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大约
B.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翕忽:静止不动的样子
C.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拂:随风飘拂
D.近岸,卷石底以出 近:靠近
2、下列加点词意义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B.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C. 崔氏二小生
D.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 龟裂(guī) 妩媚(wǔ) 装模作样(mú)
B. 襁褓(qiáng)翩然(piān) 戛然而止(jiá)
C. 撺掇(cuān) 羁绊(jī) 粗犷豪放(guăng)
D. 俨然(yăn) 寒噤(jing) 雾霾锁城(mái)
4、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从1915到1930年前后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当保尔完全瘫痪,双目失明时,他也从没有灰心丧气,从没有一点自杀的念头,坚强的革命信念激励他用文学创作跟病魔与困难作斗争。
C.《傅雷家书》收录了1954年到 966年间傅雷及其夫人写给两个儿子(主要是长子傅聪)的家信100多封,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的教子篇。
D.《傅雷家书》首先强调的是如何做人的问题,傅雷常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要有国家民族的荣辱感。
5、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的“望”是诗人的想象,意思是从蜀州可在风烟弥漫中望到五津。
B.颔联用两人处境相同、感情一致来宽慰朋友,点明离别的必然性。
C.尾联点出“送”的主题,继续劝勉、叮咛朋友,也是自己情怀的吐露。
D.这首诗充分表达了诗人的豁达情怀,也包含诗人黯然销魂的感伤情调。
【2】品味“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诗,简述你对其中蕴含哲理的理解。
6、古诗文默写。
(1)坐观垂钓者,________________。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__。(《关雎》)
(3)________________,风烟望五津。(《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________________,悠悠我心。(《子衿》)
(5)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
(6)微君之躬,________________。(《式微》)
7、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亲爱的孩子。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我们只求心理相当平衡,不至于受伤而已。你也不是栽了筋斗爬不起来的人。克利斯朵夫不是经过多少回这种情形吗?他不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与结晶吗?慢慢的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
(1)选文出自《傅雷家书》,文中的“亲爱的孩子”指的是 。
(2)画线句子蕴含着怎样的生活哲理?请谈谈你的理解。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隐身衣”真的存在吗
佳禾
①在年初发布的“2017年度十大科学流言”中,“浙江大学已研制出量子隐身衣”榜上有名,微博上一位大爷展示的“量子隐身衣”走红后,被证实是用做特效的绿布合成的?那么问题来了,世界上到底有没有隐身衣的存在?如何“隐身”?
②“隐身”科技这个概念早已被提出,尤其在军事科技中,如隐形战斗机、隐形坦克等。但这里所讲的“隐身”并非光学意义上的隐身。因为这些战斗机坦克等并没有真正消失,它们的“隐身”只能骗过雷达。
③“隐身”的原理究竟是什么?众所周知,电磁波(包括光波)照射物体时,会在物体表面发生散射,散射的电磁波被接收后,就表明那里存在物体。如果能让电磁波“转弯”,绕着物体走,这样就能实现真正的“隐身”了。同时,人能看到物体是由于物体能将照射到其表面的光线反射到人的眼睛里。而隐身衣的原理正是减少光线的反射,同时消除物体的影子。
④这,并非天方夜谭。早前,美国杜克大学的科学家们揭开了“隐身斗篷”的神秘面纱。披上这件斗篷,人们便无法看见斗篷下的人。这种技术是通过将物体包里在一种“超颖物质”中实现的,该物质能改变微波的方向,使之绕过物体。
⑤如果说杜克大学的研究人员研发的是一种神奇的“斗篷”,那么伦敦帝国学院的克里斯·菲利普斯教授研发的就是“魔棒”,他利用一种激光来改变物质感光的模式。在正常情况下,当光与一种物质发生作用时,其原子只吸收一定波长的光子。然而,当所谓的“耦合激光”的光束射向物体时,就可以对原子产生影响,阻止它与这种波长光的相互作用。这就是著名的“相干虚激发”,是量子物理学的一种推论。菲利普斯在实验室利用一个红外线激光器和一片晶体对这一过程进行了成功的演示。当激光打到这片晶体上时,直接穿过晶体,没有发生任何反射和折射,也没有被吸收。其虚激发的原子没有与光发生作用,并且从任何一个角度都看不见它。
⑥近几年,隐身技术有了长足发展,尤其是在军事领域。如何让战斗机具有隐身效果?一般来说有四种办法。一是在飞机上涂一层能吸收电磁波的涂层。 雷达发出的电磁波被吸收了,没有回波,需达就变成了“瞎子”。二是采用吸收雷达波的复合材料。这种材料内部结构疏松,受雷达波辐射后产生振动,能把雷达波转换成热能散发掉。三是合理设计飞机的外形,尽量采用圆滑的曲面,让射来的雷达波不易发生反射。如美国的B-52轰炸机的雷达散射截面积大于100m2,很容易被发现,而与其同类的采用了隐身技术的B-2轰炸机的雷达散射截面积约为0.01m2,一般的需达很难探测到它。四是尽量减少飞机自身发出的电子辐射和热辐射,让对方的监测雷达和红外探测器捕捉不到电磁波和红外线。
⑦隐身技术的发展日趋成熟,它可能在其他领城得到运用。有一天,以下这些场景或都将实现:风力发电场和高耸的塔柱突然消失;墙壁变成透明的,但不影响保温和隔音效果;桥梁和摩天大楼看上去好像飘浮在空中……
⑧当然,犯罪分子也必定会利用这种技术从事违法活动,因此隐身技术的商业运用将会受到严格限制。
【1】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2】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⑥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如美国的B-52轰炸机的雷达散射截面积大于100m2,很容易被发现,而与其同类的采用了隐身技术的B-2轰炸机的雷达散射截面积约为0.01m2,一般的雷达很难探测到它。
【3】阅读第⑤段,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在正常情况下,当光与一种物质发生作用时,其原子只吸收一定波长的光子。
9、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守望是母亲起早贪黑操劳的背影,守望是老师头上新添的白发,守望更是你孜孜以求的梦想。守望亲情,守望责任,守望未来……守望是信念,是坚守,是期盼。有些东西是需要用一辈子的时光去守望的。也许,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是每一个守望都能圆满;但是有了守望,生活就变得深刻,心灵就变得充实。在守望中,我们拒绝诱惑;在守望中,我们执着追求;在守望中,我们走向成熟……
请以“守望 ”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地名。②补充完整题目后再写作文。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有真情实感,内容具体。字数不少于6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