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入下面句子空白处恰当的一项是( )
有什么样的贵族特权能令一个青年人身上的________非得同他的家谱或钱包挂钩呢?
A. 肌肉力量、形体美、获胜的意志以及锻炼的毅力
B. 形体美、肌肉力量、锻炼的毅力以及获胜的意志
C. 锻炼的毅力、形体美、获胜的意志以及肌肉力量
D. 肌肉力量、锻炼的毅力、获胜的意志以及形体美
2、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 )
A. 闲熟 翘首(qiào) 芳草萋萋(qī) 举箸提笔(zhù)
B. 遏制(è) 督战 摧枯拉朽 藻荇交横(xìng)
C. 狼籍 簌簌(shù) 坦荡如底 藏污纳垢
D. 炽热(zhì) 杳无消息(yǎo) 屏息敛声(píng) 油光可签
3、下列各项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均出自鲁迅的《朝花夕拾》。
B. 《傅雷家书》中的傅雷是一位特殊的教育家,一位严厉尽责而有爱心的父亲,主要表现在他对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的教育中。
C. 《苏菲的世界》是一部通俗而有趣的哲学读物,哲学大师化身为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人,将它们对人类和宇宙问题的思考娓娓道来。
D. 中国文化历史中的“史圣”“书圣”“诗圣”分别指司马迁、柳公权、杜甫。
4、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成语“教学相长”“豁然开朗”分别出自《礼记》、《桃花源记》。
B.律诗,也叫“古体诗”,一般由八句组成。每两句为一联,分别称作“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C.古人常以“加冠”“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代称二十岁、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和六十岁。
D.古人称谓有谦称与尊称的区别,比如“愚”是谦称自己,“子”是尊称对方,“尊君”是群称对方的父亲。
5、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下列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第一节五句,句句押韵,“号”“茅”“郊”“梢”“坳”都是韵脚。
B. 第一节五句,诗人寓情于客观描写之中,表现出他对大风破屋的焦急之情。
C. 第二节五句,是对第一节的补充,是为了引起别人的同情和帮助。
D. “忍能对面为盗贼”表现了诗人因“老无力”而受欺侮的境况。
【2】赏析“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6、文学常识及古诗词填空。
①《桃花源记》的作者是_____他是我国_____时期的人。
②求之不得,_____。_____,_____。《关雎》
③《卖炭翁》描绘了卖炭老人的矛盾心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在水一方。《兼葭》
⑤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_____,_____。《小石潭记》
⑥《小石潭记》的作者是_____,这篇文章是他参加王叔和政治变革失败后,被贬谪到湖南_____时写的。
⑦忽逢桃花林,_____,_____,_____,_____。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7、名著阅读。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真诚的“不懂”,比不真诚的“懂”,还叫人好受些。最可厌的莫如自以为是,自作解人。有了真诚,才会有虚心,有了虚心,才肯丢开自己去了解别人,也才能放下虚伪的自尊心去了解自己。建筑在了解自己了解别人上面的爱,才不是盲目的爱。
(1)上面这段文字是《傅雷家书》中父亲与儿子_________(姓名)论及艺术家的修养时说的一段话,文段中横线上应该填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妈一定刚刚起床,可是我已经下班回来了,”他一面想着,一面加快脚步,嘴里吹着口哨。“离开学校倒也好,反正那个该死的神父是不会让你好好念书的,现在我恨不得吐那家伙一脸唾沫。”他正想着,已经到家了。
(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这段文字中的“他”指的是谁?结合原著中这段文字之外的相关内容,说说“他”为什么对神父如此愤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绝活
孙成凤
①金三自幼练得一手刮脸修面的绝活,不管客人长一副什么样的脸,生一脸五花八门的窜脸胡、连鬓胡、络腮胡,只需往金三那把摇摇欲坠的枣木椅子上四仰八叉地一躺,金三用那条不知 用了多少年、多少人,连自己都忘了真颜色是啥的热毛巾往脸上轻轻地捂了,片刻,毛巾揭去,客人便立感一缕凉丝丝的细风迅速掠过下巴、双腮、脸颊、耳廓,然后,那股小旋风一卷,扫过 上唇……这时,金三习惯性地左手往客人肩上一拍,整个刮脸修面的活儿就收工了。客人不经意地往镶在洗脸架上的镜子一瞥:天啊,那张刚才还被横七竖八的胡须遮挡得不堪重负的脸,竟如洗净了污垢的官窑青花瓷,纤毫不染,普通中透出雍容,凡俗中蕴藏超脱,竟凭空对自己生出一种力量和信心。
②有一年镇上来了一位商人,随身携带了不少细软,被一伙强盗跟踪。商人是看中了镇上的 一块地盘,准备在这里投资的。傍晚,在清风楼用过了酒水,商人便在街上溜达。这时,强盗一拥而上,把商人给绑架了。尽管街上的人不少,但没有一个人敢管。恰巧,金三从此处路过,他一个白鹤展翅,只见金光一闪,商人满脸的络腮胡瞬间飘落,如万千钢针,射向绑架他的那些强人。
③围观的人们还没有弄清怎么回事,强人们便个个捂着扎入胡茬的双眼落荒而逃,隐入茫茫的夜色。事后,商人拿出百两黄金酬谢,金三仅取两钱,说:“我只收刮脸的钱。”
④民国二十七年初春的一天,距离小镇不足百里的台儿庄,枪炮声已经整整响了三天三夜。据说是李宗仁指挥的国民党主力部队与日本侵略军展开了肉搏战。这天夜里,金三被一阵强烈的敲门声惊醒。他惊慌失措地把门拉开一条缝,只见被他救过的那位商人领着几位头上缠着绷带、满身血迹的军人站在理发铺门前。商人哀求道:“金老板,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街上躺了上千名从前线撤下来的弟兄。麻烦你给死的清清脸上路,给活的理理发提提神吧。”
⑤金三二话没说,拿起剃头刀在一块粗布上荡了几下,就冲出了屋门。金三到底给多少军人修了面、理了发,他根本记不起来了。当给躺在街上的最后一名已经死去的军人刮完脸时,金三才发现万籁俱寂,前线的枪炮声已经不知停了多久。
⑥这时,一直给金三当下手的商人告诉他,金三已经两天一夜没有进一滴水了,凡经他清过脸的伤员,立马精神百倍,伤势大为好转,纷纷又投入了战斗。现在,台儿庄战斗已经以国军胜利、日军惨败而结束。
⑦金三从地上捧起一把带着血迹的胡须、头发,痛哭流涕:“我金三凭一把剃头刀,能为国做一点事,终于没有白做一回人哪。”然后,号啕大哭。金三“神刀”的外号从此不胫而走。
⑧金三被人们称为“神刀”后,名声大振,许多名人显贵纷纷找上门来请金三理发、修面。一天上午,金三刚把那条辨不清颜色的热毛巾捂在躺在枣木椅子上的客人脸上,突然来了两个穿着东洋服、留着仁丹胡的人,说有一位要人恭请金先生修面,奖赏大大的有,请跟他们走一趟。此时,地处鲁南地区的滕县战役正打得火热。金三立即就猜到这两个日本人请他的目的。他慢条斯理地给椅子上的客人刮过脸后,从柜子上拿起酒瓶,连喝了几口辣酒,然后,把剃头刀往怀里一揣,理发铺的门也不关,便头也不回地大踏步走出了镇子。
⑨当天下午,人们在一片树林里看到两具被剃头刀割断喉咙的日本人尸体,几十步外,躺着被子弹穿透胸膛的金三,手里还捏着那把带血的剃头刀……
(《微型小说月报》2019 年第 11 期)
【1】本文主要写了与金三有关的四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他三件事。
①金三有一手刮脸修面的绝活。
②________③______④_______
【2】赏析第①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3】结合全文,简要分析“金三”这个人物形象。
【4】简要分析第⑧段划线句的作用。
9、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请以“触动”为题目,写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题目二:以“那段 的日子”为题,请你从“温暖”“自由”“孤单”“烦心”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
要求:(1)如果你选择题目二,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后再写作。(2)字数在600以上。(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