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下)德宏州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句子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安托师傅他们从涯底冰河里背回大冰块,我们喝上了长江源头的水。

    B.反动派挑拔离间,卑鄙无耻,你们看见联大走了,学生放暑假了,便以为我们没有力量了吗?

    C.当然,读懂这些记录要比认识甲骨文、钟鼎文或者楔形文字更困难些。

    D.其实我们这白蓬的帆船,本也不愿意和乌蓬的船在一起,而况并没有空地呢……

  •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大自然的语言》中“语言”是指许多古代流传下来的农谚。

    B.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的自然现象被我国古代人民称为物候学。

    C.本文以平实的语言按照从现象到本质的说明顺序介绍了物候学。

    D.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是依次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 3、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浩劫 浮躁 名副其实 漫不经心

    B.彷惶 跳望 纷至沓来 怒不可遏

    C.趋势 宣哗 川流不息 自原其说

    D.奠定 功顺 接踵而至 前呼后勇

  • 4、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辈(háng)  连qiáo鱼(tiáo)  级(shè

    B.qiāo)  纶(qíng) 器mǐn)  裂(guī

    C.子(méi)  皱(zhě)   暗(huì死(pián

    D.水(默(jiān)   寒jìn日(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唐代)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点明送别之地和友人的赴任之地。一个“望”字将千里之外的蜀地与分别之地京城联系起来;“风烟”二字,尤显杜少府任所的荒蛮,上任路途的艰险。

    B.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人以全新的视角,劝勉好友乐观面对离别,抒发了诗人与友人的惜别之情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C. 颈联以理性的议论展现友情和别情的新境界,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情厚谊的不朽名句。

    D. 颔联从侧面写离情别意,重在点出两人相同之处,即同为宦游人。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为什么能成为广为流传的佳句?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课文原句填空。

    (1)戍鼓断人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月夜忆舍弟》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4)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5)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现作者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醉翁亭记》中描绘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阅读下列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两周前看完《卓别林自传》,对1920至1954年间的美国有了一个初步认识,那种物质文明给人的影响,确非我们意料所及。一般大富翁的穷奢极欲,我实在体会不出有什么乐趣可言。那种哄闹取乐的玩艺儿,宛如五花八门、光怪陆离的万花筒,在书本上看看已经头晕目迷,更不用说亲自经历了。像我这样,简直一天都受不了:不仅心理上憎厌,生理上、神经上也吃不消。

    (1)这段文字选自______________,楼适夷高度评价这部作品说,这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这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__________,书中父亲与儿子_____(姓名)论及艺术家的修养时,提到“真诚”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是做人的根本,必须从小培养。

    (2)阅读了这部书后,你能看出书中的父子之间除了血肉相连的父子关系,还是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所认识的一位母亲在教育子女方面感到困惑,请你写出向她推荐这部名著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贺兰人的唱灯影子

    冯骐才

    ①我每次看皮影,都要跑到布幕后边瞧上几眼。因为那些在布幕上神出鬼没、又哭又笑的灯影子都是在后边耍弄出来的。严严实实的布幕后边总是充满了神秘感,给我以极大的诱惑。

    ②今晚主演这台戏的师傅是贺兰县无人不知的张进绪,剧目叫做《王翦平六国》,说的是秦代名将王翦辅助秦始皇横扫六国、统一天下的故事。这出戏是张进绪从他父亲张维秀手里接过来的。张维秀在三十多年前就已去世,如今张进绪也是六十开外;个子矮矮,灰衣皂裤,头扣小帽,神色平和,然而,他往布幕后边一站,立时好像长了身个儿,一员大将似的,气度不凡。

    ③布幕后边的地界挺小,不足一丈见方,叫拉琴击鼓的乐队坐得密不透风。布幕下边是一条长案,摆着各种道具;其余三面使竹竿扎成的架子,横杆上挂了一圈花花绿绿、镂空挖花的皮影人。张进绪的这些皮影人儿和全套的乐器,都是祖上一代代传下来的老物件,摆在那儿,有股子惟老东西才有的肃穆又珍贵的气息。尤其这上百个皮影人,生旦净丑,一概全有。好似人间众生,都挂在那里等候出场。但他们不是被无序或随意挂在那里的,而是依照着出场的前后排次有序。他们面无表情,神色木然。可是,只要给张进绪摘下来在布幕前一耍,再配上锣鼓唢呐,以及那种又有秦腔又有道情又有当地的山花的腔调,便立时声情并茂地活蹦乱跳,眉飞色舞,活了起来。

    ④身材矮小的张进绪一旦入戏,便有股子霸气,好似天下事的兴衰,戏中人的祸福,全由他来主宰。后台是他的舞台。他略带沙哑的嗓子又唱又说又喊又叫,两只手把一桌子的皮影折腾得飞来飞去。看他的表情真像站在台上唱戏演戏一般,给我以强烈的感染。但在布幕那一边,却早化成戏中一个个性情各异的灯影子了。

    ⑤当我回到布幕前边,坐下来细细品赏,便看出他演唱的高超。他不单唱得味儿如醇酒,大西北的苍劲中,兼有黄河滋育的柔和;那些灯影子的举手投足,则无不鲜活灵动,神采飞扬,而且居然能随着说唱和音乐的节奏,摇肩晃脑,挺胸收腹;甚至连同手指头也随之顿挫有致。一时觉得,这唱不是张进绪唱,分明是灯影子在唱。于是,灯影、乐声和剧情浑然一体。如今的贺兰还有多少人有这种功夫?

    ⑥据说,此地的皮影是一百多年前由一位名叫赵小卓的满族人从陕西带到宁夏来的,后来由贺兰县几位颇具才情的村民接过衣钵,继承发扬,在皮影制作、演唱风格上融入本地的文化与气质,深受百姓热爱。昔时,交通不便,钱太少,戏班子很难深入到穷乡僻壤。老百姓便用这种简朴又优美的影戏自演和自娱。这应是一种原始的“影视艺术”。这种“唱灯影子”不单在贺兰县这一带扎下根,成了气候,影响还远及银南、隆德、盐池和内蒙古鄂托克旗等地。据说,当时传承赵小卓皮影戏的有刘派(刘有子)和张派(张维秀)两家。但刘派后继无人,人亡而歌息;张派却传了下来。难得的是今儿的传人张进绪的禀赋依然很高,又深爱这门古艺,所有家传皮影和演奏器具都好端端保存至今。时下,逢到各乡各村举办节庆或喜事的时候,都会请他去演出助兴。届时,他弟弟、妹妹、孩子全是伴唱奏乐的成员。如今这种家庭化的影戏班子,已经非常罕见,传承人的水平又如此之高,真叫我们视如珍宝了。

    ⑦我忽然想到,这么好的贺兰人的唱灯影子,可千万别只叫我们这代人看到。

    (选自《今晚报》2009年10月6日刊,有删改)

    1通读全文,概括贺兰人皮影戏的特点。

    2第③段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具体内容作答。

    3请从修辞运用的角度赏析第⑤段画线句子。

    4说说你对第⑦段画线句子的理解。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新冠肺炎疫情让2020年春节辞旧迎新的钟声更加沉重。病毒肆虐之际,有一群人,他们用自己的平凡之躯为全国人民筑起防护的堡垒。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钟南山院士也曾说过,“其实,我不过就是一个看病的大夫”。

    请以“英雄”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定,不少于550字;(2)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3)用现行规范的汉语言文字表达;(4)卷面整洁,字迹清楚;(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