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书籍具有不朽的本质,在人类所有的奋斗中,唯有书籍最能经受岁月的 ,庙宇与雕像在风雨中颓毁坍塌了,而经典之籍则与世长存。伟大的思想能 时光的束缚,即使是千百年前的 ,时至今日新颖如故,熠熠生辉。只要拂动书页,当时所言便 ,犹如亲闻。时间的作用淘汰了粗劣制品。就文学而言,只有经典名言方能经久传世。
A. 打磨 摆脱 金玉良言 一清二楚
B. 磨蚀 摆脱 一家之言 一目了然
C. 打磨 挣脱 至理名言 屈指可数
D. 磨蚀 挣脱 真知灼见 历历在目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垃圾分类很有意义,不仅能增强我们的生活质量,还能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
B.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滨江绿道上健身休闲的人渐渐多了起来。
C.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拥有2527种植物物种,近5000多种野生动物。
D.由于中国8名登山队员成功测量珠峰高程,使人们由衷地佩服他们的勇气和担当。
3、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壶口瀑布》作者梁衡,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作家,这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游记散文。
B. 《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C.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的演讲。
D. 《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的作者是王选,他是计算机文字处理专家,被誉为“当代的毕昇”。
4、下列句中的加点字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乃记之而去
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神情与苏、黄不属
C.中轩敞者为舱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D.潭中鱼可百许头 珠可历历数也
5、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简述首联写景的作用。
【2】怎样理解尾联“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6、古诗文默写。
(1)万籁此都寂,________________。(《题破山寺后禅院》)
(2)______________,落日故人情。(《送友人》)
(3)__________________,寂寞沙洲冷。(《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4)无意苦争春,______________。(《卜算子·咏梅》)
(5)莫言在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演说中感谢恩师徐怀中先生,可以说有了徐怀中才有了莫言。这让我们想起《马说》中的两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作者通过写景渲染自己暗淡悲惨的处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能体现诗人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卖炭翁》中突出交易的不平等,揭露了宫市、封建统治阶级对百姓的剥削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多少过分的谈词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众人的掌声、拥抱,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减少你对艺术的谦卑!总算我的教育没有白费,你二十年的折磨没有白受!你能坚强,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
(1)以上文字是一个父亲写给儿子的信,出自我们学过的名著《_______________》,文中“你”指的是_______________。
(2)这本名著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的问题,其次对儿子的生活也进行了有益的引导。说说这段话给你的启示。
8、阅读说明文《火箭是如何“站”起来的》,完成下列小题。
火箭是如何“站”起来的
段 毓
①众所周知,世界上大多数火箭都是垂直发射的,发射前,第一个重要工序便是进行垂直总装,也就是先让火箭“站”起来。一般来说,一枚火箭有十几层、二十几层楼那么高(长征五号为56.97米),那么又高又壮的它们是怎么“站”起来的呢?
②其实,火箭“站”起来的过程和搭积木有类似的地方,都要通过组装模块成型。
③火箭通过火车运输时,箭体的不同部位分别“乘坐”在不同的车厢中。到了发射场之后,各个部分再“下车”,然后进行吊装起竖。
④先要运用发射架固定平台。发射架的固定平台是数十米高的金属架构,内有各种管路和电梯,供连接电路、加注燃料和上下人员。顶部有吊车,供吊装火箭用。我国的运载火箭是在发射架上组装,所以又设置了活动平台。活动平台是一个门形架构,可以固定火箭,为人员提供工作平台,火箭组装完毕后移开。
⑤之后在吊装过程中,进行分部分吊装。先用吊具将一级火箭起竖,然后在周围捆绑安装四个助推器,且安装时遵照两两对称的原则,这样才能保证火箭的底盘“站”得稳。然后,再把二级箭体吊装到一级之上,实现对接。大约要将十个模块起竖,并进行组装拼接。当火箭的最后一个部分——船罩组合体与火箭末级对接后,一枚完整的火箭就“站”在了我们面前。
⑥然而,“搭积木”只是用来类比火箭起竖的方式,实际的“站立”操作却远非搭积木这么简单。这个过程更加复杂和缓慢,要保证万无一失,大概需要两天。每一级火箭的移动、旋转和吊装都必须小心谨慎,分毫不差,不同组件之间的对接更要精细,甚至一毫米的误差都不允许出现。每完成一级对接,火箭四周的回转平台也要层层合拢,以保证火箭的稳定安全。
⑦发射前一小时,回转平台移开后,固定平台不为火箭提供机械支撑。此时火箭的“站立”,则完全依靠用数个爆炸螺栓连接火箭尾部的措施,由此担负起支撑的任务。火箭点火后,推力增大到一定程度,螺栓起爆分离,刚刚还“站”着的火箭便向上飞去。
【1】说说你对这篇说明文标题的理解。
【2】为保证火箭“站”起来,采用的主要技术措施有哪些?
【3】第⑤段中加点的“大约”一词不能去掉。请你具体说说原因。
【4】第③-⑦段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
【5】第⑥段划线句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什么?有何作用?
9、请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何处不相逢。与他人相逢,也许就是一次情感的慰藉;与自然相逢,也许就是一次灵魂的洗礼;与书籍相逢,也许就是一次心智的陶冶;与历史相逢,也许就是一次精神的升华……总有一次相逢,会触动我们的心灵,温暖我们的人生。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相逢”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文中的人名、地名、单位名一律用“××”代替。④卷面整洁,字迹清楚,全文不少于600字,最多写满格。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