路面的积水上。在单位加班昏了头的我下了楼,才知道这个城市的一切都猫进了细雨的怀抱里。我呆望着路灯罩里舒缓而降的雨丝,想起了远在十多公里之外的家,心一横,推着车子撞破了雨幕。

    ③“先生,您需要一把伞吗?”正准备骑上车子的我,突然听到一个轻盈、温馨的声音。回过头我才发现单位大门外的路灯下站着一位姑娘,怀里抱着一掴伞。她有十六七岁的样子,穿着鹅黄色的薄毛衣和黑色的长裙,背光站着,我看不清她的脸庞。

    ④我的确是需要一把伞呀!我停下来,仔细地把她怀抱中的十几把雨伞挑了一遍。我那时世俗地想:街头小贩的东西十有八九是假冒伪劣,既然急需,那就买吧,但挑挑拣拣的事儿是不能掉以轻心的。

    ③那姑娘极有耐心地把我打开包装的雨伞又一一地装上,她蹲下来时,一头长发几乎垂到地上,发梢上一缕缕地淌着雨水。

    ⑥“姑娘,你卖的是雨伞,为什么不自己用一把?看你,小心淋病了。”我嘴上这么说,手里却没停下挑拣的动作。

    “一用就卖不出去了,这是我这学期的生活……”姑娘说了半截,止住了话头。我才明白,眼前的这个小贩是个学生。我想接着问她其他的情况,但她再不肯说一句话了,只是细心地拾掇着被我弄乱的雨伞。

    ⑧事情就这么简单,简单得如同到集贸市场那样。但那个雨夜及时出现的那把雨伞却罩着我。而且,我刚走到半路时,原本温柔细腻的雨丝变成了瓢泼狂暴的大雨。因而,那把雨伞便更显得尤为体贴、尤为及时……

    ⑨隔了两天,我无意中翻阅晚报时,在一版右下角看到了一幅图片报道。虽然那晚我没有看到卖伞姑娘的面孔,但我从衣着的款式、颜色和报道的内容上却立即断定,她就是我遇见的那个卖雨伞的姑娘。图片报道简练得只有几句说明:“这位贫困大学生昨晚在勤工俭学卖雨伞时,挺着感冒了好几天的病体,因冒雨等待一位付款时掏丢了四百余元钱的顾客,而昏倒在街头……那个因付款而掏丢了四百多元钱的人肯定不是我,如果是我,那就太富有戏剧性了,而且我对她的挂念也会有充分的理由。报纸上没有她就读的校址,只有她的很美的名字。

     

     

    ⑩又是一个下雨天。我独自走在行色匆匆的人流里,又想起了那个卖雨伞的姑娘。初春的雨水还有几丝凉意,我没有打伞,潜意识里有一种希冀:那个穿着鹅黄毛衣、黑色长裙、看不清面庞的姑娘会不会突然出现在我的面前?

    ⑪“先生,你需要一把伞吗?”我真想再次听到那句轻盈温馨的问话。

    ⑫此时的我没有雨伞,但我总觉得头顶有一把粉红色的雨伞,伴我在每一个雨天里……

    1第(1)段划线句运用了_______________修辞手法,作用是_____________

    2第(7)段划线句运用了____描写,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8)段写道:“我刚走到半路时,原本温柔细腻的雨丝变成了瓢泼狂暴的大雨。”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分析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全文,请你说说卖伞姑娘有哪些性格特点。

    5”此时的我没有两伞,但我总觉得头顶有一把粉红色的雨伞,伴我在每一个雨天……请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根据要求作文。

    在众多表现亲情的散文中,《背影》《秋天的怀念》都是用平实的语言叙写平凡的事件,传达真挚的情感,从而成为典范的文学作品。

    请模仿这两篇课文的写法,以“那是一双________的手”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把题目填写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有真情实感,内容具体;④字数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