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
A.自然科学领域中,有许多令人不可思议的神秘现象,正等待着科学家们去破解。
B.现在很多人都患上了手机病,一旦远离了手机,往往就如坐针毡。
C.电影《红海行动》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轰动,观看者趋之若鹜,电影院竟出现一票难求的局面。
D.远亲不如近邻,很多老人与邻里结对子互相帮助,自发形成了“互助养老”的模式。
2、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竺可桢(zhú) 出类拔萃(cuì) 遗骸 相辅相成
B. 沙砾(lì) 风雪载途(zǎi) 枯躁 不知所措
C. 溯洄(shù) 缄默不语(jiān) 抉择 自园其说
D. 明媚(méi) 挑拨离间(jiàn) 开辟 消声匿迹
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冬天悄悄地到来了,平日里那些活泼可爱的小昆虫都销声匿迹了。
B. 从燕子呢喃到荷花盛开,从鸣蝉噤声到大地沉寂,大自然年年如是,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C. 某些同学在食堂就餐时的浪费行为,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D. 这幅画原已破损,经过郑师傅修补,简直是天衣无缝,一点痕迹都看不出来。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眉山市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
B. 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
C. 完善食品安全法规,规范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
D. 学生能够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的要求。
5、诗人说:“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杜甫写此诗时只有49岁,为什么用一个“老”字?是否用得不准确?
6、古诗词默写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7、名著阅读。(任选一题)
(1)鲁迅评价《西游记》“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也就是说很多人物既保持着动物性,又有神的本领,还兼有人的特点。请从下面的人物中选一个,结合原著简要分析。
①孙悟空②猪八戒
(2)经典名著最大的成功之处就是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请从下面的人物中任选一位,结合名著简要分析他们是如何对自由、成功、胜利不懈追求的。
①保尔·柯察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②江姐(《红岩》)
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小葫芦
马海霞
①母亲生我前一天做了一个梦,梦见家里的葫芦藤上挂满了小葫芦,一个个挂着露水,在朝阳的照耀下泛着金光。父亲听完后,拍板说,这个孩子生下后小名就叫小葫芦。
②我小时候头型长得不周正,右边后头大,而且右腮也比左腮大,一咧嘴嘴便朝左歪,父亲说我是个长歪了的葫芦。
③一次我去二大爷家串门儿,进门便听到二大爷喊二大娘拿斧子来,说葫芦长歪了,他要将歪掉的那块儿砍掉。听到这话我吓得一溜烟跑回家,眼泪鼻涕哭了一大把。气得二大娘骂了二大爷三天,说他明知道我叫小葫芦,见我进门了还喊着砍葫芦,真是明摆着吓唬孩子。
④二大爷砍葫芦这梗不胫而走,胡同里那群熊孩子遇见我便高喊“砍歪葫芦了”。后来,父亲意识到事态严重,以后再有人这样“指桑骂槐”便让我两个哥哥冲将出去,将那群熊孩子“吓唬”跑。有些跑得慢的,被哥哥追上,也没少挨我哥皮锤。
⑤小葫芦这名字着实成了我心病,谁喊我这个名字我都不高兴,小孩子的心思只能憋心里。终于有一天,我发作出来,质问父母,咋给我起这么个小名,难听死了。父亲说这是母亲生我前梦到了葫芦,我回怼,若是梦到猪还喊我猪不成?就是没文化,起不出好名字来。那时我最羡慕跟我玩的小伙伴们,她们都有个好听的小名:小花、小柳、小宁宁、小燕子。人家的小名一喊,半条胡同的孩子都跟着雀跃起来;而我的小名一出口,却引来嘲笑声一片。好在大家都知道我不喜欢自己小名,上学后同学们没人敢当面喊我小葫芦。
⑥上了高中后,我终于把小名甩在了五公里外的家乡,班里没人知道我的小名。高中临毕业前,跟我关系非常好的一位同学送给我一个毕业礼物,我打开一看,是一个刻着字的歪葫芦,气得我连上面的字都没看便扔进了垃圾桶,从此和她楚河汉界,永不来往。直到现在,她都不知道我当年为何和她绝交。想来她送我葫芦不是恶意,她喜欢雕刻,再说葫芦是辟邪、招宝之物,她送此物是祝我高考顺利。
⑦随着年龄渐长,身边人再也不敢喊我小名,连父母也不再喊我小葫芦,而是称呼我大名。父亲六十二岁那年患了小脑萎缩,开始健忘,家庭住址和自己姓名都不记得了。和他去医院看病,医生问他记得家里孩子姓名不,父亲指着我说:“我女儿叫小葫芦。”父亲这句话,说得我眼泪下来了,我赶忙回答:“是的,我就是小葫芦。”
⑧那段时间,我经常问父亲,我叫啥?父亲回答:小葫芦。听到这三个字我便开心得不得了,我害怕父亲有一天连我小名也忘记了。三年后,父亲突患疾病离世,那个喊我小名的人走了,从此世上再无人喊我小名。
⑨如今,我在离家几千里的外地工作,梦里常回故乡,回到生我养我的地方。多么希望在异乡的路上,有一天突然有人从背后操着乡音喊我“小葫芦”,宽慰一下我遥远的乡愁。
⑩谁能想到,当初那么极力排斥的小名,几十年后,却萦绕在我的心头,化成我生命中最动听的音符。小名,是我回望的来时的路,是我蹒跚成长的小时候,是被父母捧在心头的宝贝儿,是那挂着露水,泛着金光充满朝气和希望的未来。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9年第9期,有删改)
【1】通读全文,说说父母为什么用“小葫芦”作为我的小名?
【2】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1)自选角度赏析第⑤段划线句。
(2)揣摩分析第⑥段加点的“甩”字的妙处。
【3】文章第⑦段划线句与下面的链接材料,两处都写到了因父亲而流泪,但他们流泪的原因却不同,请结合具体内容简析。
(链接)
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朱自清《背影》)
【4】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划线句的含义。
9、作文
疫情就是战斗,通知就是号角。疫情发生后,武汉各大医院全力以赴抗击冠状病毒,10万医护人员超负荷工作,他们以血肉之躯,筑成守护家园、保卫武汉的长城堡垒。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姿态加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
请以“抗击疫情,不做旁观者”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文章要有真情实感,有深度,有新意。②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④书写优美,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