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词语积累——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许多曾经冒着黑烟的高大烟囱,在几声清脆的爆破声后,很快分崩离析。
B.辩论时,必须要用鲜明的观点、确凿的证据强词夺理,给予辩论的对方“致命一击”。
C.川端康成的中篇小说《雪国》,体现了虚无之美、洁净之美和悲哀之美——我读了几遍仍感到戛然而止。
D.流走的光阴,逝去的生命,破碎的镜子,行将就木的爱情……都是无法挽回的——道歉,不行;哭,更不行。
2、下列加点字词语使用不正确的是( )
A.治理雾霾,政府目前当务之急是迅速采取节能减排措施,引导公众养成低碳生活习惯。
B.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航班 失联 事件及由此引发的大搜索行动令人叹为观止。
C.总有那么一小撮人,殚精竭虑地找机会寻衅闹事,扰乱社会秩序,我们要严加防范。
D.他们的演奏戛然而止,但我的耳中还回响着那美妙的乐声。
3、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避暑 歇息 络绎不绝 美不胜收
B. 纳凉 威严 轻歌曼舞 交相辉映
C. 飘浮 畅饮 纷至沓来 瞬息万变
D. 旷野 疾驰 和颜悦色 名幅其实
4、下列加点字字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行(háng)辈 枯燥 目眩(xuàn)神迷 纷至踏来
B.地壳(qiào) 磅礴 暴风骤(zhòu)雨 袖手旁观
C.拙(zhuó)劣 瞭望 怒不可遏(è) 不修边幅
D.俯瞰(kǎn) 龟裂 销声匿(nì)迹 震耳欲聋
5、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江村①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②,微躯此外更何求③?
【注释】①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当时在朋友的资助下,作者在成都的草堂刚刚建成。②禄米:古代官吏的俸给,这里指钱米。③微躯:微贱的身躯,是作者的自谦之词。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这是一首沉郁顿挫的七言律诗,全诗写法精严而又流转自然,字句精炼,刻面细微,富有生活情趣,流寓他乡的悲哀之情充溢整首诗歌。
B.首联“幽”字是诗眼,可谓一字经纬,统摄全篇,全诗紧扣“幽”字,突出了环境之清幽,物态之幽然,人事之幽趣。
C.颔联融情于景,描绘了燕子自在飞,鸥鸟相亲近的优美闲适的画面,有一种自然优游、乐群适性的意趣,这景象着力表现了诗人漂泊的感伤。
D.颈联一句一场景,刻画了老妻画纸为棋局的痴情憨态,望而可亲;稚子敲针作钓钩的天真无邪,弥觉可爱。
E.诗人眼前悠游闲适的生活,是建立在故人供禄米的基础上的,尾联“微躯”“更何求”看似庆幸满足,实则潜含着漂泊异地的悲苦和酸辛。
【2】“清江一曲抱村流”中的“抱”字极为精妙,请分析其表达效果。
6、诗文积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浮云游子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送友人》)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4)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5)《卖炭翁》一诗中抒发主人公矛盾心理的句子是: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___。
(6)《马说》一文中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
一九五四年四月七日
记得我从十三岁到十五岁,念过三年法文;老师教的方法既有问题,我也念得很不用功,成绩很糟(十分之九已忘了)。从十六岁到二十岁在大同改念英文,也没念好,只是比法文成绩好一些。二十岁出国时,对法文的知识只会比你现在的俄文程度差。到了法国,半年之间,请私人教师与房东太太双管齐下补习法文,教师管读本与文法,房东太太管会话与发音,整天的改正,不用上课方式,而是随时在谈话中纠正。半年以后,我在法国的知识分子冢庭中过生活,已经一切无问题。这一点你在莫斯科遇到李德伦时也听他谈过。我特意跟你提,为的是要你别把俄文学习弄成“突击式”。一个半月之间念完文法,这是强记,决不能消化,而且过了一晌大半会忘了的。我认为目前主要是抓住俄文的要点,学得慢一些,但所学的必须牢记,这样才能基础扎实。贪多务得是没用的,反而影响钢琴业务,甚至使你身心困顿,一空下来即昏昏欲睡。——这问题希望你自己细细想一想,想通了,就得下决心更改方法,与俄文老师细细商量。一切学问没有速成的,尤其是语言。倘若你目前停止上新课,把已学的从头温一遍,我敢断言你会发觉有许多已经完全忘了。
(1)本文选自《傅雷家书》,这主要是傅雷儿子 的书信集,在他的关怀教育下,这个儿子最后成了一个 家。
(2)选文中傅雷回忆自己当初学习法文与英文的经历有什么作用呢?
8、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一群茂腾腾的后生。
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
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
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
但是:
看!——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1】“一群茂腾腾的后生”,作者用这八个字组成的短句作为文章的首段,有怎样的作用?
【2】为什么先写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和他们的衣衫,接着又写他们沉稳安静的神情和“呆呆”的腰鼓?
【3】“但是:”、“看!——”单独成段,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4】对这群后生的两个比喻分别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美?
【5】描写安塞腰鼓的表演情景时,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6】“骤雨一样,……是强健的风姿”这些内容运用哪些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
9、文题二
材料作文:
青年,最大的资本是敢于梦想、敢于前行。在生命力最旺盛的日子里,青年人就应该像常春藤一样,向着心中的梦想不断攀缘,把青春的绿色铺满人生的征途。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和感悟?请写一篇在“致青年的自己”的主题班会上演讲用的演讲稿。
要求:(1)不少于600字。(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