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字音或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bó)着一支白蓬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拨前蒿(gāo),阿发拨后蒿(gāo)。
B.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pàn),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C.第一群大雁一旦来到这里,它们便向每一个迁徒(xǐ)的雁群喧嚷着发出邀请。
D.在山麓、沟壑(hè)、河谷、湖泊、海洋等比较低洼的地方,有许多泥沙不断被留下来,它们填充着湖泊(pō),垫高了河床。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归省/省悟 空闲/目空一切 天衣无缝/逢场作戏
B.蛮横/横幅 房间/挑拨离间 强词夺理/身强体壮
C.出轧/倾轧 拾级/拾金不昧 蔓生植物/轻歌曼舞
D.抉择/决心 曾经/曾不盈寸 不修边幅/名副其实
3、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菲的世界》是英国作家乔斯坦·贾德的作品,是一部引人入胜的小说。
B.傅雷是一位杰出的翻译家,在艺术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他经常通过书信指导远在波兰的儿子傅聪。
C.《社戏》是鲁迅的一篇回忆性散文,选自《朝花夕拾》,作者在文中刻画了一群鲜活的农家少年形象。
D.《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专门以小说形式写给中学生的,作者是朱光潜。
4、下列句中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神情与苏、黄不属
B.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C. 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D. 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之不能尽其材
5、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乙)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1】下面对于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不正面写赤壁之战,而是反说其事,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
B.(乙)诗中前两句指出胜败乃兵家常事,好男儿应包羞忍辱,永不言败。后两句是说凭着胸怀壮志的江东子弟,是完全可以东山再起的。
C.(甲)“折戟沉沙铁未销”,是说折断的兵器埋没在沙土中还没有锈蚀。因为该兵器埋入的时间不久。
D.(乙)诗强调指出只有“包羞忍耻”才是“男儿”。项羽遭到挫折便灰心丧气,含羞自刎,怎么算得上真正的“男子汉”呢?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一直深受后人称道,请分析诗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这两首诗都对历史上已有结局的战争做了假设性推想,请具体分析。
6、诗、文名句填空。
①__________,君子好逑。(《关雎》)
②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③山光悦鸟性,_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④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⑤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⑥青青子佩,__________。(《子衿》)
⑦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表达自己想从政而无人引荐,闲居在家,因有负太平盛世而感到羞愧的一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在第八封信中还对你预告,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是会有的。我是过来人,决不至于大惊小怪。你也不必为此担心,更不必硬压在肚里不告诉我们。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地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
【1】上面文段选自《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他是一个严厉、尽责的父亲,在儿子长大成人、留学海外后,仍通过书信的方式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悉心指导。傅雷的两个儿子分别是 、 。
【2】《傅雷家书》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 的问题。傅雷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待人要 ,做事要 ,礼仪要 ;遇困境 ,获大奖 ;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 、 ”。
【3】请结合课外阅读积累,说说在这封信中,傅雷告诫儿子如何面对情绪上的起伏。
8、阅读下列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二十四节气
①“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提起这首已经被选入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本的《二十四节气歌》,很多中国人都耳熟能详。诗词般的韵律、图画般的意境、波浪般的节奏,使这首《二十四节气歌》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传诵。《二十四节气歌》不仅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成长,也为折射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和丰富内涵的“二十四节气”增添了几分迷人的色彩。
②“二十四节气”凝聚了古人的智慧。起源于黄河流域的“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这一体系深刻揭示了四季轮回的客观规律,是农耕时代社会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比如,“二十四节气”指导农业生产不违农时,按节气安排农活,进行播种、田间管理和收获等农事活动。如果我们只是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二十四节气”可能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在当时落后的生产力条件下,人们认识自然能达到如此之高的水平,的确令人惊讶。所以从这个角度讲,“二十四节气”是一项重大的发明,凝聚了古人的智慧。
③“二十四节气”并不过时。当今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速度不断加快,“二十四节气” 对于农事的指导功能在逐渐减弱,对现代人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小。即便如此,现代农业的耕作仍然没有逃脱原来的节气规律,即便由于气候变暖和地区差异的确有些出入,一般也都在较小的范围之内。在日常生活中,根据节气变化来准备需要添减的衣物,已经成为很多人的一种习惯。所以,“二十四节气”对现代农业和现代生活的指导或参考意义仍然存在,“二十四节气”并不过时。
④“二十四节气”具有不容磨灭的文化价值。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二十四节气”不仅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而且鲜明地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所以,“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另一方面,“二十四节气”所带给我们的,不只是对生产生活的指导意义,还有人类应该亲近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积极态度,这种文化价值是永远也无法磨灭的。
⑤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选文有删改)
【1】本文的说明顺序是
【2】文章第①段从《二十四节气歌》写起,有什么好处?
【3】文章第②段中划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联系全文,简要概括“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原因。
9、生活中往往会有让我们难以忘却的场面,请同学们调动多种感官或者运用大量的修辞或者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来描写一处场景,要能体现景物的特征。100字以上。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