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下列虚词用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B.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而:连词,表转折。
C.其真不知马也 其:代词,代“食马者”。
D.去以六月息者也 以:介词,凭借。
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绮丽(qǐ) 归咎(jiù) 褶皱(zhě) 在劫难逃(jié)
B. 胚胎(pī) 藻井(zǎo) 蟠龙(pán) 一舸无迹(kē)
C. 轩榭(xiān) 吊唁(yàn) 蹒跚(pán) 惟妙惟肖(xiào)
D. 荒谬(miù) 箱箧(qiè) 戍守(shù) 惟吾德馨(xīng)
3、下列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②至于这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
③实验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
④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
A. ④①②③ B. ②③①④
C. ①③④② D. ③④②①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们对来宾要热情接待,千万不能怠慢。
B.他为人处事十分洒脱,即使在生人面前也从不拘束。
C.她看过配料单后,自行换了一些配料如法炮制出这道菜。
D.桂林山水甲天下,真是名副其实,让人叹为观止。
5、阅读古诗,回答小题。
田 家
欧阳修
绿桑高下映平川,赛①罢田神笑语喧。
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
注:①赛:旧时祭祀酬报神恩。
【1】这首诗写了绿满平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初日繁花四幅画面。
【2】全诗表现了田家怎样的生活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人生态度)?
6、古诗词默写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7、读名著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①这段激动人心,被千千万万青年人引以为座右铭的文字,就出自_______________ (作者名)的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主人公是_______________。
②这段名言对你的启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乙)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泥土的清香自哪儿来
①雨后,我们常能闻到泥土的清香味儿。这些清香从哪儿来呢?据专家研究,它来自土中一种叫“放线菌”的细菌。
②土壤是种类繁多的细菌的乐园。在显微镜下,你会观察到这样一类与众不同的细菌:别的细菌多是圆形、椭圆形的,而它们看起来却是丝状的。那些丝状细菌有的像一棵树,树上有时还结着“果实”,有的像一根草,仿佛还开着花,煞是好看。这类细菌生物学上统称为放线菌。
③放线菌是一种单细胞生物,所以你看到它长得像一棵树也好,一根草也罢,其实都只是一个细胞。那些奇形怪状的丝,是它的菌丝。菌丝覆盖了很大的空间,这对于寻找食物大有好处。放线菌能释放出一种化学物质,正是这种物质,让我们能闻到一股泥土的清香。
④为何雨后泥土的清香让人感受更明显呢?
⑤因为放线菌是一种生命力很强的细菌,它们一般喜欢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下生存。当土壤干旱的时候,它的菌丝就会在头部长出孢子。放线菌渐渐枯死后,留下的这些孢子只要遇到合适的条件,又会发芽,长成一个个放线菌。
⑥下雨时,雨水冲开了土壤,这些睛天时埋在土中的孢子长成的放线菌随着空气中的小液滴四下弥漫。当它们被吸入鼻孔,我们就能感觉到一股泥土的清香。土地干旱越久就有越多的放线菌孢子存在,所以雨后泥上的清香在久旱之后尤其明显。
⑦放线菌的作用当然不只是让人闻到清香,它也是生产抗生素的宝库。时至今天,人类已经发现了50000多种抗生素,其中就有4000多种是从放线菌中提炼出来的。如链霉素就是从土壤中一种叫“灰色链线菌”的放线菌中提炼出来的。四环素、氯霉素、庆大霉素等抗生素也都是从放线菌中提炼出来的。
⑧放线菌的作用还不止于此,我们平常烹饪时调味用的味精,也是通过它们制造的。如今,它们还是科学家研究生物发育、加胞分化的便利材料。
【1】文章第②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2】文章介绍了放线菌的哪些作用?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泥土的清香”为题,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导读者去探究事物的本质。
B.放线菌不管它长得像一棵树,还是像一棵草,其实都只是一个细胞。
C.放线菌虽然在土壤干旱时会枯死,但过后都会发芽,长成一个个放线菌。
D.“它们一般喜欢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下生存”一句中“一般”一词体现了说明语言的严谨性,不能删去。
9、作文
鲁迅先生有难以忘怀的异国老师藤野严九郎,诗人、作家贺敬之有一生难以忘记的“延安生活”经历,著名散文家吴伯箫有铭记于心的有关“灯笼”的往事……作为一个中学生,你心中最难忘的又会是什么呢
请以“最难忘的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叙写独特的体验和感悟,表达真情实感;③不少于6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