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下)宝鸡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甚矣,汝之不惠 B.安求其能千里也

    C.而伯乐不常有 D.执策而临之

  • 2、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老子和庄子都是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道家代表人物,合称“老庄”。

    B.古诗词的意象内涵丰富,如“月亮”常代表思念,“鸿雁”可抒发乡愁,“梅花”有高洁之意。

    C.成语“扶摇直上”“教学相长”“无人问津”分别出自《北冥有鱼》《虽有佳肴》《桃花源记》。

    D.《马说》是韩愈《杂说》的第四篇。韩愈,字退之,河阳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军事家。

  • 3、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男女衣着,如外人。   悉,全,都 (《桃花源记》陶渊明)

    B..伐竹取道。   乐,以……为乐.   (《小石潭记》柳宗元)

    C.得其船,便扶路。 向,方向   (《桃花源记》陶渊明)

    D.舟首尾长约八分有   奇,零数、余数   (《核舟记》魏学洢)

  •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谓心不争也;不同,谓立志各异也。

    B. 古代通常男子20岁,女子15岁行成人礼,其中,男子成人礼叫做冠礼,女子成人礼叫做笄礼,人们又管男女举行成人礼的年龄分别叫做弱冠之年和及笄之年。

    C. 《五柳先生传》、《岳阳楼记》、《马说》、《与朱元思书》、《送东阳马生序》中的“传”“记”“说”“书”“序”都是古代的文体。

    D. 《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首”。永贞元年,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失败后被贬永州司马。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各题。

    观 猎

    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注】①角弓:以兽角为饰的硬弓。②细柳营:在今陕西长安,是汉代名将周亚夫屯军之地。

    【1】下列对古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以一个“猎”字贯串全篇,生动鲜明地描绘出一组将军冬日狩猎图。

    B.首联起句先写角弓鸣响,箭飞劲疾,然后才点出是将军冬猎,气氛很轻松。

    C.“忽过”和“还归”二字突出了将军狩猎的迅速,具有强烈的飞动的画面感。

    D.本诗从侧面塑造了一个勇武矫健、豪迈潇洒、喜欢狩猎的将军的英雄形象。

    【2】这首诗颔联中“疾”“轻”二字用得极为微妙传神。你对此是怎样理解的?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腹有诗书气自华,根据你的积累填写下面的诗句。

    (1)浮云游子意,______________。(李白《送友人》)

    (2)青青子衿,______________。(《诗经·子衿》)

    (3)青树翠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名著阅读 。

    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有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可是不敢说。你这个年纪是一切向前往的,不愿意回忆的;我们噜哩噜嗦的抖出你尿布时代的往事,会引起你的憎厌。孩子,这些我都很懂得,妈妈也懂得。只是你的一切终身会印在我们脑海中,随时随地会浮起来,像一幅幅的小品图画,使我们快乐又惆怅。

    【1】“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中的“这一类的话”指什么?(用原文回答,15字以内)

    【2】令作者“又快乐又惆怅”的是什么事?为什么说它是“又快乐又惆怅”的?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大自然的语言》中的节选文字,完成小题。

    ①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1)(A清醒;B苏醒;C醒悟;D复苏)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2)(A次第;B连续;C陆续;D全部)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3)(A纷纷;B刷刷;C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②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③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1在语段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

    (1)______  (2)______  (3)______

    2文中加横线的句子分别采用了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3第二段中“大自然语言”指的是(   )

    A.劳动人民心中理解的话。 B.布谷鸟唱歌。

    C.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 D.花香鸟语,草长莺飞等自然现象。

    4下列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第①段生动地勾画出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四季图”,形象地说明了花草鸟虫的变化和气候的关系。

    B.“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用具体的物候变化表现了一年四季的景色变化。

    C.“年年如是,周而复始”,既点明了四季变化的自然现象是有规律的,又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D.杏花“传语”、桃花“暗示”、布谷鸟“唱歌”,运用拟人手法具体形象地说明大自然的语言。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一滴水经过丽江》一文。本文作者化身为“一滴水”,为我们全方位地展示了丽江古城的自然风光、历史沿革和人文景观,读来令人耳目一新。假如你是图书馆里一本被借阅的书,是路边的一个小报亭或一辆共享单车,甚至就是居民楼下的一棵树……

    你会有怎样的经历?又会看到怎样的社会人生呢?请发挥想象,写一篇故事,题目自拟。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恰当运用表达方式,字数不少于600字。

    (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