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下)梧州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世外桃源”指理想中的美好世界,出自《桃花源记》,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

    B.“阿公阿婆,割麦插禾”是一句农谚,农谚是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

    C.《回延安》采用“信天游”的形式,两行一节,节内押韵,形式活泼,节奏自由。

    D.《诗经》中的“风”是各地民歌民谣;“雅”是祭祀乐歌;“颂”是宫廷乐歌。

  • 2、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雎》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作品,《诗经》按所配乐曲性质分风、雅、颂三类。

    B.柳宗元的山水游记上承郦道元的《水经注》的成就,又有突破性发展,被贬到永州后写下了备受后人推崇的“永州八记”。

    C.《回延安》用湘西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示出浓郁的地方风情,突出了诗人对“母亲延安”的深情。

    D.《大自然的语言》是事理说明文,主要按照逻辑顺序进行说明,介绍物候学研究的许多自然现象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 3、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彗星 海洋深yuān) 藏污纳垢

    B.难(jié) 和霭 天衣无féng) 不屑置辩

    C.皱(zhě )   骨骼 地运动( ) 自出心裁

    D.suò )   岛屿 两动物()   草长鹰飞

  • 4、关于下面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 所以我从一生中觉得重要的抉择中,引发出一些话题大家来讨论。解说:句中加点的词语都是名词。

    B. 一个年轻的画家拜访德国著名的画家阿道夫•门采尔,向他诉苦说,“我真不明白,为什么我画一幅画只用一会儿工夫,可卖出去却要整整一年?”“请倒过来试试吧” ,门采尔认真地说:“要是你花一年的功夫去画它,那么只用一天就准能卖掉它。”解说:该句中标点符号正确。

    C. 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解说: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表现了河水奔涌而来,迅速坠落的特点。

    D. 《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的比赛中,被称为“诗坛扫地僧”的“外卖小哥”雷海为受到观众的广泛关注。解说: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中国诗词大会》受到关注。”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这首诗中,画线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2请对“雨脚如麻未断绝”进行简要赏析。

    3结合整首诗,想一想:对“归来倚杖自叹息”这句话,你认为诗人叹息什么?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默写。

    ⑴微君之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式微》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悠悠我思。 (《子衿》)

    ⑶蒹葭萋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蒹葭》 )

    ____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   (《关雎》)

    _____________________,儿女共沾巾。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

    ⑹佁然不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石潭记》)

    ⑺《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巧妙过渡,婉转含蓄地表达了自己从政的心愿,希望得到举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

    我更高兴的更安慰的是:多少过分的谀词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众人的掌声、拥抱,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减少你对艺术的谦卑!

    (1)这段文字选自《____________》。

    (2)这段话出自作者写给儿子________的信。字里行间可见,他是一个怎样的父亲?

    (3)综观全书,我们知道,这位父亲教育儿子的信条是:_____

    A.艺术上要取得成就

    B.随遇而安

    C.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夜猫子为什么鸣叫

    田杕

    ①嘎、嘎……

    ②夜猫子又叫了,叫得很难听很神秘。夜猫子就躲在院子外面毛白杨的树冠里,隐身在夜色中。我们看不见它,它也许能看见我们。父亲抄起一把镢头,气冲冲地蹿出去,咣咣砸白杨树的树干,但是没用,夜猫子该叫还是叫。

    ③乌云遮住了天空,夜色墨汁般浓,寒风凛冽,呜呜……

    ④那年冬天,贼冷贼冷的,西北风很猖獗,夜猫子也很猖獗。

    ⑤爷爷盘腿坐在炕上,表情沉重。爷爷哀叹,夜猫子又叫了,看来我是活不过今年冬天了。母亲安慰他,别迷信了,夜猫子哪有那么大的神通?爷爷说,老一辈都这么说,还能错?母亲说,夜猫子是在别处叫呢,不是冲着咱家叫的,刚才孩儿他爹都去砸树了,夜猫子不在咱家的树上。爷爷说,砸树没用,夜猫子鬼着呢。听声音就在耳旁,就是在冲我叫呢。坏了,看来我活不过今年冬天了。

    ⑥我正在隔壁房间苦读。听着爷爷唉声叹气,心里不由得一阵阵发毛。煤油灯黄豆大的灯花,散发着昏黄的光芒。我趴在炕桌上,试卷和书籍几乎将我的脑袋掩埋。室内的温度比外面高不了多少,寒冷猫爪般凌厉,如影随形,如蛆附骨。我围着被子,手上戴着露出半截指头的毛线手套,手上的冻疮此起彼伏,手背已经肿成一个小馒头。我是第二年复读。父亲说,明年再考不上,就下地干活儿。没有别的出路,我只有背水一战。

    ⑦连续几个晚上,爷爷都这样愁眉紧锁,叹气连连,家里笼罩着一种不祥的气氛。父亲的镢头,没用;母亲的咒骂,更没用,夜猫子该叫还是叫。爷爷让母亲把他的寿衣拿出来,放在炕头备着。母亲不愿意,但拗不过他,只好拿出来。

    ⑧爷爷的精神也越来越萎靡。父亲找来了村医生。村医生左看右看,左听右听,也没发现什么毛病,最后悄悄地跟父母说,老人年纪大了,身体虚弱,天又冷,出什么状况都正常。爷爷让父亲把嫁到外村的几个姑姑都叫回来,说想见一面。父亲就骑着那辆破自行车,慌里慌张地去了。

    ⑨第二天,三个姑姑都慌里慌张地回来了,手里都满满的,都提溜着鸡或者鸭,还有挂面、油条啥的,都是好吃的,都是那时候农村的稀罕物。爷爷面带悲怆,跟姑姑们说,夜猫子老是叫唤,看来我是活不过这个冬天了。

    ⑩姑姑们也很悲伤,但仍然强打精神,七嘴八舌地安慰他夜猫子就是个鸟,知道个啥……

    ⑪临走时,大姑紧紧抓着母亲的手说,弟媳妇儿,我看咱爹够呛。冬天是老人的坎儿,今年冬天又这么冷。赶紧给咱爹做点儿好吃的吧。经济上有困难的话,尽管说,有我们呢。

    ⑫之后的一段日子,家里就像是过年,天天吃好的。姑姑们带来的鸡鸭吃完后,母亲又把家里仅有的一只大公鸡也给宰了。那只大公鸡原本是母亲留着准备用来换油盐酱醋的。爷爷毕竟年纪大了,吃不了多少。自然,我就跟着沾了不少光。那一阵子,同学们都说我气色好了,不那么枯黄了,人也胖了。

    ⑬第二年的冬天,放寒假回家。吃过晚饭后,跟爷爷边喝茶边闲聊天。这时候,我已经是大学一年级学生。

    ⑭嘎、嘎……

    ⑮夜猫子又在外面叫起来了,在西北风的呼啸声中叫,还是很难听,很神秘。

    ⑯我打了一个愣怔,然后担心地凝视着爷爷。只见爷爷气定神闲,慢慢品着早已没了颜色的茶水,就跟没听见一样。

    ⑰“爷爷,您今年怎么不怕夜猫子了?”我很好奇。

    ⑱“怕夜猫子?没有的事儿。那是迷信。其实我从来都不怕夜猫子。夜猫子就是个鸟,知道啥,有啥好怕的?”爷爷很不屑地说。

    ⑲“那,去年冬天是怎么回事儿呢?”我瞠目结舌,问道。

    ⑳“去年嘛,哈哈,去年冬天太冷了,你那时候太瘦,学得太苦了,我心里不忍啊。但那时候咱家刚盖完房子,欠了一屁股债,也没办法给你改善生活。后来,我就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只是让你姑姑她们跟着受累了,她们的日子也并不宽裕。不过,话又说回来,人多力量大,众人拾柴火焰高嘛。哈哈……”爷爷笑得很开心,透着一丝狡黠,极像一个顽皮的孩子。

    1根据选文内容,用简明的语言填空。

    爷爷听到夜猫子鸣叫的表现

    家人的表现

    唉声叹气

    ①家人:

    家人:纷纷送食物

    ④“我”:

     

    2联系全文,分析第⑳段在文中的作用。

    3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1)那年冬天,贼冷贼冷的,西北风很猖獗,夜猫子也很猖獗

    (2)爷爷笑得很开心,透着一丝狡黠,极像一个顽皮的孩子。

    4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读下面两则材料,你有什么联想和感悟?请自选角度,立意拟题,然后作文。不少于600字。

    ①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袁牧《苔》)

    ②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习近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