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共享单车具有快捷、方便、灵活,已成为广大市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
B. 在“一带一路”的推进过程中,中国将同哈萨克斯坦一道圆梦、筑梦、追梦。
C. 通过哈桑的誓言“为你,千千万万遍”,使我懂得了朋友间友谊的珍贵。
D. 为了缓解地震灾区受伤人员血液供应不足的状况,社会各界人士踊跃献血。
2、下面文化文学常识或文体知识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民歌。
B.《社戏》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有删节。社,在绍兴指一种居住区域,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
C.合理的说明顺序,有助于充分表现事物或事理本身的特征,也符合人们认识事物或事理的规律。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D.在《桃花源记》一文中,作者虚构了一个人人劳作、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社会安定、民风淳朴的理想社会,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黑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庄子是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尊为“老庄哲学”。
B.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记叙了庄子与惠子二人在濠水桥上游玩时进行的一场小辩。
C. 《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北冥有鱼》节选自《庄子》外篇中的《秋水》。
D. 《庄子》善于运用寓言对所论述的抽象事理进行形象化的比拟,想象雄奇瑰丽,语言灵动而有气势。
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行辈/行伍 症结/对症下药 风尘仆仆/前仆后继
B.糜子/奢靡 怠慢/百战不殆 怒不可遏/昭然若揭
C.狼藉/羁绊 自省/不省人事 间不容发/发人深思
D.磅礴/薄饼 戛纳/戛然而止 三字箴言/三缄其口
5、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桃 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①,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③。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 ①归:出嫁。②(fén):草木果实累累的样子。③蓁(zhēn)蓁:叶子茂盛的样子。
【1】本诗在章法结构上采用了____________的形式。
【2】请从比、兴手法的角度赏析全诗。
【3】“桃之夭夭”四字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
6、(1)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______________。(《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_________________,两朝开济老臣心。 (《蜀相》)
(3)春阴垂野草青青,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淮中晚泊犊头》)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轻烟老树寒鸦。 (《天净沙•秋》)
(5)傲杀人间万户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沉醉东风•渔夫》)
7、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语段,结合原著,回答问题。
“当然要雇人啦。”保尔说。“因为电工斯坦科维奇生病,今天机器都停了。老板跑来两趟,要找个替工,就是没找到。单靠一个锅炉工就发电,他又不敢。我们的电工得的是伤寒病。”
“这么说,事情就算妥了。”陌生人说。“明天我来找你,咱俩一块去。”他对保尔说。
“好吧。”保尔看到陌生人那双安详的灰眼睛正在审视他。那坚定的、凝视的目光,使保尔有点局促不安。灰色的短上衣从上到下都扣着纽扣,紧紧地裹住他那宽大而结实的身子,显然太小了。他的脖子像牛脖子一样粗壮,整个身躯宛如一棵矮壮的老橡树,充满着力量。
选段中的“陌生人”是谁?他对保尔有什么重大影响?
8、 智能机器会超越人类吗?
①智能机器真的有可能超越人类吗?2017年5月23日至27日在中国嘉兴乌镇进行的三番棋比赛,“阿尔法围棋”总比分3比0战胜世界排名第一的柯洁,这更激发了人们对人工智能的关注。
②的确,如果按照固定的程序进行预算,人脑的确赶不上人工智能。无论是国际象棋还是围棋,都是可以完全程序化的一种运动。如果我们问“阿尔法”一个简单的问题:“你赢了比赛开心吗?”它就不能像人一样笑着回答,因为它并不具备人类的情感,也不具备人脑的灵活性,不能解答任何程序设计范围之外的问题。
③现有机器和人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是人有智能,而现有机器并不具备真正的智能。严格地讲,智能机器只能执行特定的指令,而人则是处理所有感受到的信息。显然,执行指令与处理信息有着本质的不同。
④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研究智能机器的专家也要懂得神经科学,以便模拟人脑的神经网络构造来建造仿生智能机器。当然,要建造这样一台仿生机器人的困难程度是难以想象的,因为人脑是世界上已知的最复杂、最神奇的“自动化机器”。人脑拥有1000亿个神经细胞,而每一个神经细胞都有数千个突触和其他神经细胞相连,神经细胞通过这些突触互相交流,一个三四岁的孩子大约有1000万亿个突触,到了成年大概稳定在100万亿个。
⑤也就是说,仿生机器人需要拥有1000亿个可以独立运算的处理器,并具有100万亿个信息中转器。无论是制造元件还是整合这些元件,都是一个似乎难以完成的任务。更为可怕的是,这些处理器及信息中转器需要制成不同的类型。要完成仿生机器人的制造,需要最先进的纳米技术,才能把每个处理器做得像神经细胞那么小,它还需要最先进的超级计算机,才能完成对仿生机器人各个器件排列顺序的编程。
⑥因为世界上并不缺人,缺的是比人类某些性能更先进的机器。因此,科学家认为,未来的仿生机器人并非是要完全模仿人类的所有功能,而是模仿某项功能,这样仅仅需要模仿某个脑区就可以了,这就大大降低了制造难度,并可以强化某些功能,制造一些具有“特异功能”的电脑。
【1】文章第④段加点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2】文章第⑤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9、“人是奇怪的,有些对别人无所谓的事物,于己却珍贵无比且美好得不可思议。”请把这句话作为开头,自拟题目,自定立意,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