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下)马鞍山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一切知识都是以记忆为基础的。语文学习更是如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要进一步使文字自然、流畅、华丽、优美,你就得记住许多精词妙句

    ②至于文章内容的深浅,风格的高下,那是其他方面的修养,又当别论

    ③要达到一般的阅读、书写水平,你总得记住几千个汉字

    ④正像跳舞要掌握基本舞步一样,只有肚子里滚瓜烂熟地装上几十篇范文,才能循规为圆,依矩成方,进而方圆自如,为其所用

    ⑤如要再进一步使文章严谨、生动清晰、新奇,你就得记住许多体式、结构

    A.③①⑤②④

    B.②③④①⑤

    C.③①⑤④②

    D.④②③①⑤

  • 2、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庇yīn 脑bàn   拮jú   良不齐yǒu

    B. 烂mí   蓓léi   褴lǒu 然无声qiǎo

    C. mó   慰jiè   制páo 不屈不náo

    D. 本shé 眼kuāng   亲xǐng   惟妙惟xiāo

  •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国庆之夜,人们轻歌曼舞,共庆佳节。

    B.这本侦探小说,案情离奇曲折,扑朔迷离,但读者兴味无穷。

    C.敌人的进攻锐不可当,我们就快支持不住了。

    D.一个正直的人,决不会挑拨离间,搬弄是非。

  • 4、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jìn)  驰(chěng)  蜿(yán)  颠簸(diān bǒ)

    B. 涡(xuán) 动(rú)   怠(xiè) 沟(hè)

    C. (ǎi) 诚(qián) 俯(kàn)  驿道(yì)

    D. 时(chà)  演(zé)   顶(qióng) 立(chù)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九月十日即事

    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注释:此诗是诗人晚年漂泊于安徽龙山登高之作。唐宋时,九月十日被称为“小重阳”。

    1诗中提到了哪些具体的重阳习俗?

    2赏析“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按课文填空。

    (1)夜来城外一尺雪,______________。(《卖炭翁》)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______________?(《诗经·子衿》)

    (3)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______________,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求之不得,_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

    (6)______________,胡为乎中露?(《诗经·式微》)

    (7)______________,鸡犬相闻。(《桃花源记》)

    (8)______________,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回延安》)

    (9)______________,延河滚滚喊“前进”!(《回延安》)

    (10)《小石潭记》中含蓄地表达作者遭贬谪后内心落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11)《桃花源记》中体现祥和安乐的社会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阅读这段文字,请简要回答选文体现了简·爱怎样的形象特点?

    那些曾救了我的命的人,直到刚才,我都只能空自爱着而无以为报,现在我可以有所报答了。他们身背重轭,——我可以解脱他们;他们各奔东西,——我能使他们重聚;我的自主,我的富裕,也同样可以为他们所有。我们不是四个人么?两万英镑平分就是每人五千,——绰绰有余的了。这样公道就可以实现,大家都可以得到幸福。这样财富就不再使我感到压力,它也不在只是钱财的遗赠,而是得到了一种生活、希望和欢乐的遗产。

    答: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黑夜的火车

    李朝德

    ①挂上电话,我立刻就后悔了。车窗外,落日失去了最后一抹余晖,远山只剩下黛色的模糊轮廓。火车还有一个多小时才经过村里,那时天应该早黑透了吧,那么晚打电话告诉母亲站在路口做什么呢?列车在黑夜中呼啸着,载着心事重重的乘客飞驰向前。

    ②那天,我从昆明乘火车去一座叫宣威的小城参加会议,这趟城际列车要穿过村里。我家离铁路并不远,直线距离也就五六百米。火车黑夜穿过家乡,最熟悉的景致与最亲近的人将在窗外忽闪而过,那种兴奋与激动难于描述。

    ③10多分钟前,我打电话告诉母亲,我要去宣威。母亲知道我要路过村里,很是高兴:“去宣威做什么?大概几点钟到?”我一一回答,有些遗憾:“可惜村里没有站,不然可以回家看看。”母亲说:“你忙你的,我身体好好的,不用管。”说完这句,电话里一阵沉默。我理解这时的沉默。车过村里,母子相距不过几百米,却不能相见。我打破沉默:“妈,要不火车快到村里时我打电话给你,你去村里铁路口等我,我在7号车厢的门口向你摇手,你就可以看见我,我也可以看见你。”对这个突然的提议,我自己也觉得有些意外和为难,黑夜中叫母亲在路口等着见我,算怎么一回事?但母亲很高兴。

    ④那个叫小米田的路口是连接村庄与田地的一个主要路口。近些年火车多次提速,由单线变成复线后,铁路沿线早在10多年前就全线封闭。小米田路口虽然还在,但早被栅栏完全隔断,要过铁路只能翻越天桥,现在只剩下三四米宽的道口。我坐的这趟火车时速大概120公里。这样的速度通过那个道口要多长时间呢?可能半秒都不到吧!相互能看见?

    ⑤窗外一片模糊,无边的黑暗包裹着车厢,我计算着时间与路程,却总也看不见熟悉的风景。焦躁中,看见远远的公路上有车流的灯光,流光溢彩。我正纳闷儿这是哪条路呢,放着白色光芒的“施家屯收费站”几个字就出现了。我一阵悲凉,“施家屯”是隔壁村庄,火车应该在一分钟前就已驶过松林村,我竟然没有看见我熟悉的村庄和站在路口的母亲。我颓然打电话告诉母亲:“妈,天太黑了,我没有看见你,火车已经到了施家屯。”母亲也说:“刚才有趟火车经过,太快了,没有看见你。我想应该就是这趟火车,知道你坐在上面就行。”

    ⑥我为自己的粗心愧疚不已,说不出话来。年迈的母亲在黑夜的冷风中站着,我在明亮温暖的车厢里坐着。本想让她看见我,我也能看见她,却害得她在路边白白等待,空欢喜一场。

    ⑦松林村的一草一木,我再熟悉不过,怎么会看不出来呢?我不甘心地说:“妈,要不明晚我返回时在最近的曲靖站下?站上有到村里的汽车,半小时就能到村里,住一晚再回昆明,方便得很。”母亲连忙阻止,固执而又坚定,仿佛我这样做是她的错。我没有办法,自己赌气也是跟母亲赌气:“那就明晚还在这路口,到时候我会站在最后一节车厢的车门旁招手,一定可以看见。”我又一次要求母亲去铁路口,固执得有些残忍。我坚定地认为,是我的疏忽,才会没看见站在车窗外的母亲,那么近的距离怎么能看不见?

    ⑧那晚返程时,我早早走到最后一节车厢的车门旁。黑夜的火车如一条光带在铁轨上飘移,伏在玻璃上,我尽量睁大眼睛,可还是很难看清车窗外的景物。我想起顾城的诗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我的光明在哪里呢?

    ⑨此时,我又看见了“施家屯收费站”,心头撞鹿。内外温差大,车窗内起了一层薄薄的雾。我慌忙用手掌亮玻璃,双手住眼眶遮挡车内的亮光,让自己也陷入与外面一样的黑夜,在微弱的光线下仔细搜索一景一物。我终于看见被车灯照出几米远模糊的路面轮廓,看见了村庄里萤火般的昏黄灯光。

    ⑩就在一个路口,我突然看见有束手电筒光在黑暗中照着火车!我刚要寻找并摇手呼喊,火车却过了!我忙掏出电话,颤抖着告诉母亲:“妈,我看见你在路口啦!”母亲也说:“我也看见你了。”两句话说完,车外再没有了村庄,母亲越来越远了。

    ⑪我在黑夜中的火车里不过是一晃而过的黑点,那个叫小米田的道口,不过三四米宽,而站在道口的母亲,她还没有一米六高啊……

    (摘自《人民日报》2019年11月6日有删改)

    1根据提示,概括“我”在相关事件中的情绪变化。

    乘车出差将过家乡

    与母相约路口见面

    火车疾驰错过见面

    黑夜返程匆匆而过

    意外和为难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语言优美,辞藻华丽,蕴含着深沉、浓烈的母子真情,令读者深深感动。

    B.第①段画线句是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C.第③段加点词“沉默”表明母亲的话是在安慰“我”,她其实渴望见到“我”。

    D.文章最后一段言有尽而意无穷,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3赏析词句。

    (1)这样的速度通过那个道口要多长时间呢?可能半秒都不到吧!(赏析修辞方法)

    (2)我慌忙用手掌亮玻璃,双手住眼眶遮挡车内的亮光,让自己也陷入与外面一样的黑夜,在微弱的光线下仔细搜索一景一物。(赏析加点词)

    4第⑦段中的两处“固执”含义是否相同?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材料后作文

    材料一: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材料二: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梁启超《最苦与最乐》)

    材料三:虽然我们的工作条件带给我们许多困难,但是我们仍然觉得很快乐。(艾芙。居里《美丽的颜色》)

    你对“乐”有怎样的认识与思考?或者,在学习与生活中,你有哪些关于“乐”的经历和感悟?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作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抄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