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欺侮(wǔ) 翌日(yì) 挑拨离间(bó) 震耳欲聋(lóng)
B.蠕动(rú) 闭塞(sāi) 目眩神迷(xuàn) 强词夺理(qiǎng)
C.瞭望(liào) 拙劣(zhuō) 暴风骤雨(zòu) 纷至沓来(tà)
D.追溯(sù) 龟裂(jūn) 名副其实(fù) 棱角分明(léng)
2、下列对作家作品的介绍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A.“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看法,写法单一,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近。
B.《回延安》的作者是现当代著名诗人和剧作家贺敬之,这首诗采用山西民歌的形式,使用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示出浓郁的山西风情。
C.《大自然的语言》是根据我国著名的科学家竺可桢发表在《科学大众》1963年第1期的《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改写的。
D.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用客观的记叙方式塑造了一个美好的世外桃源,并通过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应立足现实,切勿异想天开。
3、下面加点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林则徐禁烟销烟的壮举家喻户晓,但他在治理水患、兴修水利方面的功绩长期以来却鲜为人知。
B.充满陕北元素的安塞腰鼓,即将在枣庄上演,广大市民都刮目相看。
C.初夏的新城是蓝紫色的。十余米高的蓝花楹,戴着蓝紫色的花冠,看去,很是赏心悦目。
D.在首届海上丝绸之路博览会上,非洲馆内多个展位此起彼伏的木鼓声,吸引了无数参观者。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最早、最重要的一个源头,汉代以后被尊为儒家经典。其作品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常用赋、比、兴的手法
B.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只写了鱼儿自由游动的情态
C. 《桃花源记》以渔人行踪为线索,把各个事情贯穿起来,最后以南阳高士刘子骥的经历再次烘托桃花源的不可得
D. 《核舟记》中作者介绍船尾部分,写舟子两人,一人悠闲自在,一人神情专注,写出了舟中轻松的气氛,跟船头的情景互相呼应。
5、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颔联是如何表现作者对友人的劝慰的?
【2】简述颈联蕴含的哲理及抒发的情感。
6、古诗文默写。
(1)已是黄昏独自愁,________________。(陆游《卜算子·咏梅》)
(2)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____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是故谋闭而不兴,________________,故外户而不闭。(《大道之行也》)
(5)《马说》中描绘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卖炭翁》中描写卖炭翁外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写出带“云”字的上下连续的两句古诗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傅雷家书(节选)
一天练出一个concerto(协奏曲)的三个乐章带cadenza(华彩段),你的technic(技巧),真可以说是惊人。你上台的日子还要练足八小时以上的琴,也叫人佩服你的毅力。孩子,你真有这个劲儿,大家说还是像我,我听了好不flattered(得意)!不过身体还得保重,别为了多争半小时一小时,而弄得筋疲力尽。从现在起,你尤其要保养得好,不能太累,休息要充分,常常保持fresh(饱满)的精神。好比参加世运的选手,离上场的日期愈近,身心愈要调养得健康,精神饱满比什么都重要。所谓The first Prize is always“luck”(第一名总是“碰运气的”)这句话,一部分也是这个道理。目前你的比赛节目既然差不多了,technic(技巧),pedal(踏板)也解决了,那更不必过分拖累身子!再加一个半月的琢磨,自然还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你不用急,不但你有信心;老师也有信心,我们大家都有信心:主要仍在于心理修养,精神修养,存了“得失置之度外”“胜败兵家之常”那样的心,包你没有问题。……
(1954年12月27日)
(1)傅雷是我国杰出的翻译家。下列不属于他翻译的作品是
A.《欧也妮·葛朗台》B.《约翰·克里斯朵夫》C.《艺术哲学》D.《战争与和平》
(2)从上文看,临近比赛,傅雷从哪两个方面对儿子提出了建议?
8、阅读下面的节选文章,完成各题。
①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②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③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1】第②自然段中杏花、桃花、布谷鸟分别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唱歌”三个词,作者这样写在修辞手法和内容上与______________保持了一致。
【2】根据所供材料,请你给物候学下个定义(所填不超过15字)。
物候学就是______________的科学 。
【3】文中加下划线的句子分别采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说明方法。
【4】第③自然段的内容是写____________(答不超过12个字)。
【5】下列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第①段生动地勾画出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四季图”,形象地说明了花草鸟虫的变化和气候的关系。
B.“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用具体的物候变化表现了一年四季的景色变化。
C.“年年如是,周而复始”,既点明了四季变化的自然现象是有规律的,又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D.杏花“传语”、桃花“暗示”、布谷鸟“唱歌”,运用拟人手法具体形象地说明大自然的语言。
9、就你读过的某部名著,写一篇读后感,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要求:可以针对这部名著的整体或其中某一个章节、片段来写;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力求新颖,并联系个人生活经验来谈,但不能脱离原著任意发挥。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