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泸州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为了还原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的真实形象,小编搜集了一些李光耀鲜为人知的小故事。

    B. 说起土肥原,这是日本侵华史上一名当之无愧的人物。

    C. 他立下过军事奇功,也遭遇过四面楚歌,是一个可歌可泣的悲剧英雄形象。

    D. 在西方基督教国家里,《圣经》是一部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书,也是多数人必读的一部书。

  •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zhuó)   (kěn)   (yíng)   然勒功(yān)

    B. (qì)   (jǖn)   嚼(   乎不同(jiǒng)

    C. (qì)   (kū) (huì) 然入梦(hān)

    D. 持(jīn  (chàn) (sǒng)   怏不乐(yàng

  • 3、下列词语字形和划线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yīn)红   尴(gà)   烦燥   为人知(xiǎn)  大庭广众

    B. jùe强 愧(zùo) 古(gèng)  修茸   锋芒必露

    C. (sǒng) (zuó)磨 须臾   清(dèng)   颠沛流离

    D. (bì) (pì)如   晶莹   服(shuo)   侮人不倦

     

  • 4、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作者臧克家。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B.《资治通鉴》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C.《阿长与<山海经>》选自小说《呐喊》,这是鲁迅写的一篇怀念保姆阿长的文章,表达了作者对阿长的怀念和感激之情。

    D.《卖油翁》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学生只有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就能达到高效的学习效果。

    B. 今天清晨,来自全国各地11万余名群众在天安门广场观看了隆重的升旗仪式。

    C. 这个公司发展得这么好,是由于王经理精心管理的结果。

    D. 随着福银高速公路昌九段扩建,将助推南昌站和九江站进一步的发展。

  • 6、下列短语类型不同的一项是( )

    A.气冲斗牛 狡兔三窟 文从字顺 语无伦次 忧心忡忡

    B.喷出火焰 偏离方向 排解纠纷 怀念故人 哀悼隐鼠

    C.海阔天空 悲天悯人 深恶痛绝 仙露琼浆 热烈粗犷

    D.热烈欢迎 犬马之劳 潜心研究 间接推理 浩然之气

  • 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鲁肃寻阳   及:到,等到。   过:经过。

    B.之   但:只。 颌:点头。

    C.是陋室,惟吾德馨   斯:这。 馨:德行美好。

    D.非木柿,岂能暴涨携之去 是:这。   为:成为。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

    愚人食盐

    昔有愚人,适友人家,与主人共食。嫌淡而无味。主人既闻,乃益盐。食之,甚美,遂自念曰:“所以美者,缘有盐故。”薄暮至家,母已具食。曰:“有盐乎?有盐乎?”母出盐而怪之,但见儿惟食盐不食菜。母曰:“安可如此?”愚人曰:“吾知天下之美味咸在盐中。”愚人食盐不已,味败,反为其患。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惟无益,反害之。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①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

    ③斯是陋室,_____________

    ④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

    ⑤读诗歌,须读出诗人的情感。读《望岳》,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读出青年杜甫决心登上泰山山顶,俯视群山而小天下的乐观自信;读《夜上受降城闻笛》,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读出戍边将士(包括吹笛人)浓烈的乡思和满心的哀愁之情。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最完美的礼物

    ①2000年5月,考古学家郭教授和其他4个人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带上足够的食物和淡水,分骑5峰骆驼从大沙漠边缘的小城出发,深入沙漠腹地300公里,对大沙漠中新发现的一座古墓进行考察。

    ②几天后,他们胜利完成了考察任务,踏上了归程。一天中午,天空中突然涌现出巨大的蘑菇云,随着黄色蘑菇云的翻滚逼近,万里晴空顷刻间变得灰暗阴沉,5峰骆驼惊骇得踌躇不前。

    ③“沙暴!”郭教授大声呼喊着,“快下骆驼,用睡袋罩住头!”

    ④罕见的特大沙暴持续了近40分钟。渐渐地,沙暴的呼啸声减弱了,人们陆续掀开了头上的睡袋。昏暗的天空中出现了亮色,沙漠恢复了先前的寂静和燥热。

    ⑤“骆驼呢?”有人惊叫着,驮着食品和水的骆驼在沙暴肆虐时受惊跑掉了。大家开始寻找。半个多小时后,只找到一箱饼干、几袋牛肉和一些行李,恐惧袭上队员们的心头。这时,向导在一块突起的石头前发现了一只羊皮水囊。大刘抢先冲上去想喝水,向导一把抢过来:“不要抢,水是大家的。”“我也有份,我先喝!”大刘毫不示弱,其他人随后也加入到争抢之中……

    ⑥“都不许动,把水囊给我!”一向和蔼可亲的郭教授突然取过向导手中的猎枪,以不可抗拒的口吻喝道:“从今天起,由我决定水的分配!”他从水囊中倒出一杯水,说:“每人只能喝两口,谁也不许多喝。”大刘咄咄逼人地问:“你也只喝两口?”郭教授平静地说道:“我只喝一口。”

    ⑦杯子最先递到向导手中,他慎重地喝了两口,宛如品尝世上最醇美的甘露。轮到大刘了,他______喝了两大口水……杯子最后轮到郭教授手中,他只______地抿了一口,然后将杯中剩下的水倒回水囊。

    ⑧太阳像顶发烫的钢盔扣在头上,遍地的黄沙似乎都在燃烧。大刘忍不住喊起来:“教授,我的喉咙又冒烟了,再给我点水吧!”郭教授似乎没有听到,未作出任何反应。突然,大刘猛然向郭教授冲过来,想抢夺水囊。“乓”一声枪响,子弹射在大刘脚前的沙地上,郭教授真敢开枪!大刘悻悻地回到了队伍中。

    ⑨一连三天,因为每次只喝一小口水,郭教授已感到头晕目眩,全身乏力,他不由担忧起来。第四天早晨当人们醒来时,郭教授已倒好了大半杯子,分喝了水后,他宣布了新的用水规定:“从现在起,不到万不得已,不得喝水囊中的水!”没有人反对,因为郭教授每次喝水比谁都少,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⑩下午,向导突然惊叫起来:“我们快到了!”萎靡不振的队伍开始活跃起来。大刘回头朝郭教授喊道:“教授,明天就要到小城了,我们可以喝点水吗?”的确,整整一个上午都没有喝水了。郭教授没什么反应,身体踉跄着要摔倒,大刘跑过去扶住他。郭教授将猎枪递给大刘,声音颤抖着对大刘叮嘱了什么,就晕倒在大刘怀里。

    (11)有人提议给郭教授喝口水,大刘拒绝了。他命令大家轮流背着郭教授继续赶路,自己则提着猎枪和水囊走在队伍后面。走了一段路后,有人提出要喝水,大刘断然拒绝:“还不到时候!”

    (12)遇到沙暴的第五天,这支历尽艰辛的队伍终于回到了小城。直到这时,大刘也没有再让大家喝一口水。有人抱怨大刘比教授更苛刻。大刘没有辩解,轻轻打开水囊的盖儿,将口朝下,一堆黄沙被倒了出来……

    (13)原来,在第四天早晨大家喝完那杯水后,水囊里就已经没有一滴水了,看上去依然鼓鼓的水囊里,是郭教授悄悄装进的沙子。

    (14)跋涉艰难绝境,有信心与勇气是穿越生死的唯一支撑,那就是希望啊。

    (15)几年后的访谈中,这些死里逃生的人在被追问一生中得到的最好的礼物时,都不约而同地回忆起这次历险,几乎说着同一句话:“郭教授的‘骗局’是世界上最完美的礼物。”

    1第⑤段中说“恐惧袭上队员们的心头”,联系上下文,说说队员们为什么“恐惧”?

    2依据人物的性格特点,在第⑦段的横线上分别填入恰当的词语,并简述理由。

    (1)“轮到大刘了,他 地喝了两大口水……”

    词语是: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杯子最后轮到郭教授手中,他只 地抿了一口,然后将杯中剩下的水倒回水囊。”

    词语是: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⑩段画线句“郭教授将猎枪递给大刘,声音颤抖着对大刘叮嘱了什么”。根据文意,写出教授叮嘱的内容:

    4为什么说郭教授的“骗局”是“世界上最完美的礼物”?

    5就本文的写作特色(如环境描写、人物描写、语言的表现力等),任选一个角度作旁批。

    选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批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储蓄人生》一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人们在吃饱穿暖之后,知道了要储蓄,以便在需要的时候支取它、借助它走出困境。每当我清点一张张金额不大但令人鼓舞的存单时,心里就有一种感悟:人生,不也是储蓄吗?

    ②一个人呱呱附地,便开始储蓄亲情。这一储蓄会伴随他或她走过一生。他们所储蓄的,是一种血肉相连的情感。是一笔超越时空的财富,无论离得多远,隔得多久,都可以随意支取和享用它们。有了亲情这笔储蓄,即使在物质上很贫困,精神上却是富有的,而不懂得或丢失了亲情的储蓄,无异于泯灭了本性和良心。

    ③友情,也是人生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这储蓄,是患难之中的倾囊相助,是错误路上的逆耳忠言     。真正的友情储蓄,不是可以单向支取的,而要通过双方的积累加重分量。任何带功利性的友情储蓄,不仅得不到利息,而且连本钱也会丧失殆尽

    ④学识的储蓄需要锲而不舍。一个人从幼小到成熟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储蓄知识的过程,接受小学、中学、大学乃至更高的教育,这仅仅是储蓄知识的一个方面,重要的在于刻苦勤勉,日积月累,不断地充实和更新知识,坚持活到老学到老,储蓄到老。

    ⑤人生需要储蓄的东西很多。储蓄人生,就是要储蓄人生中那些最宝贵、最难、最精致的部分,储蓄一切至真至善至美。一个人懂得储蓄什么,并知道怎么去储蓄,实在是一种智慧与幸运。

    1从整篇文章看,“储蓄人生”具体包括“储蓄”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是:  

    3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1)根据第③段划线的句子,再补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

    是患难之中的倾囊相助,是错误路上的逆耳忠言,    

    (2)怎样理解下列句中“利息”和“本钱”的含义。

    任何带功利性的友情储蓄,不仅得不到利息,而且连本钱也会丧失殆尽。

    利息:  

    本钱: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题目: 使生命更精彩

    要求:补全题目,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