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致密(zhì) 两栖(qī) 骨骼(gé) 臀部(diàn)
B.岛屿(yú) 褶皱(zhě) 彗星(huì) 地壳(qiào)
C.劫难(jié) 撞击(tóng) 携带(xié) 潮汐(xī)
D.衍射(yǎn) 二氧化硅(guī) 追溯(sù) 陨石(yǔn)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B.从砾石堆上四面张望,晶莹连绵的冰峰、平坦辽阔的冰河历历在目。
C.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需要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D.晚上,我在花园里悠闲散步,明亮的路灯戛然而止,四周一片漆黑。
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我们远远地就看见一个大红的“灯笼” 在黄旗山顶,于是加快了脚步,争取快些爬到山顶一探究竟。
(2)他爷爷为官几十年,工作上铁面无私,生活上两袖清风,群众都说他是 的人民公仆。
(3)2020年4月4日10时,在 的汽笛、警报声中,亿万中国人集体默哀,悼念因新冠肺炎疫情牺牲的烈士和逝世的同胞。
A.矗立 名副其实 震耳欲聋
B.矗立 名正言顺 震耳欲聋
C.伫立 名副其实 振聋发聩
D.伫立 名正言顺 振聋发聩
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褶皱(zhě) 脑畔(bàn) 迁徙(xǐ) 袖手旁观(xiù)
B.沙砾(lì) 彷徨(páng) 溯游(sù) 正襟危坐(jīng)
C.驰骋(chěng) 撺掇(cuān) 矗立(chù) 草长莺飞(zhǎng)
D.骈死(pián) 磅礴(bó) 冗杂(róng) 戛然而止(jiá)
5、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①,彩丝穿取当银钲②。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③碎地声。
(注)①脱晓冰:在这里指儿童展起,从结成坚冰的钢盆里剂冰。②征:即锣,一种铜制乐器,形如圆盘,③玻璃:此处指古时候的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
【1】全诗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一系列动词,突出表现文题中“_____________”这个字。
【2】简要赏析“敲成玉馨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6、(1)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______________。(《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_________________,两朝开济老臣心。 (《蜀相》)
(3)春阴垂野草青青,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淮中晚泊犊头》)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轻烟老树寒鸦。 (《天净沙•秋》)
(5)傲杀人间万户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沉醉东风•渔夫》)
7、以书信辑录出名的名著是《_______________》,父亲___________(名字)教育儿子_____________(名字)胜不骄、败不馁,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
8、阅读包利民的《院中有树,墙下生草》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在平遥古城闲走,就像走在深深的时光里,如果不是满街举着手机的游人,肯定会恍如身处旧时。那些可以进出参观的大门大院,或者庙宇衙门,或者城墙飞楼,虽然壮观,我却入眼而不经心。反而僻静处的那些小小庭院,特别是没经修葺略带一点荒凉的,很能牵绊住我的目光。
②行走在很窄的青砖街道上,耳畔却是过去的足音。恍惚间人群的嘈杂便遥远了,我不知不觉走上一条更窄的街,窄得双臂伸开就能触到两边的墙。同样青砖的墙却很高,目光攀爬上去,却无法看到院里有些什么,只有一根长满叶的树枝伸出来。看到墙上有两扇并不高大的木门,门上的黑漆已经脱落,斑驳着岁月的印迹。门中间一把锁,轻轻一推,出现一道窄缝,我一只眼睛贴过去,院子里果然有一棵极粗壮的树,我素来不识草木,那树上还开着许多白色的花。向右可以看到一小段儿古旧的墙,墙角生着几簇很茂盛的草,正午的阳光照在那处角落,叶尖闪着亮亮的光。
③门缝里的世界,虽然只见一斑,却让我久久流连。一直以来,我就很喜欢老宅,不一定像眼前这般有历史的,只要有些年头的,或有人,或废弃,我都会驻足良久。也不知道有些什么在吸引我,或者是经年浮灰飞舞成的幻觉,或者是满庭沧桑的味道,或者是无人修理的草木恣意生长的悠然,或者是光阴的影子留下的印痕。于是,心绪交融于其中,不愿脱离。
④有很多人家依然居住在古城里,就在那些小街深处,已经世世代代,便羡慕得紧,生活在这样的宅院里,会像隐居一般惬意吧。红尘在高墙外扰攘,而墙内,人伴着草木,静若风云,兔走乌飞之间,任草木荣萎,任年华渐老,心却怡然。想起故乡的故园,我的童年和少年在里面度过的时候,房子就已经很老了,不知生活过几辈的人。如今离开三十年,它更老了吧。总是回忆起满墙糊着的旧报纸,或者梁上悬着的蛛网,甚至檐下的燕巢。那许多许多,都曾点亮过我的眼睛。
⑤二十多年前的夏天,我有一次匆匆从故乡的村庄路过,特意去了故园的门前看了看。老宅依然,只是房顶不再是金黄的苫房草,而是换成了石棉瓦,便觉得少了许多韵味。想想自己曾在这里生活过十年,便如梦一般遥远。看不到南边的园子,不知那棵年年开花结果的樱桃树是否还在,土墙下丛丛簇簇的青草却是不变地青葱着,如我思念的心。不禁生出无限感慨。
⑥前些日子母亲回乡办事,回来后,我问起老宅,母亲说没有了,已经拆掉建了新的砖瓦房,土墙也消失了,墙角估计也再不会有青草如约。心里一下子空了许多,我知道,曾经的故乡,故园,再也回不去了。
⑦离开那个隐蔽的庭院,闲闲地走,走到日已夕暮。晚上就住在古城里,一家古香古色的客栈,房子,门窗,都是那种镂空镂花的。夜里躺在床上睡不着,见月色很好,便推门而出。院子淹没在月光里,院正中是一个圆石桌,围有四个小圆石墩儿。再远一点儿,是一个石瓮似的东西,里面储着水,浮着圆叶,开着小花。靠近门房附近,摆放着石制的大元宝,墙角长着一棵老树,投下一地摇曳的影子。
⑧踩着一地的月光,来来回回地走,忽然想起,古人们夜里无眠,是不是就在这样的情境中漫步中庭?然后“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看到“缺月挂疏桐”,想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然后希望“还寝梦佳期”。那么静,那么静,静得连灵魂都如月光般澄澈,纤微的感受都能触动许多美好,心也随之进入到或悠远或闲淡的境界中去。可惜我不是诗人,无法在这样的老宅月夜,写下那些清透缠绵的诗句,可此时此地,我却是有着一颗诗心的。如此的古宅老院,这样的树风庭月,最适合放牧心灵。
⑨离开平遥,古城宛如一个梦,总是在夜里重逢。我依然喜欢去那些有着老宅的地方,喜欢一个人慢慢地走,走着走着,便把心丢在了那里。
(选自公众号“包利民之沧桑载世”,有删改)
你和同桌小文阅读包利民的《院中有树,墙下生草》后,进行了交流。
【1】小文:这篇散文思路很清晰,作者以“老宅”为线索,写了三处有树的院落。
你:作者对三个院落的情感不尽相同,我梳理出来了,如下:
院落 | 情感 |
有一棵极粗壮树的老宅 | ①____________ |
有一棵樱桃树的故园 | ②____________ |
有一棵老树的客栈 | ③____________ |
【2】小文:我很喜欢包利民散文的语言,灵动、优美,比如第④段的画线句,但我不太懂它的含义。
你:我是这样理解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文:包利民在他的写作讲座里说过,文章的结构很重要,写文章尽量不要平铺直叙。这篇散文就是例子,你看⑤⑥两段。
你:的确。这两段用了_____________的叙述方式,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
【4】小文:你发现没有,第⑧段画线句的表现手法我们在马克•吐温的《登勃朗峰》里学过,我找给你看:
(材料)
良久,我们终于感悟到,眼前的绚丽色彩以及它们的无穷变幻便是我们从飘浮的肥皂泡中能看到的一切,泡泡所到之处,种种色彩变幻,尽被摄入其中。自然界中最美丽最精致的造物,莫过于肥皂泡泡了:刚才空中的华丽色彩,天衣云锦,恰如那在阳光下破裂并蔓延开去的皂泡。
你:不错,两处都用了____________的表现手法。不过表达意图不同,本文画线句___________;材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文:读文识人。读完这篇散文,往深处想,我觉得包利民就像是生活在现代的陶渊明。
你:想想学过的陶渊明的诗和文,我也有同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一)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有的让你感动,有的让你兴奋,也有的让你愤怒或者伤心……以《这件事让我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与提示:
1.选择一个适合你自身情况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最真实的情感。
3.请注意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4.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地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