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下)佳木斯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宽慰(wèi 行辈 xíng 羁绊(   亢奋(kàng

    B.怅惘wǎng   冗杂  rǒng 糜子(   斡旋(

    C.蓦然(    农谚  yàn   连翘(qiáo   追溯(

    D.缄默(jiān   凋零  diāo 龟裂(jūn 腐蚀(shí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愤怒)。 B.齐谐者,怪者也(记载)。

    C.子非鱼,知鱼之乐(怎么)。 D.其本(追溯)。

  • 3、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听了渔人对外界的介绍后,桃花源中人感叹不已,从上下文可以推知,他们感叹的是“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韶光易逝和自己逃脱了外界的纠纷与祸乱。

    B. 作者在文中描绘了一个与黑暗社会相对的美好世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这样的理想社会在当时是不可能存在的。

    C. 文章最后写南阳刘子骥向往这块乐土,欣然寻访,没有成功。刘子骥是晋代名士,与陶渊明同时代,把他写进作品中,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

    D. 作者成功地运用了虚景实写的手法,使人感受到桃源仙境是一个真实的存在,显示出高超的叙事写景的艺术才能。

  • 4、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古埃及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来的希腊文明、罗马文明有着深刻的影响

    ②对古代文明的兴趣来自人类对自身文明发展历史的溯源和尊重

    ③更可以使我们进一步探索国家的起源、文字的起源,以及社会形态、宗教、科学、艺术等发展历程

    ④探索古埃及历史文化之谜,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

    ⑤寻找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的印迹

    A.②④⑤③①

    B.②①④③⑤

    C.⑤④③②①

    D.①④③②⑤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送友人》和《谢亭送别》,完成下列小题。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呜。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1两首诗都运用了景物描写来表达离别之情。请你结合《送友人》五六句(颈联)诗,《谢亭送别》后两句诗,作简要赏析。

    2古往今来,诸多文人墨客对于别离总是歌吟不绝。一种别离,多样情思。下面诗句中最能体现旷达乐观情怀的一项是(   )

    A.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B.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C.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D.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根据提示默写。

    __________,教然后知困。(《虽有佳肴》)

    ②关关雎鸠,在河之洲。__________,君子好逑。(《诗经》)

    __________,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陶渊明)

    ④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⑤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表达词人幽居清冷的心境和不敢随俗的高洁品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⑥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写梅花即使遭遇摧折也坚持自己的操守和品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名著知识填空。

    ______的《平凡的世界》塑造的主人公________________兄弟,只是两个平凡的农民,一个扎根乡土,一个走进城市。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节选)

    马丽华

    ①这里便是著名的长江奇观之一的冰塔林。从砾石堆上四面张望,晶莹连绵的冰峰、平坦辽阔的冰河历历在目。杰巴、安托、开大车的大胡子师傅,头戴狐皮帽,身裹羊皮袍,肩扛比人身还长的大冰凌,蠕动在巨大的冰谷里,一列小小身影。远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冬统领着冰雪劲旅,天地间浩浩苍苍。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地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

    ②慢慢从砾石堆上走下来,慢慢沿冰河接近冰山。这一壁冰山像屏风,精雕细刻着各种图案。图案形态随意性很强,难说像什么。从狭小的冰洞里爬过去,豁然又一番天地。整座冰塔林就由许多冰的庄园冰的院落组成,自成一天地。我用新近装备的柯尼卡拍彩照,使用标准镜头受限,没同时配起变焦镜头使我后悔了一辈子——拍一座完整的冰山,要退出很远。正是在后退的当儿,脚下一滑,分外利落地一屁股坐在冰河上,裂骨之痛随之袭来。这一跤,使我在后来的旅行中备受折磨。回那曲拍了片才知道,娇贵而无用的尾椎骨已经折断,连带第八节腰椎也错了位。

    ③往下的情景多少有些凄凉。此地的海拔已经超过六千米。头痛,恶心,双脚绵软,呼吸困难——典型的缺氧反应,外加新伤剧痛。索性哪儿都不去了,一个人蜷卧在最近的这座冰山脚下。眼看着兴致极高的伙伴们,大口喘着气,扛着摄影器材,翻过一面冰墙,不见了。

    ④说不见又出现了一个,老远喊我:“都到这地方了,不到处转一转,多吃亏呀!”他从冰墙那边翻过来,到小车里取盛放胶片的箱子。为节省体力,就在冰上推。

    ⑤“我要死了。”我少气无力地说,声音空空荡荡,随即散失在冰原上。

    ⑥置身于冰窟,远比想象的要温暖,穿着件腈纶棉衣,外罩一件皮夹克,居然感觉不到冷。风声一刻不停地呼啸,辨不清风何来何往,仿佛自地球形成以来它就在这里川流不息,把冰河上的雪粒纷纷扬扬地扫荡着,又纷纷扬扬地洒落在河滩上、冰缝里。渐渐地冰河已光滑难行。从北京来的摄影师大吴,负责拍一本有关于藏北的大型画册,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照相器材就装在一个很考究的箱子里。唯恐摔坏了,便推着箱子在冰面上爬行。他用奇怪的“鱼眼”为我拍了一张反转片,一部分精神和生命就寄存在这变了形的仙境中了。

    ⑦是琼瑶仙境,静穆的晶莹和洁白。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漫不经心地切割着,雕凿着,缓慢而从不懈怠。冰体一点一点地改变了形态,变成自然力所能刻画成的最漂亮的这番模样:挺拔的,敦实的,奇形怪状的,蜿蜒而立的。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小小的我便蜷卧在这巨人之发下。太阳偶一露面,这冰世界便熠熠烁烁,光彩夺目。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环绕冰山的波状皱褶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长,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

    ⑧第二天,仍随大部队进入冰塔林。在滑极了的冰河上一点点挪动,时而也需爬行——人们越发有经验了,在有坡度的地方,就翻身滚将起来——终于过了冰河,我便半卧在砾石堆上仔细寻找起来,看有没有贝壳、植物之类化石,或者古人类生活过的痕迹,可是很遗憾,没有。而我似乎已经衰竭,心想碰巧哪一口气上不来,就长眠于此吧。

    ⑨见我再也没有力气返回了,杰巴他们开着车过来,接我过这一段冰河。

    ⑩拍电影的那一伙不知又发现了什么新大陆,久久不回来。不甘心在车里闷坐,又挣扎着去拿座冰河中间的砾石堆。过午的太阳强烈,冰面疏松多了,有流水漫溢出来。此刻除了风声,还有一种声音轻易便可辨别出来。那是坚冰之下的流水之声,它一刻不停,从这千山之巅、万水之源的藏北高原流出,开始演绎长江的故事。

    1选文记叙了作者跟随摄制组在各拉丹冬游览的经历。随着立足点和观察视角的变化,作者笔下的景物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请根据作者第一天在冰塔林的所见,完成下列表格。

    立足点

    观察视角

    景物

    特点

    ___________

    远望

    ________

    晶莹连绵、平坦辽阔

    沿冰河接近冰山

    ___________

    ________

    冰的天地

    _________

    细看

    冰体、冰山

    _________

     

     

    2选文中作者多次写到自己在高原上的疼痛、恶心,甚至觉得“要死了”,这些内容与文中的写景有什么关系?产生怎样的表达效果?

    3根据括号里的要求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1)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地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品味加点词语)

    (2)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没不经心地切割着,雕凿着,缓慢而从不懈怠。(赏析修辞手法)

    4从选文中找出最能表现文章主旨的句子,并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读下面两个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哲学家康德曾说:“所谓自由,并非随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

    材料二:四川宜宾高三学生余梦瑶在家上网课期间,每天早上6点起床学习,晚上6点规划晨读和晚读,她有3个本子,其中一本写满规划,字迹工整如印刷体。她说疫期上网课全靠自律,目标是中国传媒大学,信心和目标是支撑自己在家学习的原动力。她说:“任何东西只要掌握了原动力,明确了目标,自律这条路可以走得很好!”

    要求:①结合上面两则材料,写一篇演讲稿,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②不得套作、抄袭,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

    ③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