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下)保定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身材高大。”这个句子的主语是“身材”,谓语是“高大”。

    B.“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句诗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小船行驶之快。

    C.“我有这么笨吗?”这是一个反问句,说话者在强调自己并不笨。

    D.“家父、舍弟、鄙人、臣、愚、拙著、寒舍、见教”等,这些在古代都是谦辞。

  • 2、下列对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社戏》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刻画了一群作者本人儿时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朋友诚挚情谊的眷念。

    B.《回延安》是一首采用民歌“信天游”形式写成的激情澎湃的诗篇,诗人以赤子之心歌颂了养育一代革命者的延安精神,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跳动着的脉搏——对“母亲”延安的那份永不泯灭的真情。

    C.《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赋”“比”“兴”三个部分。

    D.“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依次是描写春、夏、秋、冬之景的名句。

  • 3、对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窈窕淑女(文静美好的样子) 君子好逑(爱好)

    B.参差荇菜(长短不齐的样子) 左右之(挑选)

    C.溯洄众之(逆流而上)          溯游从之(顺流而下)

    D.蒹葭采采(茂盛鲜明的样子) 道阻且(高)

  • 4、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liè   chěng   泽(zhǎo   词夺理(qiáng

    B. 望(liào   回(   裂(jūn   神迷(xuàn

    C. hèng   诚(qián   暗(huì   不修边

    D. 落(zhuì   媚(   择(jué   息万变(shùn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诗歌鉴赏: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唐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二句,笔力千钧,备受后人赞赏。请作简要赏析

    2诗的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歌前四句写景,扣望洞庭湖之题,后四句抒情,表赠张丞相之意。

    B. 颔联是描写洞庭湖的名句。 上句以气蒸显浩阔,下句以波撼显气势。

    C. 后两联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愿望。

    D. 这首诗意在表达希望能得到张九龄引荐,但在语言运用上却十分委婉,含蓄。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默写

    (1)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_____________。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_________________,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

    (3)_________________,不识字烟波钓叟。(《沉醉东风·渔夫》)

    (4)_________________,满川风雨看潮生。(《淮中晚泊犊头》)

    (5)孤村落日残霞,_________________。(《天净沙·秋》)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阅读下面的语句,按要求作答。

    阿尔焦姆跨前一步,一只手重重的按住普罗霍尔的肩膀,目光逼视着他,问:“你凭什么打我的弟弟保尔?”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普罗霍尔因为什么事打保尔?请简述。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信息过量时代,如何克服阅读焦虑

    艾尤

    ①一篇篇微信、一条条微博、一段段短视频,每天花大量时间浏览,可这种泛化阅读并没有带来个人真正的成长——信息过量时代,如何克服阅读焦虑?

    ②从古至今,阅读都是人类获取知识与提升自我的重要手段,也是代际知识传递的重要路径。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时间逐渐被切割成碎片,想静下心来进行阅读成为一种奢侈。同时,在信息时代,为了在过量的信息中捕捉有价值的信息,我们又不得不进行阅读。如何克服阅读焦虑,成为现代人面临的现实问题。

    ③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阅读成为常态,上下班通勤、等人排队、出差途中,这些碎片化时间都可以成为阅读时间。可这种泛化阅读并没有带来个人真正的成长,这是很多人共同的感觉。因此,在“形散”已经不可避免的时代,要想保证“神不散”,读者在阅读活动过程中就要有明确的目的性。阅读的时间可以碎片化,但阅读的内容不能碎片化,即要形成知识系统。此外,为了应对跳跃性的思维过程和欲罢不能的鸡汤消费,读者可能还需要在阅读形式上进行某些妥协,譬如每周抽取一定的时间脱离数字化环境,迫使自己在纸质的印刷文字上深耕。

    ④新媒体时代,海量的信息唾手可得,虽不乏有价值的内容,但也存在内容同质化、虚假化、空洞化、观点偏颇等诸多问题,而且信息过量导致甄选的时间成本过高。可见,无论阅读的形态如何发展演变,优质内容永远都是稀缺资源,正可谓“内容为王”。

    ⑤互联网大大降低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门槛,许多人满足于唾手可得却真伪难辨的粗浅知识,而对这种阅读能否提升自身能力毫不关心。有效的深度阅读加上主动的思考,往往会产生新的知识。当我们通过持续的有目的的阅读建立了自身的知识库,再经过思考和借助工具将各种知识进行分类、整理就能形成自己完整的知识体系。互联网时代,信息急剧膨胀,阅读方式发生了变化,读者对笔记也有了新的需求。目前己经有很多服务于碎片化阅读的适配工具,这些工具不仅能够实现信息的便捷储存、标记、分类和检索,而且能满足多终端、跨平台记录的需求,实现在多场景下的知识获取,有助于读者将知识整合与内化。

    ⑥此外,当前新媒体的广泛应用,还为读者提供了多种分享和输出阅读心得的可能,这种反馈可以是微信文章后面的评论,也可以是学习课程以后的在线留言。通过口述或文章的形式将知识输出将阅读的知识用于解决现实工作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也是实现碎片化阅读从增量到优化,最后到再创造的一个有效过程。

    【1】根据文章内容说说我们应该如何克服阅读焦虑。

    【2】请你简述第③段的论证过程。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很多人和事,我们走近了,才真正了解他们;很多人和事,我们离开了,才真正懂得他们。

    请以“走近了,才了解”或“离开了.才懂得”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从两个选题中任选一个作文。②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③不要少于600字。④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